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都督”这个职位起源于哪个朝代?“总督”目前的官职是什么?
汉末三国时期形成的军衔,后来发展为地方武官,后来成为中央武官。
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一个统帅,有的是偏校,有的是武将或武将。前者称为帐下总督或署督,后者称为节度总督,后者影响最大。节督起源于汉代的御史,职责是监督州郡镇压“盗贼”。比如东汉顺帝年间,御史中的程风义、徐二舟兵镇压九江“贼寇”。后来军队由一个中郎将督管,增加了武将的因素。汉末董卓谋反后,郡县为各自独立而战。为了争取他们,朝廷有将军和几个州的州长或某个州的州长的头衔。狄咸建安二年(197),袁绍为将军,赐弓、箭、节、霰以及冀青海、攸边、贺州总督。他是历史记录中第一个拥有这一部分的州长。大约在同一时期,魏武帝曹操以程昱为中郎将,领尹姬太守,督办兖州事务。这种总司令就成了统治地方的军政长官。
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先后在重要地区建立军事重镇,后来逐渐形成都督地区。建安初年,曹操以钟繇为官仆兼校尉,监管关中诸军,驻扎长安。建安十七年,夏监军长安;建安二十一年,孙权归降,富博将军夏侯■为二十六军营总司令;建安末年,曹仁为南将军,被发配樊城度假。这就是曹魏的关中、扬州、荆州三区的前身。都督府的正式建立是在魏文帝曹丕称帝的前夕。延康元年(220年)登基为魏,将统治区内的边州划分为五个都督区,分别以曹真为都督,曹仁为荆、杨、义都督,曹秀为扬州都督,为青州都督,吴为攸直、回鹘都督,掌管一方面的军务。与此同时,或更晚些时候,吴国和蜀国各自在边境上设立了都督区。到曹魏后期,其腹地也建立了都督区,包括叶、许昌(禹州)。叶是魏国故都,许昌是汉末故都。他们都有兵工厂和粮仓。与长安一起成为控制边州、保卫洛阳的重镇。金朝建立前后,司马氏家族带着子女出了这三镇和其他重要的边州。因为他们有大量的军队,最后导致了八王之乱。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各政权都在中国建立了都督区。督区相对稳定,但督区范围往往由诏令临时划定,可达十余州,仅数郡。地区长官通常由地区长官控制。比如东晋南朝时期,襄樊永州总督通常隶属于江陵荆州,但相对独立,经常发生镇不服从总督命令的事件。
颉颃总督为军职,皆有将军或中郎将等军号。他们的地位取决于军号的等级,军职是根据军号设立的。大都督所携军号若为安西将军,则置于安西府,若升为镇西将军,则改名镇西府。军政府历史悠久,一个司马,一个主簿,一个中尉,一个军卒,一个军卒。参军和参军都分曹(部)局长,曹的人数视军政府大小而定(见太守下属)。
曹魏设立都督之初,分别设立都督和刺史,只有少数都督担任所驻州的刺史。晋武帝司马燕曾规定“都督知兵,刺史治民,各用其人”。然而,在惠帝之后,州长的案件也是他所在州的秘书处,而不重要的州只是秘书处。总督和刺史,即军民,受州县刺史提督的军事指挥,负责提供军事资源和物资;其民政事务经常受到总督的干预,总督是国家的上层机构。然而,总督辖区的范围与州辖区的范围并不一致。有些州属于两个总督府地区,也有一个总督府,除了总督府和秘书处之外,只监管邻州的一个县或几个县。因此,都嘟区不是一个正式的地方行政区划,而是一个军事指挥区。
晋朝的统帅分为三等,第一等为统帅,第二等为监军,第三等为监军。总督有节日,也就是说朝廷给了总督权力,让节日最重要,其次才是节假日。使节度使有权处罚2000石以下的官员(寿、项);节日有权惩罚没有官职的人。如果是在军事时间,可以和节日一样。假假期只能杀死那些在军事时期违反军令的人。从曹魏开始,就有了都督、都督、中外军、假黄阅等头衔。假黄阅是比守节更高权力的象征,可以专门守节(即以总督身份守节)。这种权力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或权臣执政时期赋予的,并不是常规制度。
除了掌管一个军区的节日指挥官,还有受命外出指挥全军或一支独立部队的节日指挥官。后来统领全军的往往是大都督,如太和四年(230年)曹魏明帝,司马懿为大将军,大都督,假黄阅,为的就是打败蜀。北魏后期,大臣们经常被任命为大都督指挥远征。但此后,各军经常分离,总司令权力逐渐向平台转移。
南朝后期,郡县割据,都督区域逐渐变小,都督权威不如魏晋。
东魏时,设置六州流民总督、京畿总督指挥鲜卑兵。北齐时期,京畿总督都是国王或王子,开政辅佐,权力极重,是一种特殊的制度。
北周时,都嘟区改为总营,总营兼驻州刺史,管辖周边各州。在重要地区,设有总务府,除了直辖的都道府县之外,还管辖几个总经理。总经理负责,从十几个州到几十个州都有。都督、帅都督、都督这些三等名分,成了府兵的中下层军官。到隋朝,这个三号也是散官。隋炀帝杨光复,改都督为校尉,帅都督为旅长,都督为领队,地位卑微,类似魏晋。
隋军区也叫总经理。唐初承袭隋制,首领为行军将军或总管。武德七年(624年)复置总督府为都督府,总政、总经理不变。总督往往以王宗为领袖,以悠久的历史为代理人。其余诸侯分为上、中、下三级。贞观元年(627年),中国大陆都督府大部分被取消。景云二年(711),宗瑞拟将全国(除京畿、杜集)划分为二十四都督府,命都督纠察州刺史以下官员,但未实施。唐朝总督权力较轻,虽然增加了举办节日的头衔,但并没有真正赋予节日。景云二年,贺廷炎司任凉州总督,节度使实授。从那时起,我们的特使取代了总督,成为当地的最高军事官员。
唐朝以后,各代也都抄袭了都督的称号,但虽然称号相同,但其权限和组织形式与魏晋南北朝有很大不同。
北宋时,在行政区的总督府设总督一职,一般配亲王,不常配。缺者以知府之事为长官,掌管政府军政。那些地位较高的人被称为总督。
南宋以后,都督成为中央执政官加的军阶。绍兴二年(1132),吕颐浩率左仆射出、淮、浙、镜湖兵马,定都镇江。此后,每当执政官临时担任统帅之职,即视各路兵马,加总督、都督、督等职衔,此事就完了。元二年(1329),设立钦察为亲军总司令,后改为都督,掌管钦察的守卫和当地城镇守备。郑铮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改枢密院为都督府,设都督统管中外兵马。洪武十三年(1380),胡被推翻。为防止军权过度集中,总督府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总督府,设左、右总督各一人。督抚署,通过督抚署,负责北京治安和对外治安的士兵。明朝中叶以后,所有禁卫都名存实亡,都督成了虚职。领导部队的军官必须被授予普通士兵、副普通士兵、参战士兵、游击队员等头衔。,在他们有真正的权力统一军队之前。清初沿袭明制,给知府、总兵封号。乾隆十八年(1753)废止。
辛亥革命后,起义省份多设巡抚,作为当地最高军政官员。袁世凯上台后,改称XXX将军,主管一省军务。1916元死后改名为杜军,1922也叫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