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史上有哪些德国歌剧,是谁创作的,剧本是谁原创的?越多越好。
在理解古典音乐的含义时,我们应该注意两个概念。一是指19世纪以前传统音乐中被后人公认的优秀典范作品;二是指曼海姆学派、柏林学派、维也纳古典学派在古典时期1750-1820的创作成就。在西方音乐史上,古典音乐主要是指后者。
早期德国歌剧发展史—
17世纪的德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1618-1648三十年战争主要是在德国土地上进行的,导致德国人口锐减,工商业萎靡,土地分割,使得本应是歌剧主要观众的市民阶层得不到发展。土地的分割使得许多小领主无法自己建造歌剧院和组织大型歌剧,而许多热爱歌剧的诸侯甚至常年居住在意大利欣赏歌剧,使得这项艺术在意大利流传开来。
1627年,徐慈(1585-1672)创作了第一部德国歌剧《达芙妮》,德国开始有了自己的歌剧艺术,徐慈于1609、1628年赴威尼斯学习音乐,师从蒙特威尔第。他的突出成就是把意大利单一旋律作曲家的新风格带入了德国音乐。他的音乐在情感上充满了德国特色,他成为了德国巴洛克音乐的鼻祖。许慈的学生凯泽和库西也成为了德国歌剧的中坚力量。1687年,德国第一个歌剧院在汉堡成立。汉堡没有遭受三十年战争的打击,而是加入了垄断波罗的海贸易的汉萨同盟。它的工商业非常发达,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它是当时德国歌剧的唯一天堂。然而,当时致力于创作德国歌剧的作曲家只有少数,如凯泽、库西、马特森等。此外,德国人认为意大利为歌剧制造太监歌手是残忍的,所以他们不得不从意大利“进口”太监,这阻碍了德国歌剧的发展。1738年,汉堡歌剧院被迫关闭,早期的德国歌剧在与意大利歌剧的对抗中惨败。直到半个多世纪后,在莫扎特的笔下,德国歌剧才迎来春天。
首先,歌剧:
德国作曲家克里斯托弗·威利巴尔德·格鲁克(1714-1787)通过对意大利歌剧的成功改革,奠定了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代表作品有歌剧《阿尔西》(1767)、《伊菲格涅恩奥里德》(1774)、《奥菲奥埃德欧里迪斯》(1762)等。
格鲁克的改革强调要在戏剧内容和音乐表达之间达到更合理的状态,他的观点适应了18世纪以来启蒙运动所追求的审美趣味。他的改革思想主要体现在两部歌剧《奥利德的埃菲基尼》和《奥Flo与欧律狄刻》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服从于诗歌和情节的需要,戏剧内容的解读是第一要素。
2.放弃回开头咏叹调的表达,删除一些不必要的花腔段落,用伴奏朗诵代替“无伴奏朗诵”。咏叹调和朗诵区别不大。
3.歌剧序曲成为歌剧的一部分,参与表达歌剧的内涵。
4.歌剧中的管弦乐是根据内容的需要来衬托剧情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在伴奏的位置上。
5.减少独唱部分,加强乐队和合唱团的作用,去掉舞蹈中与歌剧内容不符的哗众取宠的片段。(例如:奥Flo和欧律狄刻)
二、喜歌剧:
Xi歌剧产生于18世纪中叶,被称为唱戏。Singspiel最初指歌剧,后来指有对白的喜歌剧。它更多的是模仿法国的喜歌剧或者英国的民间戏剧,用大段的德语对白作为发展剧情的手段。咏叹调多采用德国歌曲(lied)的旋律,具有强烈的民间特色,剧本多移植自英国民间戏剧。代表作品是《Der Teufel ist los》,由J.A .希勒(1728-1804)于1766年为当时流行的英国民间戏剧剧本重新改编,使他成为德国歌唱戏剧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