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文化

咸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铜鼓为代表的商周青铜文化,以赤壁之战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北伐汀泗桥之战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向阳湖文化名人村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温泉、九宫山、泸水湖为代表的生态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广泛的影响。民间文艺特色鲜明。民间歌舞、音乐、剪纸、布贴等在欧洲十几个国家进行了演出和展览。武都和高图壁是中国特有的民间乐器,小提琴曲是中国特有的地方剧种。民间诙谐故事和民间叙事诗在全国民间文学殿堂中占有重要地位。咸宁的歌,音域广,风格鲜明,多流传于山区,分为高音和平调。民间舞蹈分为灯舞和祭祀舞。咸宁的民间工艺美术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装饰四大类。

温泉文化:水,灵动而充满禅意;水,意大利形成的一种自然精神。江河湖泊,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水,那就是温泉。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南部。2006年9月,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批准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自2009年以来,每年都举办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

咸宁温泉有许多民间传说,如大地之泉,铁拐李的崇寿温泉。据《咸宁市地名志》记载:“咸宁温泉早在唐代就有名气,‘温泉沸波’进入宋代的‘甘川八景’。据说宋仁宗的赵真南巡时曾来此(温泉之乡)泡温泉”。除了温泉的文化历史,咸宁温泉以养生为主的养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1938年,侵华日军进驻咸宁,在赣江边修建温泉疗养院。1945日军投降后,国民党军第11师继续使用该疗养院。咸宁解放后,解放军改扩建为一九五医院,其“理疗科”主要用温泉水治疗风湿病和皮肤病,一直延续至今。

咸宁温泉资源十分丰富,广泛分布于各县市。水质类型主要是硫酸钙、碳酸氢盐和碳酸氢盐。水质清澈,无色无沉淀,感官良好。富含硫、氡、锶、氟等微量元素。温泉水的温度从27℃到64℃不等。全市各地温泉中的矿物质成分各不相同,极具医疗保健价值。地下温泉以上升泉的形式出露,部分钻孔出露后成为溢流井。水位、温度、水质的变化只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相对稳定。受人为开采影响,水位波动范围一般在2.0m以内,主要表现为5-9月水位相对较高,12-2月水位相对较低的特点。

温泉从洞穴中涌出,蜿蜒在湖边的山间,给你“人间天堂”的感觉,能让你暂时忘却尘世,享受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的闲适生活,泡在水里欣赏风景,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感受“偷得半日闲”的意境。

咸宁温泉资源十分丰富,广泛分布于各县市。水质类型主要是硫酸钙、碳酸氢盐和碳酸氢盐。水质清澈,无色无沉淀,感官良好。富含硫、氡、锶、氟等微量元素。温泉水的温度从27℃到64℃不等。全市各地温泉中的矿物质成分各不相同,极具医疗保健价值。

文化宝藏

从历史到未来-洗脚鼓

打鼓、唱鼓、舞鼓是鄂南文化艺术领域的一朵奇葩——盆鼓。锅鼓又称“足锅鼓”,因形似锅而得名。广泛流行于赤壁周边村落。据史料记载,在古代的商周时期,先民们以击木、盆、鼓的方式演唱歌曲,成为足盆鼓的雏形。据传说,在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中,罐和鼓也在孙刘的联合军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洗脚鼓作为咸宁特有的民间音乐,已入选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踏青长江,看三国赤壁,梦水乡,走千年古道...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你可以触摸到穿越千年的三国情怀。

敲击历史的脉搏——舞动的翅膀

“下班了,休息一下,拍拍打打。我拍你,你拍我,把辛苦拿走就开心了……”在咸宁民间,这些扑翼舞的歌词已经流传了上百年。如今,扑翼舞已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拍手舞是鄂南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之一。它来源于民间男女老少擅长的“巴掌游戏”,流行于桐城、咸宁崇阳一带。它来源于青年男女在工作和休息时,互相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以此为乐,并伴有诙谐的戏谑和戏谑,给人以放松和愉悦。

不可多得的艺术奇迹——小提琴演奏

一个稀有的文化物种,在光怪陆离的现代艺术森林里,散发着异样的芬芳,这就是咸宁重阳提琴戏。在中国300多种歌剧中,小提琴歌剧是一朵奇葩。据说它起源于岳阳古画戏,在崇阳经过改造嫁接,直至兴盛。古画戏曲的主要乐器是琵琶,但重阳人进行了改革,制作了小提琴。小提琴曲有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是梁山调和崇阳地方小调的结合,广泛流传于鄂东南、湘北、赣北一带,形成了一种具有崇阳地方特色的剧种。

月宫飘来的芬芳——打桂花

咸宁大规模种植桂花始于唐代,兴盛于清代。咸宁是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交融的地方。古代的月亮崇拜与当地的桂花种植习俗相结合,催生了独特的“嫦娥文化”现象。在“杠春神”的民俗活动中,对嫦娥的崇拜取代了“春牛”的中心地位,赏月、祭祀嫦娥、拜月、注销桂花户口等习俗活动打破了汉族地区“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传统习俗,是咸安特有的。“打桂花”是咸安地区流行的民间舞蹈,其基本动作来源于桂香花农收获桂花时的农业活动。因为贴近生活,这种从天宫来到人间的艺术,成为农民喜闻乐见的节目。

从战场到田野——山鼓

流行于铜山等地的山鼓,是一种古老的农耕鼓乐。山鼓又称“单鼓”或“胆鼓”,呈椭圆形似胆,有“击鼓驱邪,匹夫勇如虎”的传说。已入选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山鼓早在明清、民国时期就已普及并达到顶峰。现在,山鼓迎来了传承、创新、保护的阶段,从田间走上了艺术舞台。

被黄土挤压的自然声音

大约2000年前,咸宁嘉鱼的一个牧童用脚下的泥土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泥哨,也就是所谓“天籁之音”的前身。武都最初是作为放牛娃来叫牛的,后来经过代代相传,成为一种乐器,一直在长江中下游流传。如今,武都除了演奏之外,还受到了文物、藏家和游客的广泛青睐,成为最具湖北特色的古代乐器和艺术收藏品之一。

商周瑰宝——重阳铜鼓

1976、崇阳县白坭镇出土,是现今出土最早、最重的铜鼓,有报道称“商代饕餮铜鼓”。铜鼓由鼓冠、鼓身和鼓座组成。是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楠竹的魅力是纸做的——黄龙浆纸

据史料记载,北宋初年,湖北通城县麦市镇沿袭汉代的作坊,开始生产火纸。黄龙浆纸以毛竹为原料,色泽淡黄,细腻光滑,吸水性强。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祭祀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传承与融合的杰作——桐城锣

桐城锣鼓腔源于古画田面戏,由清同治年间田面受害者王耍儿引入。与地方戏曲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锣鼓腔。用当地方言演唱,以“和声演唱,锣鼓伴奏”为主要特色。2013年,“桐城大公室”被列为湖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唱劳动人民的歌——铜山民歌

铜山民歌又称樵夫歌,是当地人用独特的口音和方言代代相传的民歌。铜山县地域辽阔,地广人稀。农忙时,人们集体劳动,通常会打鼓唱歌,激发出一派热闹的劳动景象。随着岁月的变迁,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