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的真实历史

明末局势复杂,漩涡中的很多人都有争议。袁崇焕就是其中之一。有人说他是顶天立地的栋梁,崇祯处死他就是自杀。还有人说他通敌卖国,欺君欺主,加速了大明的灭亡。那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袁崇焕去辽国打仗。

袁崇焕,广东东莞人,35岁进士,任福建邵武知府。任职期间,袁崇焕因为喜欢军事,经常向一些老兵询问边境地区的战事。

天启二年(1622),袁崇焕升任兵部。不久后金攻广宁,朝廷商议派人镇守山海关。这时,他在朝廷上夸口说,只要自己有足够的钱和粮食,就可以一个人镇守山海关。

(袁崇焕)说:“给我军钱,我一人保卫。”——《明史》

一个从未参加过实战的公务员,如何以一人之力保卫整个帝国的安全?从这里,袁崇焕不切实际的性格显露无遗。

幸运的是,当时,计僚杜诗是孙承宗。孙承宗是个以大局为重的人。他认为要想稳住辽东局,势必要投入到陆海。为此,孙承宗上书天启皇帝,要求将后勤物资调拨给登濑总督袁可立,以便在海上操作抵御后金的防线。

袁可立能力出众,在沿海地区迅速构筑了数千里的防线,轻而易举地控制了毛龙文。

袁崇焕作为著名的反清斗士,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被处死后,明人争着吃他的肉,但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他却受到乾隆皇帝的称赞,实在令人惊讶。

直到乾隆四十七年,乾隆皇帝才重审此案,亲自下令彻查真相,搞清楚那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才洗清了这个忠臣的冤屈。他甚至说:“袁崇焕的检察员纪僚虽然被我们朝廷为难,但还是忠于自己所做的事。当时他处于黑暗状态,无法穷尽,以致被平反,深感可怜。”事实上,乾隆翻案,不只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四种人:

守城,战死,被俘。

那些在家自杀的人不愿意死。

抛弃妻子和孩子并流亡国外以重获光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