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是什么?

●将“十三五”规划定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将其视为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决胜阶段、决定性阶段和完成阶段。

中国提前实现了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目标。

国家发展计划的本质是全体人民共同发展的计划,也给了世界各国一个惊喜,因为中国已经是世界增长的引擎和火车头。

●十三五规划的核心定位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 * *享受发展)新理念,从七个方面充实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首次将“点目标”改为“区间目标”,是科学合理的,也是宏观调控手段的创新。这是一种保底线,争上游的机制。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体现了五大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目标设定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发展,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从“绝对贫困时代”到“小康社会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到2020年,将经历42年,从量变到部分质变再到根本性质变(指不同发展阶段),将把世界规模最大的绝对贫困社会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小康社会,第十大经济体建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十九大贸易体建成世界第一贸易体。

与国际发展水平相比,中国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极低收入阶段(1978-1990),将提前实现1980的GDP占比“翻一番”的目标,基本解决165438+亿人的温饱问题。这个阶段是从“绝对贫困”时代到“温饱水平”时代。按现行汇率法美元价格计算,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从不足200美元增加到330美元,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67.7%(绝对贫困型)下降到58.8%(温饱型)。

第二阶段是低收入阶段(1991-2000)。GDP比1980翻两番的目标提前实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仍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发展。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30美元,城镇和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9.4%(富裕型)和49.1%(小康型)。按照世界银行的国际贫困线标准,从1990到2002年,中国贫困人口从6.94亿减少到3.6亿,贫困发生率从60.7%下降到28.1%,如果人均日支出低于1.25。

第三阶段是中等偏下收入阶段(2001-2010),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代,提前实现GDP翻一番的目标。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达4300美元,城镇和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富裕型的35.7%和小康型的41.1%。按照国际贫困线标准,到2065,438+00年,中国贫困人口下降到65,438+0.23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9.2%。

第四阶段进入中上收入阶段(2011-2020),也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其核心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4000美元到2015年达到8000美元以上,再到2020年达到12000美元以上,接近或达到高收入阶段(门槛)。分为两个五年:一是“十二五”时期,定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承上启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第二,十三五期间定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把它作为实现这个核心目标的决胜阶段、决定性阶段、完成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