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塑工业建筑遗迹?

如今,东北作为一个工业大省,随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业园区和集聚区的发展战略,一批在工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原有企业普遍面临着在原工业发达城区搬迁或结构重组的问题。为了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省内一些工业城市调整了工业用地布局,因此城市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遗存。重塑工业遗存景观是对一些旧工业建筑和构筑物的改造和再利用,既将工业遗存融入现代生活,传承工业文明的辉煌,又为城市居民提供高品质的休闲空间。然而,我国对工业遗存的保护并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城市中大量的工业遗存被破坏或废弃。本课题借鉴国内外工业遗存景观改造的成功经验,结合我省各工业城市工业遗存的具体情况,提出单体工业遗存改造的理论方法。

1的相关概念

从字面上看,工业遗存是指与工业生产活动有关的、历史遗留下来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存在的集合。一般认为,反映城市工业化进程、工业企业发展和工业厂房演变的具有代表性的工厂、仓库、水塔、码头等工业企业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保存较为完好,具有重要的再利用价值,可称为工业遗存。根据空间尺度,工业遗存分为单体工业遗存和整体工业遗存两大类。整体式工业遗存,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文化、艺术和技术价值的建筑物、设施、设备及其组成部分。整体工业遗存是指工业历史遗址、工业区、工厂等。本文重点研究工业遗存中的单个工业遗存。

2理论参考

本文借鉴吴先生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如同生物有机体的生长过程一样,要不断地去除旧的、腐败的部分,生长出新的内容,但这种新的组织要具有原有结构的特征。将这一理论移植到单个工业遗存的保护和改造中,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尊重生态环境,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还结合历史人文因素纳入审美文化内容,保持原有的结构或力学特征不变。在改造过程中,要根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采取适当的规模和尺度,考虑当前的改造与未来的目标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关系。“适度调控”是改造工业遗存的解决之道。

3单一工业遗迹的改造

3.1函数转换

功能转化的方法需要彻底改变单体遗存的内部使用功能。比如空间较大的老工业厂房将改建为剧院、礼堂、博物馆、娱乐购物中心、美食中心等。功能改造的创意是工业遗产改造的关键,需要良好的创意、突出的主题和完善的规划。比如本钢集团第一钢铁厂核心区的改造,就属于老工业遗存的功能改造。本钢第一铁厂成立于1911,前身为中日合资的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铁厂。一铁厂是本溪钢铁的“鼻祖”,百年来为本溪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设备老化,环保设施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的要求,在生产举世闻名的“人参铁”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污染物,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

从5438年6月到2008年10月,工厂逐步停工,开始拆除。当时的主要生产设备是两座380立方米的高炉,分别是1号高炉和2号高炉,所以这两座高炉率先在一铁厂退役停产。曾经如火如荼的生产场面已经不在了。燃烧了近百年的高炉冷却了,铁厂一号陷入了沉寂。成为了逐渐被人们遗忘的工业遗产。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我希望这些工业遗存能以新的身份和姿态融入现代生活。在继续为人民生活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传承辉煌的工业文化。1号高炉巍峨壮观,正处于工业遗迹的重塑过程中。

保留原有的1号高炉作为工业纪念碑,向参观者展示钢铁制造工艺;发电车间作为多功能活动中心,空间宽敞,举办培训、展览等国际赛事和活动。综合爆破车间改造成多功能表演厅;铸造车间作为音乐会、戏剧表演或户外电影的场所;存储车间是炼铁技术的主题展厅。赋予原本闲置的空间新的使命。功能改造还包括另一种形式,即着眼于整个工业遗产或某种外部功能的改造。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借鉴北京798艺术区的成功转型经验。798艺术区的名字和北京国营电子工业的老厂一样。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和城市面积的扩大,原有的产业已经外迁,新的无污染、低能耗、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必然会在原址上涌现,更适合城市定位和发展趋势。从2001开始,北京周边和京外的艺术家开始聚集在798工厂,他们用独特的眼光发现了这个地方对于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

大量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到来就是这一历史趋势的反映。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加修饰和装饰,将其打造成一个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意空间(图1,图2),并在艺术区的街道两侧保留一些架空管线,通过明亮的着色或保留原有的肌理。将其转化为导气系统和景观结构。再比如,沈阳万科新寓公馆(沈阳第四粮库旧址),将沈阳第四粮库留下的运输铁路融入景观设计,通过景观的变化演绎工业化的记忆和演变过程。运用函数变换法的前提是深入了解目标遗存,包括其外观、内部结构和内部空间。设计师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发挥想象力,找到可以他用的功能。赋予遗骸新的使命。

3.2空间重建

(1)分割是指根据新的功能需求,通过垂直分层或水平分割的方式,将一个较大的内部空间转化为多个满足需要的相对较小的空间。改造设计可根据功能要求,采用纵横分割的方式,将高层建筑空间分割成几个符合使用要求的层次空间,以增加层次感。从而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比如本溪一铁厂煤仓内部空间的改造,就是利用煤仓内部的高空间,设置几层不同高度的参观平台,并在煤仓内外增设楼梯和电梯作为垂直交通,连接参观平台。水平分割法适用于大面积工业厂房,尤其是单层工业厂房的空间改造。它在原有主体结构的水平方向增加了墙体、隔断等隔断构件,根据需要灵活地将原本宽敞的空间分割成若干个小空间,以满足新的使用需求。比如本溪一铁厂屏焦楼改造,原建筑是单层厂房,占地面积大,跨度大。改造设计将它的空间在水平方向上分成几个空间,重新塑造成一个娱乐空间。被分割的空间有不同的娱乐主题。

(2)整合就是通过开洞、加廊、封顶等手段,将几个相对独立的建筑连接成一个更大的可以相互流通的连续空间。打通就是打通建筑的连接部分,在连接两个相邻建筑的穿墙处打开通道,形成一个可以相互流通的空间。如果建筑是框架结构,非结构穿墙也可以拆除。使空间连成一个整体。扩大使用范围。加廊是指在相邻建筑之间加一条走廊或立交桥,使相邻建筑之间可以互通。走廊可以是单层或多层。它可以是打开的,也可以是关闭的。走廊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封顶法是指在相邻界面顶部以适当的距离给相邻建筑封顶。这样,原本相互分离的几个单体建筑连接成一个整体,将室外空间纳入室内,产生了一个高大开阔的共享空间,极具趣味性。在设计中,建议为增加的顶部和界面采用钢柱和钢屋架等轻型结构。在材料的选择上,玻璃、透明有机材料等透明材料也是首选。一方面可以减轻新零件的重量,另一方面内外边界的概念变得不那么明显。既增加了空间的变化,又使建筑更加亲切宜人。

3.2.3“加减”法是指在原有建筑结构或与原有建筑密切相关的空间内,补充原有建筑功能的新建部分。或者为了形成高大的开放空间,将建筑的部分拆除,从而形成新的空间,满足新的功能要求。这就是所谓的“加减法”。在“加”的使用上,既要考虑被扩大部分本身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又要处理好其与原建筑内外空间形式的联系和过渡,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具体来说,包括纵向添加和横向扩展。竖向加层是在原建筑顶部,或整个楼层或部分楼层进行竖向加层,会改变原建筑的轮廓,影响建筑形态。水平扩展是指在原有建筑的相邻或接近处,建造新的建筑空间或建筑结构,使新老建筑融为一体。要注意合理布局,优化新旧建筑的功能和空间关系,避免新建建筑对原有建筑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绝不能因为建新楼而顾此失彼,破坏历史建筑,也要注意建筑风格的对比和协调。比如本溪第一铁厂的变电站前中心楼加了一个2层的玻璃塔楼,从材质到色彩都与原来的砖楼形成鲜明对比。

既增加了使用面积,又给原有建筑增添了活力,赋予了新的生命。又如某铁厂的高炉设计,采用水平扩建的方式。为了更好地满足多功能使用的要求,在高炉西侧水平扩建一座造型建筑,并进行整体照明设计。这样既提高了功能要求,又以丰富多彩的夜景增加了这个地块的活力。至于“减法”,主要体现在拆除部分地板,使空间形成一些不规则的透光天井。去掉一些墙,增加局部空间的面积。移走建筑物或结构的一部分。在结构不会受到严重破坏的前提下,所有的拆除行动都是可行的。而且拆除后要对结构部分进行加固,建筑物的局部拆除不能影响其整体结构的牢固性,增加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于梁、柱等承重部位,更要慎重。

3.2.4“包装”这里借用了广告学专业“包装设计”的概念,用来描述景观重塑中对原有建筑外立面的改造。不改变原有建筑结构和建筑功能。达利(中国)有限公司两个旧厂房的外部改造主要采用包装技术。为了改变对厂房的刻板印象,设计师先用浅灰色涂料重新粉刷了旧厂房的外墙,然后在厂房外包裹了一层“丝”皮。“丝滑”的皮肤由铝条编织而成。通过透光率的计算,铝条被打乱重组,形成的网状涂层可以调节光线。镂空的表皮驱散了老厂房的厚重体量感。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简单的用涂鸦的方式把建筑外墙涂上颜色,来美化建筑。比如北京798艺术区很多原来的红砖厂,就是被涂鸦美化的。夸张动感的文字和图像的表达,与朴素的红砖墙形成鲜明对比。

3.3重大重组

物质重组的对象主要是工业遗存中的建筑构件、砌筑材料、工业废弃物和工业废弃设备。重组的方法主要是原始呈现、初步加工和深层构建。通过这三种方式对材料进行不同程度的重组,形成新的景观小品和景观材料,包括城市雕塑、建筑立面装饰材料、街道家具、地面铺装材料和建筑砌筑材料。三种方法的区别在于重组程度和应用技术。原创呈现是指在不引入新材料的情况下,对旧材料进行重组,体现旧材料的特点。初加工是将现代新材料或技术植入到原有材料中,使其具有全新的特性,而深筑则是在初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设计创意与材料技术的结合。

3.3.1原始状态呈现在材料重组过程中,地面铺装和建筑砌筑往往会采用原始状态呈现方式。首先,可用于地面铺装的材料种类繁多,满足防滑、耐用、施工简单要求的材料均可用于地面铺装。根据工业废弃物的表面纹理和质地以及同类废弃物的组合关系,可作为铺装材料再利用,以提升景观的工业文化氛围,增加设计的历史文化内涵。杜伊斯堡公园金属广场的铺装方式是将工厂遗留下来的47块大方形钢板组合成方形网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你也可以用废弃的枕木重组成新的图案用来铺路。比如沈阳建筑大学的入口广场,就用老枕木和东北路的长条铺地,既有独创性,又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此外,工业材料也可以用作砖石材料来重塑环境,类似的做法在国内许多案例中也有所体现,如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和邓的建筑设计工作室,其中的景观是用旧建筑的瓷砖制成的围栏,格子窗和旧建筑砌块制成的景观框架,以及旧建筑材料制成的景观墙和景观柱。

3.3.2初级加工在整理剩余材料的过程中,将初级加工的方法应用于建筑立面的装饰。比如有些建筑立面强调细节装饰,根据建筑的不同功能和特点来处理建筑的细节。突出旧工业建筑的遗产基因,从环境和人的角度出发,将建筑立面视为艺术品,精雕细琢,反复推敲,挖掘原有建筑工业时代的特征,重构新的细节,增加设计的趣味性。在沈阳铸造博物馆的设计中,大量的工业产品,如齿轮、阀门等附着在建筑的立面上,成为立面上的构成元素。这种做法使建筑具有极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时代感和工业美感得到充分展示。但798艺术区的部分墙体刻意保留了原有的管道阀门,形成了极具工业气息的景观墙(见图6)。还有一些墙面处理是在不改变原有材质的情况下,做一些规律性的改动。比如在原来的红砖墙上用同样的材料做成规则的突起,如图7所示。

3.3.3深度建筑由于更高的艺术和技术要求,在工业遗产材料的重组过程中,需要深度建筑,以工业雕塑为代表。城市雕塑材料种类繁多,主要来源包括人工材料和自然材料。其中,一些人造材料可以利用工业遗迹或工业机器或零件中废弃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框架和构件。城市雕塑按数量分为单体雕塑和群体雕塑。一般来说,单体雕塑体积较大,主要设置在广场或绿心,具有一定的象征作用;群体雕塑通常规模较小,在一般的群体设置中突出共同的主题。这里介绍三种重组雕塑材料的方法:一种是利用建筑物、构筑物的框架、构件创作的雕塑。当旧工业建筑和结构的原有功能消失后,它们的形象也随之下降和受损,其中一些只剩下工业建筑或结构的一部分。比如綦江公园保留的码头框架,陕钢厂的承重梁,都被改造成了环境雕塑。

二是用旧设备、旧材料重建的雕塑,很多造型奇特或有雕塑感,有的经过岁月洗礼,表面锈迹斑斑。这些旧设备即使不加修改也可以作为公共艺术品使用。当然,给这些老旧的设备加上一些新的材料或者赋予一些色彩来凸显其艺术价值,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比如沈阳铁西广场上的一组雕塑,主要以废弃的旧机床为主(见图8)。为了增加其艺术效果,机床上附加了一部分鲜红的镂空板,与前面的老式机床形成鲜明对比,越深的越有沉淀感。第三,对旧设备设施的零部件雕塑进行重组。当老化的机械设备和设施没有使用价值时,可以将其拆卸下来,用于创造新的雕塑或有价值的装饰品。来自不同设备的零件混合组合后,往往会产生惊人的艺术效果。比如辽宁传承与科技创意工作室创作的装饰钟表,就是用鞍钢的废旧机器零件,经过艺术加工重组而成。

4结论

工业遗存中单体景观遗存的景观再造,就是充分挖掘工业遗存的特性,运用科学艺术的方法,从各种艺术形式中汲取灵感,结合新的技术手段进行景观再生设计,赋予工业遗存第二次生命,充分挖掘人类对非物质文化形态、场所精神、可持续生态观、优美环境的向往和需求。使之成为人们享受的风景名胜或休闲场所,改善城市原有工业用地的环境质量。综上所述,借鉴景观科学和环境艺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借鉴国内外的各种研究成果,可以找出我省工业遗产景观重塑研究中的设计方法,为辽宁省工业遗产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理论研究依据和设计思路。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