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主要事迹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他最重要的历史功绩不在于政治,而在于文学。他是宋代文学史上最高成就的代表。诗词书画,加上散文,可以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很多都是那方面的巅峰代表。
嘉祐元年(1056),苏轼第一次离开四川去北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21岁的苏轼和19岁的苏辙,从西蜀偏远地区,顺流而下,向东而去,在嘉祐二年(1057)在北京参加考试。
熙宁四年(1071),苏轼上书谈新法的弊端。王安石很生气,就让御史谢静在宗申面前把苏轼的过错说出来。苏轼随后在北京谋职,在杭州被判将军刑。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本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贡献已经超过了苏文和苏轼。继柳永之后,苏轼对词风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柯岩”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独立的抒情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词的转型是基于他的词学观念和“独树一帜”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道”。柳永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推动了词体的发展,但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苏轼首先在理论上打破了诗优于词的观念。
他认为诗是同源的,字“是诗的苗”。诗和词虽然有外在的区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达功能应该是一致的。所以他经常拿诗歌和诗歌做比较。因为他从文体概念上将词提升到了与诗同等的地位,为词向诗体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交流和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审美趣味真正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要“一家”的创作主张。这里的“为一家”说是针对柳永词不同的“韵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瑰丽的格调和宽广的意境,词要与人的素质相符合,词要像写诗一样抒发自己的真性情和独特的生活感受。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词的创作中“写得像个男人”(《答张文倩仙成书》)。苏轼在文章中始终是气节并重的,但在文学上他反对因循,所以他不满足于秦观的“学刘启的词”,缺乏“气节”。
拓展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诗的境界,是苏轼词风改革的主要方向。他把传统的表达女性的温柔扩展为表达男性的骄傲,把传统的表达爱情扩展为表达气质,使文字像诗歌一样充分表现作者的气质拥抱和个性。
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崇高理想、激情活力的有志之士走进词的世界,改变了词原有的柔美意境,开了南宋新派词人的先河。
苏丽珂的诗,苏轼的诗经常表达他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的哲学意蕴。苏轼虽深感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努力追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脱适应的人生态度。
苏词完整地展现了作者从积极到矛盾苦闷,努力摆脱自我适应,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及其狂放、浪漫、多情、深思的人格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其诗歌中的抒情人物和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统一。
百度百科-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