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后的李自成命运如何?

李自成(1600 ~?),字鸿基,陕西米脂人,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开城门,迎大王,大王来了不收粮”是李百成起义军进京时的情景,百姓吃着釜浆迎接起义军。连小孩子都知道,“闯王”李自成出身贫寒,为老百姓打工。1644,19年3月,李自成率军进京,绝望的崇祯皇帝在景山公园(今景山公园)自杀,明朝宣告灭亡。然而傲慢自大,爱享乐,与吴三桂卷入美色纠纷。就在他推翻明朝建立大顺政权后,明朝把吴三桂狭隘的民族大敌转向清军,李自成火速出战,战败。入京仅40天,他的百万农民军顷刻土崩瓦解,销声匿迹,李自成本人至今默默无闻。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李自成生死的故事,其中以“战败被杀”为最多。即李自成大败,残部逃往九宫山,队伍分散。永昌二年(1645),在湖北九宫山被地主杀害。还有一种说法是,李自成不是死在湖北九宫山,而是剪发出家,老死在湖南。李自成九宫山之死,是逃避清军的假象。其主要依据是《李自成传》一书,认为李自成战败,被湖北警方逃往湖南澧州。庄王见大势已去,遂收兵前往安福县甲山灵山寺,人称“田丰大和尚”,法名“田丰玉”。因为闯王曾自称“奉天倡议大元帅”,法名“冯天瑜”意为“奉天王”。据此书记载,李自成于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死于灵山寺。

据史明、小天纪年、南疆史燚等史书记载,李自成大败,残部逃往九宫山,队伍分散。于是,永昌二年(1645),李百成在湖北铜山九宫山被地主杀害。这个结论是有根据的。但在湖北省,有两座九宫山,一座在通山县,一座在通城县。铜山县九宫山北距武汉180公里,跨幕府山17.5公里,总面积43平方公里。主峰老崖尖海拔1656.7米。是湖北道教名山,被誉为鄂东南第一山。通城县的九宫山位于桃源洞的北部,在县城以南大约三英里处。它是一座小山,东临通(成)修(水)公路,西距长(沙)武(汉)公路仅一箭之遥,西南接幕阜山西山主峰,海拔355米。铜山县与江西接壤,通城县同时与湖南、江西接壤。李自成死于哪座九宫山,也是学术界颇有争议的话题。明代《李自成传》认为,李自成最后死于桐城九宫山。直到近几年,随着两套大顺军碑的发现,研究者们根据他们看到的新证据,继续从事这项研究。

先刻了六块大顺军的碑。这套碑文是在江西修水县与铜鼓县交界处训练场附近的三户村民家中发现的(相传大顺军曾在此训练,故名)。每块石碑大小、厚度、重量不等,高40厘米~ 45厘米,宽28厘米~ 40厘米,厚2厘米~ 3厘米。每块石碑由四首诗组成,落款均为“大顺军”,字为***186。这些诗如下:

明朝三秦遭殃,辽东八旗狂妄称天。

英雄与* * *同场竞技,路宏挥剑困人。

龚铭从银川拔剑,挥舞英雄,震动九方。

燕王对项又喜又恨,尽己之责,使军中安心。

叫做王建友复辟元朝。

部队北上冲击首都,所向披靡,不敢战。

有一天,当我坐在北京的龙椅上时,我正在努力保护世界。

可惜汉奸引来虎狼,中华变色,辱帝辱汉。

三军回归关中,清军一战击败潼关..

没有上帝的帮助很难爬起来,但我是九宫山的国王。

穿上军马,提着宝剑,拯救世界,拯救人民,就会遥遥无期。

不自助则先死,清史名垂千古。

这套碑文记载了李自成的兴衰与功德,但其中的“九宫山”只能排除除了李自成在九宫山殉难之外的所有说法。不确定这个九宫山是在铜山还是在桐城,需要相关的文物史料作为佐证。

二、永昌二年,汉白玉铭文1。这个碑文是在江西省武宁县和湖北省阳新县交界处的大东发现牛金星后裔的所在地。石碑长97厘米,宽39厘米,厚12厘米,正面篆书“高山高水”;背面8首,题写“永昌二年”,60字。这些诗如下:

我是九宫山之王,有血海深仇。

剿灭通城郡贼,如何还王者之魂?

世界上已经没有人了,我去哪里找我的国王回来?

顺军将士伤心欲绝,跪地哭求吾王归来!

由此有人得出如下结论:1645年4月中下旬,大顺军和英郡国王阿子格率领的清军在武昌大败,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军师宋协燮等重要将领被杀被俘,李自成随主力南撤至鄂南通城县。5月初,李自成骑28到距县城仅1公里的九宫山,求神拜佛。因桐城九宫山曾是唐代著名道教神仙罗修行之地,李自成为表虔诚,不使道教圣地剑影,故令二十八骑在九宫山下站岗,微服进入寺,拜像时突然被杀。李自成殉难后,大顺军集团群龙无首,有的倒向清朝,有的与南明联手反清,而李自成的妻子高、宰相牛金星以及大顺军旧营的家眷,大多隐居在幕府山周围的深山老林中,企图东山再起。

滚滚长江东流,浪花淘尽英雄。李自成的灵魂在哪里?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问题各有见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需要后人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