什么是木偶艺术

木偶艺术是演员操纵木偶表演故事的戏剧。

木偶艺术发源于三乡镇乌石村,但根在粤西雷州。相传公元1850年(清三十日)左右,有一个叫隗远的雷州人,住在三乡谋生。这个人擅长雕刻木偶和表演木偶戏。乌石村的村民郑和他的儿子郑对此很感兴趣,并付钱给隗嚣雕刻木偶脸和教木偶表演。由于当地人听不懂奎元唱的雷州调,便请来广州、佛山等地的粤剧艺人传授唱功和演技,造就了中山历史上第一个木偶粤剧团,此后由郑氏家族代代相传。到19118年郑宁入行时,已经是第四代了。

发展

中山木偶粤剧团表演的流派属于棒头木偶(又称手舞木偶),一般高一米左右,如儿童真人大小。各种角色的面具完整、细致、栩栩如生。到了1932,经过多年的努力,郑宁创作了一个新的表演节目——“狮子采青”,木偶由人操纵,与狮子共舞,从观众看起来栩栩如生。1938期间,旧金山中华总商会举办商业博览会时,曾回国邀请文艺团体赴美演出,郑宁的《挑狮少年》是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解放后,节目去广州参加排练时,还获得了优秀奖。

中山木偶粤剧团的传统表演还有一项绝活,就是所谓的“三吊”,即将表演中的木偶高高抛起,使其准确地落在悬空的摆杆上。据说这种绝活是三乡乌石村艺人郑守全五六十年前独创的。

20世纪60年代是中山木偶艺术的繁荣时期..为了表现在对敌斗争中英勇牺牲的模范少先队员刘文学等现代人物,传统的木雕脸谱已不再适用。剧团的艺人大胆创新,先用石膏做模具,再用旧模板、浆糊做成“简易模型”,把木偶变成了纸木偶,并制作了剧中刘文学等一批人物的脸谱,在广州、钟山等地成功演出了《刘文学》,深受观众喜爱。

十年动乱期间,中山木偶粤剧团被指“不适应潮流”,人心涣散,道具被毁。可惜中山木偶艺术再也没听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