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在医学上意味着什么?

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英文全称是:磁共振成像。人们常用的原子核有:1H,11B,13C,17O,19F,31P。

这项技术诞生之初,被称为核磁共振成像。到了80年代初,作为一项新的医学技术,核磁共振成像这个名词越来越为大众所熟悉。

从磁共振图像中,我们可以得到物质的多种物理参数,如质子密度、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扩散系数、磁化系数、化学位移等。与其他影像技术(如CT?超声波?宠物等。),成像方式更加多样,成像原理更加复杂,获取的信息更加丰富。

扩展数据:

1946年,斯坦福大学的弗莱克斯·布洛赫和哈佛大学的爱德华·珀塞尔独立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磁共振成像技术就是基于这种物理现象。1972年,保罗·劳特布尔开发了一套核磁共振信号的空间编码方法,可以重建人体图像。

磁共振成像技术与其他断层成像技术(如CT)有共同之处。比如两者都可以显示一个物理量(比如密度)的空间分布。同时也有自己的特点。磁共振成像可以获得任意方向的横断面图像,三维体积图像,甚至空间-光谱分布的四维图像。

与PET和SPECT一样,用于成像的磁共振信号直接来自物体本身。也可以说磁共振成像也是一种发射断层成像。但与PET和SPECT不同的是,磁共振成像可以在不注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下成像。

百度百科-核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