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饭店施工受阻,邓小平批示:“有理也不能闹,何况无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旅游业没有形成产业,还处于“五无”状态,无概念、无规模、无市场、无目标、无政策。当时旅游业的落后和尴尬,是现在的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改革开放初期,旅游业尚未形成产业,处于“五无”状态,即无概念、无规模、无市场、无目标、无政策。酒店接待水平落后,人们对旅游的观念还局限于外事接待,基础设施不完善,酒店不够住,服务跟不上。

1979年,邓小平在多次讲话中提出:“旅游业大有可为,要重点抓,要加快抓。”这年7月中旬,邓小平登上了黄山。根据当时黄山的实际情况,邓小平指出:我们这里的资本是山,我们需要一些措施来禁止对山林的破坏。邓小平还对饮食、住宿、开发纪念品等许多细节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如何开发黄山旅游,甚至关心换床单的细节。

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回忆:为了搞好卫生,接待客人的床单要天天换。其实这个很简单。现在所有的酒店每天都在换。这是标准的。这是我们基本的行业规则。当时我并不知道。那时候中国的生活水平真的是天天改不了。

由于长期与外界接触,酒店设计远远跟不上潮流。有这种事。当时国家计委要建一个国际酒店,有领导点名要一个著名的建筑师来设计。设计方案出来后,发现卧室和卫生间是分开的,人要出房间穿过走廊才能上卫生间。后来中国代表团出访美国、法国、日本,让他们大开眼界:“酒店房间里有澡堂!”

由于邓小平和其他领导人的积极倡导,中国向世界各地的游客敞开了大门,海外游客蜂拥而至。1976年北京一年接待外宾不到2万人,1978年全国旅游人数达到180.9万人,超过前20年总和,1979年猛增至420人。

住宿的问题也来了。外国游客来中国,80%以上会去北京。当时北京只有7家涉外酒店,5200个床位,实际达到接待标准的只有1,000左右。此外,一些设施已经过时,经常维修,而且超负荷运转。服务态度和管理水平与国外星级酒店相差甚远。

原国家进出口委员会外资管理局干部张尚堂回忆:飞机也到了,酒店还没落实。我们做什么呢我们会带他们去长城,故宫,十三陵,晚上吃烤鸭,吃完烤鸭看节目,杂技,歌舞,然后安排住哪里。

北京实在无处容身,就把客人送到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甚至因为一时酒店紧缺,驻外使领馆在向在华外国人发放签证时,必须先确认其在北京的住房是否已落实。

一些客人久闻北京饭店的大名,他们宁愿坐在大堂里也不愿去其他地方。首都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一些去桂林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被安排躺在地板上,于是有人写了一首打油诗调侃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去桂林住地下……”

由于中国刚刚开放,国家负担不起大量资金来建造旅游酒店。旅馆短缺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邓小平指示说,旅馆应该是为旅游而建的,你要赶快拿定主意。第一批可以找华侨和外资,然后自己发展。

当时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急需发展旅游业创汇。只有打破住宿难,才能增加来华旅游人数,提高创汇效率。但当时文革刚结束,财政吃紧,国家不可能花大价钱建旅游宾馆。在回国观光的海外华人中,不乏手握大量热钱,有意投资中国的富豪。

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他指示说:“外国投资者能为建造酒店做些什么?我们应该用外资建更多的酒店,一个地方1000到2000个床位。”他还具体算了这么一笔账:如果一个外国游客在中国消费65438美元+0,000,我们一年接待654380美元+0,000,000,000游客,就算接待一半,也能赚50,000,000美元。“两油”(石油、旅游)十年八年,一年赚50亿美元,我们的生活会好很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国务院决定将旅游饭店列为首批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的行业之一。1978年,中央委派谷牧、廖承志在京西宾馆召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人会议,传达了邓小平关于“民航、旅游大有可为”、“以发展旅游业为中心,全面规划”以及利用侨资、外资的观点。

为加强领导,国务院正式成立了以谷牧、陈、廖承志为组长的华侨外资旅游饭店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国家旅游局局长担任,副主任、常务副主任由庄担任。

听到这个消息后,许多海外华商和外商都兴高采烈。他们认为中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酒店建设很有前景。一年之内,国侨办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位侨商、外商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洽谈。

当时,国家没有与外国投资者建立合资企业的经验,也没有时间制定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投资企业的法律法规。外国投资者普遍担心在中国投资的企业得不到法律保护。一家日本企业的社长说:“等你们国家有了法律,我们再讨论。”很多人说不下去。

在难以引进外资建旅游酒店的时候,美籍华人陈轩元挺身而出。当他了解到,在以前与其他各方的谈判中,由于有些人怕赔钱,爱国心切,中方未能谈成时,他坚决地表示:“要按中国多方都能接受的条件,签订合资方案。我唯一的目的就是尽快成为中国第一家合资酒店。”

美籍华人陈轩元,早年从上海定居美国。他在美国设计和建造酒店,也经营和管理酒店。他拥有四家假日酒店和65,438+0家希尔顿酒店,以及一家建筑公司。

据庄回忆,是廖公把美籍华人陈轩元介绍给我们的。廖承志当时就很坦白地告诉庄:“陈轩元是我的远房表哥,我跟他很熟。他和我谈了在中国建酒店的事。不要回避你的亲戚。当然我只是介绍一下,绝对不会插手具体的事情。你可以自己说。”

据当事人回忆,谈判时陈轩元带着儿子和一名美国律师过来。我们还邀请了我们国家的两位律师,但是这两位律师和具体工作的会计都不懂英语,所以我们的谈判代表只能边谈边当翻译。

谈判中,陈轩元听说,在历次谈判中,中国因有人怕赔钱而失败时,他坚决地表示:“要以中国各方都能接受的条件拟定合资方案。我唯一的目的就是尽快成为中国第一家合资酒店。”

双方协议:合资2000万美元建设建国饭店,中方持股51%,外方持股49%;双方合作10年,10年后外方将其股权赠与中方,即10年后中方完全拥有酒店。

和陈轩元一起来的美国律师建议,按照美国法律,在国外的投资是不能赠送的,免费赠送是违法的,但是可以有偿转让。至于多少钱,没有规定,可以由双方业主约定。

经双方讨论,确定合资酒店经营65,438+00年后,陈轩源持有的49%股份以65,438+0美元转让给中方。于是就有了“1美元买酒店”的合同。

显然,这个协议对中国非常有利,来自中国的654.38+000万美元全部是低息贷款。香港上海汇丰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等看好这个项目,愿意提供贷款。最后,银行在中国银行的担保下提供了所有贷款。

6月7日,1979,庄向国务院出具了国家旅游总局关于合资建设建国饭店的报告。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对中国非常有利的协议,仍然遭到一些部门和人员的反对。关键时刻,邓小平态度明确:邓小平态度明确:“要发展旅游业,必须建设足够多的顶级旅游酒店。”陈云和李先念在协议上签了字。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拍板:“我们没有建合资酒店的经验,但可以试一试:做好,后期推广。也许就是这样。

虽然有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批示,但当时利用侨资和外资建设旅游饭店毕竟是新生事物,各方认识不一。

消息公布后,在国内引起强烈震动,赞成、反对、质疑,众说纷纭。

大部分都是反对者。有人说:“全国各大城市有多少酒店在亏损?不要闲荡。

另一人说,“庄分批与洋人谈判。我听说晚餐的烤鸭和酒店一样贵。他想干什么?”“我们没有自己的北京酒店。怎么能说不在乎酒店呢?!"“咱们的卫星可以上天,但我们恐怕建不了酒店,也管理不了酒店。如果我们要向外国人乞讨,那岂不是中国人的耻辱?

还有人去找廖承志诉苦:“廖公,别再让庄谈判了,不就是为了盖房子吗?”把他请客的钱加起来,你就可以盖一栋楼了!”“砂石料也要从国外进口。这不是崇洋媚外吗?”“建合资酒店?和外国资本家结盟,赚中国人民的钱?这是一个阶级立场问题。中国人建不了自己的餐厅,却要交给外国资本家。简直就是叛国!"

反对派的激烈和指控的严重,让刚刚从“文革”噩梦中走出来的中国人感到有点不寒而栗。20年后,庄回忆说:“当时人们争论的不仅仅是姓资的问题,还有爱国还是叛国的问题……”

有国家计委负责人说:“我去过很多合资酒店,都是亏损的。有这种从外面借钱亏本的事!”国务院高层有人持不同意见。

没办法,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提议在国务院召开一次常务办公会议,讨论是否修建建国饭店。

会议开始时,争论非常激烈。有人当场拿出可行性分析:建国饭店经营22年,要还清向汇丰银行借的2000万美元本息,还差2万美元。他粗暴地问庄:“为了国家的利益,我们反对上马。钱要用在刀刃上。如果你想建一个酒店,那么,你可以在22年内偿还这2万美元。”

庄林炎笑着说,“我现在连一块钱都没有。这两万块钱我怎么买得起?”然后他不慌不忙地分析他的可行性报告。他在列举了陈轩元在美国经营旅游饭店的大量数据和业绩后,与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最后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67年,快的话就是89年,建国饭店就能还清全部本息,只需一块钱就能赚回一个饭店。”

国务院会议认真分析了建国饭店建设的利弊,明确了建国饭店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为国谋利的科学性和必然性。

会后拿出一份报告,在17位中央领导手中传阅。邓小平的态度很明确:“要发展旅游业,我们必须建设足够多的高档旅游酒店。”陈云和李先念在协议上签了字。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拍板:“我们没有建合资酒店的经验,但可以试一试:做好,以后推广,说不定就是这个。”

尽管几经周折,建国饭店作为第一批引进外资的试点项目终于获批。

建国饭店破土动工后,遭到一些人的无理阻挠。庄拿着报告找到了廖承志,廖承志把报告直接送到了。看完庄准备的报告,没有说话,只是用小平式的话指示11:“有理也不能闹,何况无理?”

拿到项目后,经过考察,酒店地址确定为建国门外大街。因位于建国门外大街,故命名为“建国饭店”,规划20层,占地654.38+10万平方米。

6月27日1980,北京建国饭店破土动工。

设计师陈轩元亲自设计了建国饭店的图纸。园林式的建筑风格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3万平方米的土地设计了528个房间,有酒吧,游泳池等。酒店大堂有音乐表演,法国餐厅有美味佳肴,这些都代表了最新的生活方式。

据侯希久回忆,“(当时对酒店的要求)是结构必须坚固,所以采用大模板的结构;还有一个就是客房一定要让客人感觉舒服,尤其是厕所是一个重点,女客人要在厕所里擦脸化妆。”

工地的围墙搭起来了,搅拌机搬进来了,但是另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工地上,国务院某部委的一些干部子女高喊:在这里建房,不仅“扰民”,还会影响风水。结果,白天在工地竖起的围栏,晚上就被悄悄破坏了,重型搅拌机也被掀翻了。施工方别无选择,只能暂时停工。

庄当然知道是谁干的。他到现场与相关人员交涉,对方对其背景不为所动,交涉无效。没有办法,庄彦林拿着报告找到了廖承志。

廖承志听到事情的经过后,非常生气。他拍着桌子说:“林炎,你马上起草一份报告,我要送到中央去,看谁还这样胡闹!”

廖承志从政经验深厚,对高层情况非常熟悉。他知道这么难的事一般人是处理不好的。所以廖承志把报告直接送到了邓小平。

看完庄的报告,没有说话。他只用小平风格的11字表示:“讲道理就不能闹,更不能无理取闹?”马上让秘书转告。正如廖承志所料,指示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些在工地兴风作浪的人几乎一夜之间就消失了。

建国饭店突破重重阻碍,终于在4月27日竣工,1982。

4月28日1982建国饭店开业。廖承志身着中山装出席剪彩仪式,身着西装打着领带,胸前挂着小方巾的陈轩源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开业第二天,路透社报道:“中国第一家真正的西式酒店在北京开业,为这座单调而多风的城市带来了必要的魅力。”

建国饭店从此名声大噪。它美味的菜肴,优质的服务和高水平的管理赢得了许多驻华使节的高度赞扬,让外国人对北京刮目相看。

建国饭店作为中国走出去的见证者,开业以来接待过澳大利亚前总理、柬埔寨国家元首等十几位外国领导人。

建国饭店的成功打开了北京旅游业的大门,“饭店荒”的窘境结束了。

1984 4月13日,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家酒店推广北京建国饭店管理办法。

当时建国饭店大胆聘请国外专业酒店管理公司,将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中国国情、北京特色相结合。建国饭店以其亲切、细致、周到、周到的管理特色和服务迅速赢得了市场。

据悉,建国饭店每年接待客人156万人次,其中85%为外宾,包括西哈努克亲王、撒切尔夫人等数百位国家元首和高级官员。

让项目组感到自豪的是,酒店的480间客房每间都配有彩电、按键式电话和中央空调——这些罕见的现代化设备提醒着人们,这是中国第一家真正的国际化酒店!

路透社报道:“中国第一家真正的西式酒店在北京开业,给这个单调多风的城市带来了必要的魅力。”

《金融时报》评论说:“在这样一个酒店服务业从差到中的城市,建国饭店一夜之间被誉为城市最好的酒店。”

建国饭店的成功直接打破了引进外资的“卖国”论调,也印证了“外商能赚钱,我们就赚更多”的合资合作模式的盈利预期。

根据1980中外双方达成的建国饭店合资合同和章程,北京建国饭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这在全国都是极为先进的。

酒店建好之后,国务院会议上又出现了一次关于房价的争论。

酒店建好了,国务院开会讨论房价。国外通常的做法是投资跟房价有关,而在国内是按床算价格。物价局提出了一个方案,按照传统做法限制房间的最高价格。

庄林炎坚决反对。他反复向对方解释:“引进外资建酒店,我们要还本付息。比如天花板价,你会帮他还本息吗?我的意见是不限制,让它按商业运作,房价与国计民生无关。”经过会上一番讨论,物价局最终同意放开客单价。

但物价局领导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使不限制它的最高价,也要限制它的最低价。如果一味降低,可能会把我们其他酒店都冲走。”

庄林炎是另一个口干舌燥的解释...最终物价局决定不设置任何限制,允许酒店价格按照商业规律运作,根据淡旺季合理浮动。

廖承志感慨地说,“如果我们在法国总统的答谢宴会上,在走廊漏水的地方放一个脸盆或痰盂,不停的滴水声一定会影响人的心情,破坏整个晚会完美优雅的气氛。事后会有素质差的感觉。”

由于建国饭店是中国第一家高档合资饭店,正在这里访问中国的法国总统密特朗特意为他命名,并在这里安排了访华答谢宴会。

傍晚6时,应邀而来的各国使节和各界人士陆续到来,建国饭店内外熙熙攘攘。正式宴会就要开始了,酒店各部门都准备好了。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服务员冲进来报告:“一个通往宴会厅的天花板突然漏水了!”"

我能怎么做呢?我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中方人员召开紧急会议,寻找解决办法。有的说要放个脸盆或者其他器具在那里接水,有的说要立个牌子,写着“请绕行”的牌子。没有达成协议。

当时外方经理也在现场。他有多年管理高端酒店的经验。只见他看着漏水的地方沉思了一会儿,马上命令一个穿着白衬衫黑外套,长相漂亮,责任心强的工头站在漏水的地方,绝不离开。表面上是微笑着为客人引路,实际上是站在那里,用身体接水,别人看不出任何痕迹。现场的人们都为这个绝妙的计划叫好。

随后,招待会顺利进行,没有破绽,宾主喜忧参半,欢声笑语。见证了酒店华丽的装修,美味的菜肴,优质的服务,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人们对北京的这家新酒店表现出惊叹的表情。答谢宴一结束,酒店会进行彻底的补充。

事后,庄和酒店管理人员由衷地赞叹这位外籍经理高超的管理艺术。廖承志不禁感慨:“如果我们在法国总统的答谢宴会上,在走廊漏水的地方放一个脸盆或痰盂,不停的滴水声一定会影响人的心情,破坏整个晚会完美优雅的气氛。事后会有素质差的感觉。”

庄后来回忆说:“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是正确的。”

7月24日1984国务院发布通知:号召全国学习《建国》——在全国推广建国饭店建设管理模式。后来中央也为此再次撰文。

建国饭店开业时盈利654.38+0.5万元。第二年赚400多万,第三年赚800万,第四年赚15万。这对于当时的酒店来说是天文数字。4年后,建国饭店的经营者连本带利还清了汇丰银行2000万美元的全部贷款,用不争的事实印证了庄当年的预期:“外国人能赚钱,我们就赚得更多。”

其实经济效益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管理等方面学到了很多好的经验,为旅游饭店未来的发展培养了人才。

不久,建国饭店的演出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7月24日1984国务院发布通知:号召全国学习《建国》——在全国推广建国饭店建设管理模式。后来中央也为此再次撰文。此后,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酒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他领域的改革开放也迈上了新台阶。旅游酒店的兴起,为中国成为旅游大国撑起了半壁江山。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国务院要专门管理一个酒店,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国务院的发文不仅仅是酒店建设经验的推广,更重要的是他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应用,表明了一种思想解放的决心和态度。它向世界表明* * *和中国已经跳出了以前的漩涡,结束了自我封闭,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习惯性思维,以全新的开放心态和自信面对世界

建国饭店作为新时期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是中国旅游饭店业的“春风第一燕”,对刚刚起步的改革开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有媒体将建国饭店评价为改革开放的“样板间”,中国饭店现代管理的“黄埔军校”。

一个酒店的立项、建设、运营过程中有那么多的曲折、反复和争论,惊动了那么多人,争论的范围之广,反对的言辞之激烈。40多年后说出来,今天的人简直无法想象。

相当关键。回望当年,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改革者,勇敢站在改革前沿,放眼世界,展望未来,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实属不易;他们在历史转折关头的非凡眼光、胆识、勇气和智慧是多么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