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景区华阳古镇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华阳古镇,有“北方丽江”之称。古镇三山相对,两江并行,青山为屏,盆地为基,负阴抱阳,后山临水。古镇就像一艘美丽的小船,荡漾在青山绿水之间。接下来,请和我一起走进华阳古镇,领略它的历史景观,感受它的人文气息。

这里之所以叫华阳,有两个原因:一是因形得名。华阳古镇建在中间,地面建筑拔地而起,南有东西河流汇。俗话说,华阳看起来像在高处犁地,所以叫“似华”,后来读音演变成华阳;第二个是以地点命名的。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秦岭是世界的中心,屹立在中国的中心,所以称之为太华山或华山。按照古人的哲学,山之北叫阴,山之南叫阳。因此,唐代华阴县设在秦岭以北,华阳县设在秦岭以南。山之南的广大山川,如陕西、鄂南、四川、云南、贵州,都称为“华阳”。随着历史的传承,以“华阳”为题的区域越来越小,最终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只有华阳古镇承载着历史,它的名字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可见古镇历史的深厚。曾有“千年古船城,秦岭第一镇”的美誉。

坐落在群山之中的华阳古镇,是秦岭山脉中不可多得的小盆地,面积约7平方公里。秦汉时成为集镇,唐宋时为县治,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是著名的古道驿站,古代军事枢纽,古代经济政治中心。始于三国之前的罗罗古道就经过这里。是历史上从长安到四川、西南最快也是最危险的古道,堪称秦岭山区的高速公路。明清时期的老街、戏楼风格独特,客栈、典当行、酒楼、茶馆等铺面街道保存原貌,古城墙、古栈道等人文景观源远流长。从唐朝到明朝中期,华阳县和甄宓县在这里建立,这是古镇的鼎盛时期。当时这里常住人口达到三万多,现在华阳人口只有七千多。从这个数字,不难想象当年华阳的繁华。

现在大家站在古镇入口广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华阳行市场。有一条铺了门的商业街,分为四段:主街、齐家街、关晖街和新街。总长约600米,宽5米。添加了砂石路面。临街房屋均为土木结构,建筑风格有南、北、杂。一般都是业务在前,生活在后。后院靠近水边,直接去河边取水或洗衣。夏杰有当铺、染坊、邮局、旅馆和肉架。老街又窄又长,早年用来做生意。最繁华的时候有11省市会馆,商贾云集,非常繁华。

建于清初的古戏楼,高约8米,长15米,宽12米。平面呈长方形,有两层,屋顶灰色瓦片,四角倾斜,有风铃。三室宽大,屏风扇形,后台相连。底层高1.5m,上铺木板,楼檐深1.4m,屋脊向内约1.2m。每逢节日,人们聚集在这里,敲锣打鼓,在舞台上演唱秦腔名曲。歌剧院前的这个广场被群众称为“歌剧院坝”,是华阳人从事娱乐活动和物资交换的场所。3月1935日,红25军来到华阳长征,在距华阳镇15公里的石塔河打了一场激烈的伏击,大获全胜。于是就在歌剧院大坝开庆功会打土豪。剧场正对面曾经有一座三官庙,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人们的愿望是祈求灾难,辟邪和确保和平。关中地区和北方三关庙比较多,陕南比较少,但洋县有两个,另外一个是洋县西门外的沂水河坝,主要是。华阳街的三官庙主要是为了赶走“山妖水怪”,同时祈求三官庙里的神灵保佑华阳人吉祥安康。

走在古镇里,不难发现门楣上雕刻的匾额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一代又一代人活下去了,大德之人活下去了,铁笼松茂”等等,展现着厚重的文化历史。黑色的木门铺面,灰色的瓷砖,幽静的街道,奇特的版画,精致的木雕,青砖灰瓦,门上挂着鲜花,散发着浓郁的陕南民居气息。

现在我们在古镇的弓广场,东西两河交汇形成酉水河,看起来像弓。古代诗人常说:“城在山中城在船中,千里烟火集于一船。”上面有宝塔,是古道口,下面有夔楼锁喉。山环两边,府走,水绕三圈。不要去华阳的无名之地,石头有一般的山卧牛。"诗中描写华阳,勾勒出华阳的八大景观. "城在山中,舟在舟中”。“城”是指华阳古城堡,清代建有文武衙门和护城河,“城”是指华阳老街。”《一舟万烟火》描述了唐代这条街的繁华景象;塔上有塔是古船”指的是横跨华阳桥和东水河而建的古塔。宝塔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0),高13m,方形砖塔,顶部为花瓶状,各层高度和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二层以上,每层四面都有佛龛,包括石佛造像和40个佛龛。这座塔过去被称为城镇水塔。因为华阳古镇就像一艘搁浅的船,古代东西两河的龙族犯罪,洪水经常淹没农田和房屋。所以塔建在古川镇之上,像一艘船的桅杆,所以水涨船高。自塔建成以来,在无数次洪水的冲击下,华阳古镇至今安然无恙。”有一座魁楼锁野渡”是说在镇南1公里的酉水河上有一座魁星楼,可以抗航避灾;石中有将军山卧牛”,寓意将军桥处巨石如威武将军,舵手掌航。

站在西河风雨桥上,可以看到河岸上的德一阁遗址。是一座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圆形三层阁楼。它叫德艺阁,雕梁画柱,华丽壮观。是古代过桥观山的好去处,也是商旅人士向文人墨客寒暄送诗的好去处。穿越秦岭的“四大古道”之一的罗罗古道从这里穿过。始于汉魏,盛于唐代。罗罗古道起于洋县洛水(县城),止于周至落峪口,全长240公里。可谓当时的山区高速公路,古蜀道遗产走廊上的重要历史文化景观。历史上的繁荣和变迁在驿道周围留下了许多文化遗址和文物,成为古道上的重要节点。由于它是“四大古道”中离长安最近的一条,唐代的罗罗路正式成为官方邮政大道,是连接首都长安与汉中、四川及整个西南地区的交通命脉。在唐代,走在罗罗路上的不仅有达官贵人、商人、货郎、邮差,还有文人骚客,经常来来往往,写诗留下了很多佳作,主要有杜甫《过洛谷》、白居易《去洛口驿站公干》、元稹《望易云》等诗。三国时期,蜀汉将军姜维和曹魏将军曹爽都用过这种方法。在唐代,唐德宗和唐僖宗两位皇帝通过罗罗路逃离了战争灾难。河边,在西河南岸的石阶上,南北向钻孔。是罗罗路遗址,全长6米,圆形叠孔12个,两排两排,直径0.2米,深0.22米。孔距0.9米,孔比较粗糙。当年在石洞上竖起木柱,柱上搭带洞的木桥,两边有护栏。将军桥悬崖处有“德一阁”摩崖石刻。上面镌刻着“三年建设,筑此傲亭,还贺(何)镇,与我们时代的张大侠、石匠沈”的字样。我们无法明确识别历史风霜,但当年的石刻拓片保存在我们的博物馆里,这是自唐代以来留下的唯一关于罗罗古道的实物资料。

华阳不仅山川秀美,林木葱郁,人更美。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好客。当你在这里累了,随便走进一家农家乐,热情的主人会拿下来一吊熏得黑黄黄红的干腊肉招待客人,还会端上自己酿的玉米酒。在这里,你可以畅饮,把琐碎的烦恼抛在脑后,享受古镇的气息,欣赏四季常青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