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生平简介
孙权的父亲孙坚死于公元192年;哥哥孙策,征战八年,在公元200年去世前,为孙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孙策努力打下江东的基础,这是对简牍的一大贡献。但他最大的贡献是选择了身后合适的接班人。任何历史学家都双手赞同这种说法。孙策死前,大家都以为孙策会选择“有策之兄”孙膑掌权,但孙策选择了孙权。《三国志·孙膑录》中记载,公元200年的一天,孙策独自外出,遇到前吴郡知府徐公的客人,被打伤面部,身受重伤。
孙策把张昭等人请到榻上,说:“中国之乱,三河之强,三河之强,足以见成败。大众对我兄弟很好。”然后把孙权叫过来,把自己的印章摘下来,戴在孙权身上。他对孙权说:“利用江东的人,在两阵之间当机立断,与天下抗衡。卿不如我;我不如卿。”
据说孙策临死前把孙权托付给张昭,说了一句类似刘备永安后来托付孤儿时说的话:“如果钟某不奉,你可以自己取。”意思是,如果我弟孙权能帮上忙,你就好好帮他;如果这小子真的不争气,不能辅佐,你老张灿接替他的位置。
孙策说这话的时间,比刘备说这话的时间(公元223年)早得多。后人为了凸显诸葛亮的伟大,对孙策的话不提或少提,把刘备的话无限抬高。
本书第五集“可以据为己有”的含义,在刘备永安孤儿的内容中已经详细讨论过了。“可以据为己有”的真正含义是“由你决定”,并不是指张昭在无奈的情况下“取而代之”,也就是老古的“酌定监护”理论。
从孙策死前对张昭和孙权说的话来看,孙策对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对孙吴集团的出路的思考是清晰的。
公元200年,中国北方(也就是孙策所说的“中国”)发生了一场大混战,谁胜谁负不得而知。孙吴集团无力也没必要插手北方的混战。最好的策略是坐守东南,静观成败,认清形势,伺机出击。
在此前提下,孙吴集团今后的政治军事任务是先保住新占领的江东地区,再根据形势发展决定自己的方向。孙策对自己的定义是一个比成功更有进取心的人。那么,孙策的接班人应该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其次才是有进取心的人。
这个人是孙权,而不是“凶神恶煞,有哥哥引路风”的孙膑。
如果说孙坚是一个地道的只知道为朝廷打仗的职业军人,那么孙策已经成长为一个地道的地方军阀,与朝廷一直若即若离,或者说与朝廷亲近。
孙权继位时只有19岁(生于公元182年,比葛亮小一岁),一直坚持“坐拥东南,观成败”的既定方针,直到27岁,也就是公元208年。
这一年,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驱逐了北方少数民族乌桓,废除了三吏,做了宰相,整理了中央政府的内政,率领至少20万军队攻克了荆州的刘表。刘表的继任者刘聪不战而降,刘备从樊城一路败走南下。他不仅毫无防备,甚至连逃跑的力气都没有。
此时的孙权,既不能坐镇不稳的东南,也不能悠闲地看成败。曹操将顺流而下,兵分东南方。孙权要么反抗,要么投降。27岁的孙权面临着孙家和孙氏集团的未来。
一场伟大的战争,一场载入史册的伟大战争——赤壁之战,带着狰狞的面目,等待着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