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五个水故事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用科学小品的形式讲几个水的故事,来说明水在北京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戏剧性的历史,一般涉及环境、观光、供水、航运、排水、消防等专业。供交流和参考。
长河之歌
图1繁忙的长河游船
长河,北京一条很古老又很年轻的河流,北起颐和园昆明湖最南端的一休桥(南锣锅桥),止于西直门外的高梁桥,全长10.8km(图1)。说它古老是指它的下段,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一条天然河流,曾经是永定河(古代又称桑干河、卢沟河、无定河)的一段。后来泥沙冲淤,河道变了,就被永定河“抛弃”了,成了一条故道,取名高梁河。它的源头是一些小泉水的汇集。说它年轻是指它的上半部分,因为“高梁无源”(李道元在《水经注》中引用的一句谚语),在1205左右情况发生了变化,晋朝挖了一条3公里长的人工渠,从昆明湖(当时叫翁山泊)引水,以助高梁河。
富水的高梁河水系包括什刹海、中南海等以下海子。水环境好,金朝曾经在风景秀丽的琼花岛上建过宫殿。后来,元世祖的忽必烈也看中了这个风水宝地,马上把新都的中心定在这里,取代了今天广安门破败的金中都,为后人建都北京奠定了基础。不难看出,正是这条长河上短短的年轻航道,开启了新都八百年的辉煌。至于长河的名称,则是清乾隆十四、十五年(1749 ~ 1750)昆明湖改扩建后形成的。
自元代以来,长河已成为城中皇宫与西北郊皇家园林之间的水路纽带。周围建起了宫殿、码头,寺庙、道观星罗棋布。水上帝国路的形成,促进了两岸的土木建设和园林绿化工程。据记载,元文宗逆水行舟时,要动用300名精瘦的警卫去拉两岸的纤维,场面十分壮观。到了明代,人们相信“风水”之说,于是数十座宗教建筑在长河沿岸的“风水宝地”拔地而起。频繁的皇家盛大佛教活动经常吸引数万人前来观看,因此沿河地区空前繁荣。绿草垂柳,蜿蜒的河流,清澈的小溪,数不清的鱼,京城的贵妇们都选择这里作为观光休息的首选。据说当时高梁桥周围的景色堪比清明上河图。
长河的鼎盛时期是在清代。当时,圆明园和清漪园(现在的颐和园)建在上游,皇室大部分夏天都在这里度过。甘龙的母亲常年住在长春园(清漪园以东),甘龙经常去看望母亲,往返于长河之间,留下了许多赞美沿途风景的诗篇。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京畿长河史》和《曼菊集史》记载了乾隆十年(1745)至三十九年(1774)间所作的28首诗。唯一的帝制《长河之歌》,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而珍贵的水环境记忆,令人叹为观止。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住在颐和园,喜欢走水路。她还要求绿化(首先是为了自己高兴):长河两岸每隔两尺种两棵杨树,中间种桃树。
65,438+000多年过去了。现在,改造后的长河实现了“水清、水畅、岸绿、通航”的期待。岸边的绿化带、人行道、通讯线错落有致,就像一张长长的五线谱表,用许多现代建筑的“音符”,奏响了新时代长河的辉煌之歌(图二)。
图2今日长河岸边的展厅。
西太后后的秦雨峡
北京的山川胜景数不胜数,其中不少以峡、谷、谷、溪命名,远近闻名,如龙庆峡、青龙峡、云梦峡、梁青谷、神堂谷、龙门溪等。但说到秦雨峡,恐怕大多数人都是陌生的(图3),尽管很多人甚至去过“不知道庐山真面目”。是的,秦雨峡谷对人道主义者来说太小了。峡谷不长,只有60 ~ 70米远;溪流不大,水流最多相当于农田灌溉渠系最后一条渠(毛渠)的流量。然而,这峡谷中潺潺的泉水声却深深打动了慈禧太后这位“老佛爷”。她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觉得“竹外春声招鹤”,似乎是从弦上传来的,是水对玉的冲击所致,于是欣然在纸上写下了“秦雨峡”的标题,并加盖了自己的印章,以防假冒。墨宝的施乐,慈禧太后,现在被醒目地安装在峡谷出口的西侧。还有其他慈禧太后的感言石刻,如“流泉”、“松风”、“落月”、“仙岛”等,大多都煞费苦心地加了防伪标记。可见太后对这峡景的牵挂之深,喜爱之深。
图3孤独的秦雨峡谷
当初康熙皇帝南巡,钟情江苏无锡惠山园。他题写了花园的大小,并把它命名为吉昌园。甘龙的生母也喜欢这个花园。当甘龙成为皇帝后,她让她的儿子在北京“克隆”一个。于是,乾隆根据吉昌园的图纸,在颐和园东北角修建了一座颇具江南韵味的精致园林,甚至命名为惠山园。造园工程圆满完成后,乾隆曾自诩为“小齐一”...惠山八景诗中的“一亭一径,其乐融融”。说明模拟到位,给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满分。从那以后,我开心地写了很多次诗。尤其是宽5尺、长7-8尺的知鱼桥(图4),不仅包含了战国时期庄子与惠子关于“秋水城”之辩的典故,而且采取了“不如在桥上观赏,一切由它买单”的哲学态度。这座桥的规模,相对于池塘和花园的大小,应该叫“桥”。它由白石砌成,在四季常青的树木中鹤立鸡群,却一下子把池塘东南的园艺工程中的一个“死角”变成了一道诱人的风景。难怪桥头的石牌楼“全身”都刻着乾隆的诗词,那种豪情溢于言表。200多年过去了,也正是因为这座建筑沉稳厚道,不怕贼,不怕火不怕水,不被虫蛀,千年难腐,才成为整个园区唯一留存至今的真迹,弥足珍贵。
图4知鱼仙人桥。
嘉庆年间,大修之后,殿堂、亭台相继改名,园林也改名为谐趣园。园子虽小,却处处是景,曾有八景之说。如果说以前是乾隆年间的文学别墅,那就有些真实了。比如东方是书房,陶侃、司马迁的精神时刻激励着他;北面“续三希堂·法贴”石刻列于敞廊,是学习书法、酝酿诗词、引发灵感的地方;南面,池中央凸出的大亭子,是比丝竹更好的听水声,以水为乐的好去处。西有北楼高如山路,“俗云生于楼”,南有翟“湖满水”,是全园尽收眼底的最佳位置。
西太后当了园主,几乎把所有的匾额对联都重写了一遍,传了下来。面对这些斑驳的书法作品,暂且不考虑意境,作为一个中国人,仅从当下国人沉迷手机,忽视书法的时尚来看,她的汉字书写还是对得起老祖宗的。
让人暗自高兴的是,这座真正优雅精致的园林位于“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却没有额外收费。但如果因为秦雨峡而失去了来自苏州街后湖的水源,取水渠的水闸和槽就没用了;给竹林浇水换成了召之即来的人工降雨,吱吱的喷水声换成了流水弹玉琴的自然声——昔日的风光已不在:那真让人唏嘘!
从火中取水
在过去,建筑物着火了,所以很难用井水扑灭。你想,你得摇摇卷扬机,用水桶(或者水桶)把井里的水提起来。一桶装满水车后,会运到火场,再用泵喷到火焰上,或者用锅传给爬梯子的人。不用说,在车与车之间来回运水的过程中,无情的火焰可能已经吞噬和烧毁了一切。北京早些年就是这样。这场大火给这座拥有1200多口井的城市带来了重大损失。
为此,1907年9月(清光绪三十三年八月)的一天,慈禧太后问袁世凯,“防火的善政是什么?”袁回答:“用自来水。”此前,北京的一些有识之士和商人曾多次建议建设史静自来水厂。于是,借此机会,半年后,1908年4月(清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十八日),农工商三大臣联名上书皇太后和皇帝,理由是“首都自来水以卫生消防为重”(兼办纺织厂)(图五)。不到10天,就被慈禧授予了。
图5请为自来水做纪念(片段)
今天看来,一个很具体的项目,比如北京自来水,必须要三个正部级干部直接给太后和皇上签字。这件事确实很严重,而且小题大做。同时,最高领导可以在1个工作日左右给予批复,工作效率非常高。
随后,又费了一番周折,选定京郊的温榆河作为水源,从附近的孙河村取水(今天也是北京市第八水源厂的加压站),在东直门老城墙外修建水厂(2000年,遗址成为北京自来水博物馆),大大小小的水管通向大街小巷。今年腊月和次年正月,从各个水龙头免费送水给大家品尝,每天前来取水的人络绎不绝。在一切按部就班,即将正式投入运营的时刻,冬天自来水释放的微小气泡几乎错过了大事。原来这些小气泡让自来水看起来呈乳白色,所以有人怀疑水不干净,不敢贸然使用。甚至传言是外来的胰(皂)水,新事物遇到了严峻的考验。
为了打消人们对用水的顾虑,该公司写了一篇名为《告白》的科学短文。在不到1000字的篇幅里,耐心讲解了气泡产生的原因和畅通无阻的使用方法,讲解了水质的各项指标。这些主要指标的详细程度和精度都符合当今国家标准的规定,甚至更高。这篇写于100年前(五四前)的短文,完全以谈话的形式出现,其通俗化、人性化、趣味性的特点,远胜于今天许多深奥的科普文章,令人钦佩!不仅如此,供词被印成了单页宣传材料,有4万份。一方面用《爱国日报》发给所有订户,另一方面在前门、后门、东华门、西华门等地向路人发放。,从而广泛宣传,家喻户晓,可见公司对该问题的重视及其宣传力度。最后当然是谣言不攻自破,科学和事实胜出。1910三月11(宣彤二年二月初一)正式通水。
经过100年的发展,实力雄厚的北京自来水集团拥有18座水厂,总长7600多公里,服务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因为火,我得到了水,我错过了饮用水的来源。我深有感触:水是城市的灵魂,是最清澈的,是最好的,是最柔软的,也是最刚硬的。这也是精致完整的北京水博物馆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图6)。
图6这个巨大的阀门作为展品退出了历史舞台。
水管800年
1990,北京大观园往南500米,在翠林小区住宅楼基坑开挖时,意外发现了一座神奇的纪念碑。挖,挖,挖走上层的现代堆积物,然后逐渐清、明、元的堆积物。金代清除堆积物后,一座古水道建筑——涵洞,出现在地面下5 ~ 6米的人们面前。水涵建在城墙下,也是一个关口,所以叫“水关”。此后,虽然减少了一两栋居民楼,但还是出土了一件距今840多年的罕见文物。当时首都的一条西南支水系穿过城墙,汇入护城河。水关位于金中都外城南门的凤仪门与景峰门之间。这一发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第二年,市政府决定修建辽金城墙博物馆进行保护和展示。1995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式对外开放(图7)。
图7水关遗址遗址
这个涵洞的洞真的不小。根据总平面图形式,场地水道南北两端逐渐打开,中间直而窄,像两个咽喉对接的喇叭口,南北总长43.4米,长21.35米,宽7.7米的输水涵洞。进水口(北)宽12.8米,出水口(南)宽11.4米。据专家考证,这座水关是中国最大的水闸,建筑结构完全按照宋代的建筑方法,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水利设施的绝佳范例。这辛辛苦苦的水关,这么长时间被人遗忘,默默等待,八百年没有白过。
如今电影《红楼梦》大热,演员试镜,震惊了全世界。茶余饭后,全国都在谈论林黛玉和秦可卿。经过多年反复的“开玩笑”和“说实话”,人们已经熟悉了明朝的那些事。至于清朝皇帝的数量,皇帝的儿子和妃子的数量,很多成年人都了如指掌,好像很多中学生都是“粉丝”。而中华民族在南宋“沉醉于暖风”的时候,北京正处于辽金统治之下,被称为“南京”、“中都”。太多人在这段精彩的辽金历史中感到无所适从,仿佛这不是自己国家的事,很少关注,令人遗憾。今天,建在晋中都程楠城墙水关遗址上的辽金城墙博物馆(图8)有着精彩的历史展示,而有理有据、真实可信的《言归正传》,恰恰可以生动地弥补这一对于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重要缺席。
图8越来越受关注的辽金成远博物馆。
事实上,北京保存下来或新出土的辽金文物数量也相当可观。比如卢沟桥,属于全国重点文物,建于金世宗二十九年(1189),被凯尔波罗誉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此外,戒台寺、云居寺、天宁寺、八大处、北海公园等地也有辽金遗迹,但并不像后世的一些文物那样炙手可热。
2007年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右安门大街科技周活动在水关南广场隆重开展,同时在原水关上适时举办了“水的故事”科普展,让这座800年历史的丰碑焕发了青春,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水的故事”展览中,465,438+0个展板图文并茂,全面系统地展示和回答了关于水的各种问题,别具一格,充满了水的知识和趣味。在北京各博物馆、展览馆的各类展览中,这个展览尤为新颖珍贵,难得一见。果然,游客络绎不绝。
赞水诗墙
在名胜古迹中,经常可以看到歌颂或记载自己技艺起源的碑文。著名的有山东泰山碑林、江苏镇江焦山碑林、苏州虎丘摩崖石刻、陕西Xi碑林、北京北海公园鼓楼石刻等。四川西昌地震碑林可视为保存历史的珍贵专业碑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还有一种广东英德北江沿岸南山的摩崖石刻,长江三峡的摩崖石刻,更是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同时代的碑文也很多。张家界的碑林聚集了近30位当代名人的碑文。北京百望山公园有两处特别的碑林,赞美植树造林。这恐怕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吧。可惜至今知道的人不多。
不过,从对水的偏爱来说,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北京转河沿岸那一大片诗墙。改革开放以来,地处北京西北、毗邻北二环的转河终于露出了它明媚的一面,尤其是与西直门北大街平行的那段河。一方面,沿着河西岸的主干道修建了一条长长的、温暖的街心花园;走下楼梯,一条堪比江南周庄、沿江甪直街的长廊已在水岸建成,墙壁上镶嵌着精美的北京水生植物科普图片,供游客观赏、解惑、取乐。另一方面,在东岸,在远处高楼和汽车来来往往的路边旁边,用巨大的石块砌成一堵笔直的岸墙,却是一堵充满浪漫情怀的美妙诗墙。
诗墙仿摩崖石刻,有25幅中国名人书法题字,每幅相距十几米,就像在艺术殿堂里举办展览。转河在这里做了一个之字形弯曲,堤壁上镌刻着大字,占据了这一段的大部分直堤,南北绵延200米,十分壮观(图9)。
图9宏伟的诗歌墙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诗墙的中心有六个汉字“山川秀美”。看到大字,人们自然会想到“数风流人物,看今朝”,胸中充满了志存高远的力量。反过来,刘少奇的《劳动光荣》,周恩来的《力争上游》,朱德的《移山筑海》,陈毅的《润物我京华》,都是手书,一模一样,各有特色。大概都是京郊十三陵水库修建时的“群众战术”所写,表现出英雄气概和澎湃激情。结尾是作家、书法家郭沫若的一首诗。诗开头用白话写道:“官厅水库鱼三尺”,也生动有趣,表现了大天才的兼收并蓄。
在北方,乾隆皇帝享有双重荣耀,包括他的“行云流水”书法和他的“过清河”诗。再往北,吴昌硕的《鱼的喜悦》字体最大,单字1.5m高。除王羲之、苏东坡等几位古人的书法外,主要是当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如启功、苏轼、钱绍武、黄苗子、沈鹏、李铎、朱乃正、刘炳森等。,而且大部分是古人写的诗(图10)。
图10我常常记得我放鹅的那段时光。
浏览诗墙真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也是水文化的熏陶。在这里,花开花落,真、草、隶书、篆书融为一体,风格各异,长短不一,但主题都是对水的善良和道德的由衷赞美。诗中涉及北京的水体和水工程,清河、高梁河、桑干河、通惠河、卢沟桥、官厅水库,环绕滋润着北京。所以最北头吴作人的《水与北京》题词,正好可以作为整个系列壁诗的总题。
总的来说,水和北京还是和谐的,水环境越来越好,生活更惬意。但是上帝有他自己的规律,人类适应不好会有一些麻烦。久旱无雨,农作物依然减产,不能收成;雨大的时候下水道堵塞,排水不畅也会造成灾害(图11);浪费和污染会加剧水资源的紧张,产生矛盾。要从容应对这一切,除了管理者,每个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爱水珍惜水,视水为生命。
图l1一场暴雨过后,二环胡同内积水。
参考
[1]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地下水。北京:中国迪达出版社,2008.438+0。
[2]紫竹院公园管理处。紫竹院公园记录。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3]孔。北京满堂红的历史。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6年。
[4],魏,,。北京名园趣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