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建筑的历史演变

中国商业银行成立于1897,是中国第一家民营商业银行。由洋务派官僚盛宣怀创办,资金额度500万两,先收一半。最大的股东是招商局和电报局,其余是官僚和买办。主要董事为张振勋、叶成忠、闫新厚、杨文军、刘学勋、闫颖、朱九人,由盛宣怀任命。该行已在香港、广州、天津、镇江、北京、汉口、九江、汕头等地设立了分行。,且雇佣受汇丰控制。外国人在总公司和重要港口的分公司作为大班使用。规章制度也是仿照汇丰银行制定的,所有的账簿和记录都是用英文记录的。它还加入了外国银行协会。

该行在成立之初就取得了纸币发行权,发行了白银和银元两种纸币,是中国最早的银行券。一面是英文,一面是中文。在中国一侧印有“中国商业银行纸币将一直使用”和“只认票不认人”的字样。发行钞票和存款已成为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起初,银行的贷款人主要是外国公司、中国公司和银行,也有一些现代工业。由于各分行董事分工等欺诈性事项,坏账增加。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北京和天津被烧被抢。1903年,日本人伪造银行纸币,引发挤兑风潮,损失惨重。各地分公司陆续裁撤,1905只剩下北京、汉口、烟台分公司。

从1905开始,银行获得了部分铁路外债存款,业务有所好转。从1905到1911,银行通过发行纸币获利80.2万余元。盛宣怀于1916去世后,事务由导演傅筱庵掌控。他积极参与北洋政府,大量购买政府公债,并以资金支持孙的军队。他还利用担任招商局局长的权利,向孙供应船只,运送武器和军队。在孙的支持下,于1926接替出任上海总商会第六任会长。1927年3月北伐军到达上海后,傅被通缉,逃到大连,由王新官掌管。

1931年,等人肃清后,国民党政府撤销了通缉令,傅回到上海。还是董事长。他通过关系获得了发行新钞的权利。1932,本行资本350万元,重组并增加杜、为董事。1934中的存款增加到3100万元,是1929中的4倍多。发行金额达到2900万元。贷款也大幅增加,达到3000万元,是1929的两倍多。但由于相当一部分贷款是用工厂设备和北洋政府发行的债券支付的,其中一部分根本没有抵押物,导致坏账增加。但银行为了装点门面,欺骗社会,斥巨资265438+万元,在江西路抚州路口建设17层营业大楼,加剧了资金短缺。1935,上海出现银浪,银行陷入危机。直到总经理杜出面维护,风波才平息。同年6月,杜被任命为董事长。由于货币改革,银行关闭了发行业务。同时,该行不得不以654.38+50万元的低价将新楼出售给宋子文组建的中国建设银行公司。

1937年,国民党政府为了控制中国金融,强迫银行额外接受官股347.5万元(用复兴债券抵消),将原来的商业股52.5万元折算成400万元合成,于是银行成为官商联合银行。银行改组后,实权仍在杜手里,他大量购买公债,从事投机。

抗战爆发后,该行于4月1938在香港与思明、中汇设立联合通讯处,继续从事投机业务。1941,该行在重庆设立分行,1943晋升为总行,并陆续在后方设立分行。它曾组织运输公司从敌战区购买生活用品并运往内地,同时从内地向敌战区运输原材料和农副产品,积累了大量外汇和黄金。

抗战胜利后,该行上海总行恢复整顿。由于央行委托兑换假中国国债,存款一度回升,1945年末达到1980万元,比上年增长4倍。在1946中,由于贷款给了军分区,杜在银行资金紧张时可以随时从该局得到调剂,受益匪浅。在此期间,该行大力投资文化新闻机构,包括上海商报、大晚报、中国出版社、大东、世界等知名机构。但由于内战爆发后经济崩溃,该局购买的大量国债在通货膨胀中化为乌有,其他资产也被官僚耗尽。解放前夕,除了一些房产,只剩下一个空架子。

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接受该行的正式股份为社会公众股,将该行改造为公私合营银行。1951年5月,it与新华、思明、中工、建业在金融行业首次组建联合综合管理办公室。1952 65438+2月与上海其他59家民营银行、银行、信托公司共同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