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化的具体表现。

一是数量由少到多,管辖范围由大到小,级别由高到低。

随着历史的发展,县级以上同名行政区通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数字划得越多,管辖范围越小。

到了一定程度,它的水平就会一步步降低,甚至消亡。

——秦朝建立后,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成为最高行政区划。到了秦朝末期,郡县的数量增加到了48个。

汉代以后,由于秦县辖区较大,比如当时江西还有一个县。

因此,这些县的管辖范围又分为几个县,如张羽县和庐陵县。

西汉末年,汉郡(国)数已增至103。

东汉时期,疆域比西汉略小。

虽然有些郡国的范围比西汉小,但从整体上看,汉代郡国的范围差别不大。

东汉末年,随着州成为最高行政区划,郡的地位下降,成为第二行政区。

三国时期,郡国的数量比东汉增加了一半,郡国的管辖范围自然减少。

西晋时期,郡国的指挥范围比三国时期要小。

南北朝时期,随着大量新郡的建立,郡的管辖范围呈下降趋势。

隋唐以后,郡作为一级行政区划从历史上消失了。

——状态的变化是最典型的。东汉末年,郡县成为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时,数字仅为13。

当时国家的地理范围很广。由于人口稀少,这个南部的州相当于今天两、三、四个省的面积。比如扬州包括今天的江西、福建、浙江三省和苏南、安徽,荆州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两省和陕西、河南、贵州、广东的一部分,胶州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南部和越南中北部。北方最小的州有今天省的一半大,比如青州,包括今天的鲁北。

到了三国时期,国家的数量和管辖范围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只是当时魏国和吴国有荆、杨两个州,但魏国控制的两个州只是原州的一小部分,具有象征意义。

金朝统一前后,州数逐渐增加到19,各州范围较东汉已明显缩小。

尤其是西北的凉州(甘肃、宁夏大部)、东北的幽州(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和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北部等。)、西南的益州(川滇大部、广西、陕西部分)、岭南的胶州,都因为地域辽阔,被分为二三州。

西晋末年,地域最广的荆州和扬州也分成了两个新的州,形成了21州的规模,各州大小差别不大。

东晋南北朝十六国之后,由于一些复杂的原因,国家数量从21猛增到300多个。

这样,该州的管辖范围将变成只有几百英里的方圆。

隋朝初年,隋文帝废郡,直接将郡与州统一,于是州降为县一级。

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的地域就更小了。当时有近十分之一的州只有一个县。

元明清时期,部分州降为县一级。民国时期,州改为县,不复存在。

——唐末陶与方镇合并,取代周成为最高行政区划。

当时的路(方镇)数量在四五十条之间波动,大路相当于今天一个省的面积。比如江南西路的地理范围大致是今天江西省的范围,江西的名称也由此而来;小路只相当于今天十几个县的面积,大致相当于今天地级市或地区的范围。

宋初,道被道取代,道成为最高行政区划。元朝时,道教还作为省级以下的监察地区。

到了明清时期,沿袭了元朝的做法,在省与府之间设置道,但道的范围已经大大缩小。

民国初年,废府改州厅为县后,道成为省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比如当时庐陵路有21个县。

20世纪20年代以后,陶被正式废除,从此便销声匿迹了。

——道成为宋代最高的行政区划。北宋时,道路的数量并不多,惠宗到达时只有二十条。

鲁的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半省。比如江南西路,大致和今天的江西省一样。

南宋时期,道路数量在16至17条之间变化,比北宋时期的南方多了两三条。

由于南宋失去了淮河以北地区,道路管辖的面积自然变小了。

到了元代,道的地位降低,从最高行政区降为县(州)直属行政区。

如宋代冀州改为吉安道,辖吉水州、新干县等十余县。其范围也相应缩小,仅相当于今天一两个地区的大小。

到了明朝,路被废,变成了府。如吉安路改为吉安府,吉水郡等十余郡归其管辖,吉水州降为吉水郡。

作为一级行政区划,鲁结束了它短暂的历程。

——行省在元代被视为最高行政区划。最初全国有一个中国图书大省,六个中国图书大省。

因为元朝的疆域极其辽阔,而行省的数量又如此之少,所以元朝行省管辖的广度是前所未有的。

比如江西是一个省,管辖今天的江西、广东两省;四川,陕西省,曾经管辖陕西、四川、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区。凌北兴省,管辖外蒙古、西伯利亚和北冰洋的广大地区。元朝中后期,行省范围由六行汉书一省变为十行汉书一省(东省总督为高丽王,元政府不干涉其内政,故与内地十省不同)。

但就元朝的辽阔疆域而言,11各省的各自管辖范围还是很大的,在处理地方事务上非常不灵活,尤其是在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候。所以元朝不得不从行省中分出很多行省来维持地方统治。

这种情况说明,辖区过大的省份,对中央集权统治极为不利。

所以明朝就在这一点上开始了改革。到了明代,银行中书省改名为外交部,但习惯上仍称行省。

明朝的省辖比元朝小很多。在相当于元朝南方九省的范围内,明朝被划分为十五省,即两个城市和十三个部、使。

到了元朝,一些范围太大的省份被一分为二三。其他一些省份被分成几部分,组成了新的省份。

总的来说,明代各省的管辖范围大体均衡,但有一个例外,就是北京的南北划得比一般省份大。

尤其是南京,囊括了今天苏皖两省的全部和浙北的广大地区,与毗邻南方的浙江省的狭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清承明制,在行政区划上沿袭了明朝旧制。

除了将南京、湖广、陕西分为两省外,其他12省份变化不大,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内地十八省”。

这些省份的范围与今天相应省份的范围没有太大区别。

从康熙年间到光绪年间,十八省的划分二百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

清末又陆续增加新疆、台湾省、奉天、吉林、黑龙江五省,使行省总数达到23个。

民国初年继承了清朝的省制,数量没有变化。

1920年代以后,随着道统的废除,省成为一级行政区划,直接由县管辖。

抗战胜利后,东北建立了9个省,使省数增加到35个。

第二,最高行政区多由监区和军区改造而成。

在行政区划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历代最高行政区划往往是由监区、军区等非行政区域逐渐变化而来。

最高行政区的行政长官也大多由境外的中央官员演变产生。

汉朝时期,由于郡国众多,不便于中央直接管理。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自汉武帝起,在郡县之上设立监区——周,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

由于州被划出为一级区域,与县分离,构成了其演变为一级行政区划的地理基础。到东汉末年,随着州牧和刺史掌管地方行政和财政事务,特别是领兵之后,州由监察地区转变为正式的行政区划。

唐后期,道(坊镇)作为一个行政区域,由军区和监区两个渠道转化而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督区是以都督为军事长官,统领数州的军事监区。

总督照例还兼任所驻州的刺史,这就使得总督区实际上成了州之上的一等准行政区划。

到了唐朝,这一制度被继承下来,大都督因节而改名为节度使。

此外,唐朝初年,因山川之形而设的陶,逐渐成为正式的监区。陶的长官叫采访使,后来又叫观察使。就这样,到了唐朝末年,我们总督的权力与日俱增,最终担任了采访官和观察员,使辖区成为高于州——道(方镇)的一级行政区划。

元朝时,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是行省。

【转自365知网/】

该省起源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尚书省。当时中央府署的名称叫“省”,中央官员到地方执行国家任务,在地方设立的中央支署成为尚书省或某省。事情处理完后,就撤销。

金朝末年,由于内忧外患,模仿六朝隋唐的省大臣制度,在全国各地设立省大臣。

蒙古在与金的交往中借鉴了这一制度,还设置了行尚书省。

后来随着中央机构改为中书省,地方的尚书省也改为中书省,简称省。

起初各省也是临时的中央机构,但由于元朝初年对中原的长期用兵,一时无法取消军管。

到南宋被平定时,该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级行政区划。

明朝中后期,由于地方的承办宣传、钦差判官、使臣三权分立,难以应对需要对外防御或对内镇压的局面。所以他们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往往会派有中央部尚书头衔的官员到各地去巡抚军务或巡抚处。这就是总督和总督的由来。在它们建立之初,总督、巡抚也是临时性的,但建立之后并没有废除,总督或巡抚在地方上掌握着最高权力。但在当时,这些督抚或督抚名义上是中央官员而非地方官员。

这些总督或总督辖区也是具有监督性质的准行政区,而不是正式的一级行政区。

到了清朝,巡抚、巡抚逐渐固定下来,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官员和地方最高官员。

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区制也是由军区改制而来。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50年代中期,中国有六个行政区,各省、行政公署和直辖市由各行政区管辖。

这六个区域分别是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对应解放军几大野战军的战略管理方向。

东北解放较早,四野的管理方向是中南,所以四野后来演变为中南军区。华北军区的部队在华北作战,后来成为华北军区;散叶管理华东,后来成为华东军区;第二野战军在西南地区作战,后来成为西南军区。叶仪管理西北地区,后来成为西北军区。

各大野战军的首长一般都是所在地区的最高军事和政治首长。后来虽然取消了区域制,但是国家统计局区域数据中各省市的排名顺序一直遵循当时的区域划分,先华北,后东北,再华东,华南,西南,西北。

三、县行政区最稳定。

在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中,县级行政区划最为稳定。从历代县级行政区数量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秦朝约有1,000个县,西汉末年县级行政区增加到1,587个。

东汉初年,光武帝合并了400多个郡,郡数下降到1100左右。

到东汉中期舜帝永和五年(140),县级行政区数为1180。

三国末年,郡县总数基本维持在东汉中期的规模,约为1190。

西晋时期,县的总数略有增加,当时的县级行政区数为1232。

南北朝末期,北周二年(580),郡县总数约为1590,与西汉末年几乎相同。

隋朝,大业五年(609年)郡县数降为1,255。

唐朝建立后,高祖武德初年,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设置了许多郡县。

鉴于这种情况,贞观初年,太宗合并行省郡县。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一* *有1573郡。

宋朝时,疆域狭小。

十六州为辽所占;陇右西北也成了西夏人的地盘;在云南,大理独立建国;在越南北部,安南独立了。

因此,缩小了县的规模。北宋宣和四年(1122),1210余郡。

从元文宗到顺元年(1330),郡县总数为1127,与宋朝相差不大。

元朝的疆域比宋朝大得多。为什么县这么少?这是因为元朝没有在岭北、辽阳等游牧地区的省份设置郡县。大陆各省中,除了因战争造成人口流失而合并的省和部分县外,相当多的都道府县与县平起平坐,即散都道府县。

如果加起来,元朝大陆县级行政区的数量是1300多个。

明朝宣德有1100多个郡,到明朝末年有1138个郡。

嘉庆二十五年(1820),设郡1455。从郡的数量来看,明清时期并不多。

但由于明朝的下属州和清朝的散部堂都是与郡县同级的,如果把这些都算进去,明清的县级行政区大致和今天的郡县差不多。

四层或三层制度是历代行政区域等级制度中最常用的形式。

从历代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来看,两千多年来,三级制最为普遍。

只是有时候采用的是真三级制,有时候实行的是虚三级制。

秦、西汉初年,疆域还比较小,所以当时采用的是郡县制,还是中央可控的。

然而,自汉武帝扩大疆域以来,两级政治体制开始暴露出其局限性。

于是汉武帝设立了十三州刺史部作为监察区,负责监察各郡地方官员的政绩。

所以从东汉末年到东汉末年,在地方上实行了虚三级制。

东汉末年,周逐渐成为县以上的正式行政区划,形成了真正的州县(国)县三级制。

此后的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一直沿袭这一制度。

隋朝建立后,经过隋文帝的改革,实行州县两级制。

但这一次,两级制只维持了140年左右,就在唐朝中期退出了历史舞台。

唐玄宗统治后,把初唐还只是地理区划的道教作为监督区域,唐朝出现了虚拟的三级制。后来由于我们的使节还兼任各路的观察处置使节,所以我们的使节所在的方镇与民政管辖几个州的路合并,真正的路(方镇)-州(府)-县三级体系建立起来了。

这个制度历经五代十国,没有变化。

宋朝建立后,方镇被废除,全国出现了短期的州(府、军、狱)-县两级制。

然而,当时有367个国家级行政单位。如果采用两级制,中央政府就不可能直接管理它们。

所以没过多久,宋朝就建立了路-州(政府、军队、监狱)-县(军队、监狱)的制度。

这个体系,从权力分配的角度来看,是一个虚拟的三层体系;从行政区划来看,是真正的三级制。

元朝的行政区划是省-路-州-县的多级复合制,但在大部分地区,真正的级别一般是省-州(路、州)-县的三级制。

明朝建立后,北京、广东十三部委下的地方行政组织和区划,大体上继承了元朝原有的道、府、州、县的省以下体制。

但经过简化,取消了路的设立,只设置了府、州、县三级。

清朝时,省以下地方行政区划分为府(直隶州、直隶厅)和县(散州、散厅)两级,恢复了真正的三级制。

民国初年,北京政府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是省-道-县三级制。

南京政府废除了道教,建立了省县之间的行政监察区制度。

因此,地方行政体系实际上成了省-自治区-县三级体系。这个制度后来被中国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地方上初步实行了大区域——省——特区——县的虚拟四级制。

选自:365知网

后来大区被取消,专区改名为大区,成为省-区-县的虚拟三级制。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江苏、辽宁两省开始,大量地区设市,设立有正式地方政府的地级市。

于是就变成了省-地级市(地区)-县(县级市)三级制。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称简介

相传玉屏发生水灾,分为九州,即河北、兖州、青海、徐、杨、荆、豫、梁、永州。这就是中国绰号“九州”的由来。

选自:365知网

顺时,并州、幽州从冀州分出,颍州从青州分出,所以有十二州。

到了汉朝,由于疆域的扩大,又新增了两个州,一个是南方的胶州,一个是北方的朔方。

后来朔方并入并州,永州改为凉州,凉州改为益州。这样,东汉就有了十三个州:李思(直辖)、禹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益州、荆州、胶州。比如江西省在汉代属于扬州。

金代初期分为十九州,凉州在东汉基础上分为雍、梁、秦三州:

益州分为梁、义、宁三州,幽州分为幽州、平州两州,胶州分为胶州、广州。

从汉代到南北朝,周一般是监区,有时是一级行政区。但是南北朝以来,国家的数量增加了,范围却越来越少。

到隋朝的时候,天下已经有200多个州了,于是隋朝把州郡制改为郡县制,但很快又回到了州郡制。

到了唐朝,又恢复了州县制,到这个时候已经有300多个州了。

这个时候的州虽然是行政区,但已经不是一级行政区了,上面还有路。

【转自365知网/】

宋朝的州和唐朝一样,还是二级行政区,上面有路。

明朝改州为府,只留几个直隶州直属省,散州从属于府。

战国时期,各国开始不同程度地实行郡县制。秦统一六国后,天下分为三十六郡。攻克南岳后,增加到四十郡。

此后历代都有郡,但数量逐渐增多,范围逐渐缩小。隋朝一度废郡,唐朝屡改郡县,但都是行政区。

宋代弃郡,从此作为一级行政区的名称,郡在历史上彻底消失。

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是诸侯王的领地,是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地位相当于郡县。

汉朝中央对诸侯国控制严格,诸侯国都是由中央任命,而不是由诸侯任命。国家的地位相当于郡的太守。

道道始于唐代,但当时属于监区,相当于汉朝的州,但后来逐渐成为一级行政区。

唐太宗贞观年间,全国分为十路:关内路、河南路、河东路、河北路、山南路、龙游路、淮南路、江南路、建南路、岭南路。玄宗开元年间,分为十五路,即从关内路分出一个都城,从河南路分出一个都城,再将山南路分为山南东路和山南西路,江南路分为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和贵州中路。

宋代的道路最初分为收税和运粮的地区,后来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划和军区,成为一级行政区。

最初全国分为十五路,后来增加到十八路二十三路,大致和今天的省区差不多。

比如福建路、河北路、广东路、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陕西路、江南西路(江西)和今天的省区大致相同。

元代有路,但由宋代的一级行政区降为二级行政区,相当于宋代的州府。

省是中央府署的名称,如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元朝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在道上设置中书省(相当于中书省在各道的办事机构或中书省行署),简称行省。

后来,省被正式称为一级行政区划,简称省。

按照唐朝的制度,郡县之所以叫郡县,是因为这些郡县都有一个总督府或者总督府,在唐朝属于道,在宋朝属于道。

元朝时,有的隶属于道,有的直属中央。明清改国家为政府。

君君是宋代的行政区划名称。一支军队等于一个国家或政府,属于道。

宋朝的平定军是清朝的平定府,宋朝的南安军是清朝的南安府。

两千多年来,县一直是中国基层行政区划的名称。秦之郡属郡,汉之郡属郡国,后世之郡属州或府。

现在该县属于地级市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