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历史有多长?
洛阳被称为“13王朝”的古都。13朝代是:夏、商、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则天和唐末)、、后唐、后金和民国(短命)共。
这些朝代之所以把洛阳作为都城,主要是因为洛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条件。洛阳位于三川河谷,这是一个由洛河,伊河和黄河冲积而成的小平原。洛阳位于洛河以北。简而言之,当时位于王朝中部的洛阳,因其退守地形和便利的水运,真正成为了王朝的首都。
但在这些朝代中,没有一个真正繁荣起来的——东汉、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和五代三代。
从光武帝刘秀到末代皇帝汉献帝,东汉王朝一直以洛阳为都城,统领天下,治理四海。此时的洛阳成为全国的中心,经济和人口甚至超过了西汉都城长安。
实际上,此时的曹魏和西晋都经历了三国之乱,长安又经常被外国占领,所以相对和平,而北方和关东士绅的发源地洛阳,自然也就成了以颍川豪族为主的曹魏和西晋的都城。这两个朝代不多,因为时间短,实际上当时的洛阳还没有恢复到东汉初年的繁荣。
作为鲜卑王朝,北魏定都洛阳后,也带来了民族融合,洛阳开始繁荣。再加上佛教的兴起和其他民族的融合,当时的洛阳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城市,繁荣程度甚至超过了东汉时期。
隋唐隋朝开凿大运河后,洛阳也凭借大运河沟通南北,成为南北中转站,繁荣程度和商业实力居全国之首。到了武则天的时候,洛阳城又扩大了,人口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