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北京古城墙,目前可见的城墙遗址,只属于金元明清,古城墙已经消失。明朝的城墙是最宏伟、最完整、最坚固的。

金中都城墙是在辽宁南京的基础上扩建的,扩建的方式是在原城址的基础上分别在东、西、南三面扩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中都是辽宁南京的升级版,北京的城垛形式基本接近方形。

据说为了扩建金中都,修建城墙,当时动用了数十万劳动力。对于当时的筑城场面,有这样的描述:“人放一筐,左右手站成一排,从园洲传到燕,空筐入筐。人停土,没几天就完工了。”公元1215年,蒙古军队入侵中都,一场大火烧了整整一个月,晋中中都城被彻底摧毁。元代至明初,有其遗迹残留,嘉靖建外城后几乎全部消失。如今只有在凤凰嘴村周围,还能看到一些断断续续的土丘,那是金中都城墙的痕迹。

元都城不是在金中都的基础上扩建的,金中都被那样破坏了也不可能扩建。于是元朝的人不得不在老晋中都城的东北另起炉灶,建造新版本的新城。新城的形状也是长方形,南北略长,东西略短。元朝的城墙都是用夯土板砌成的,其中用立柱和横杆来加固城墙。这样的城墙,下雨天很容易被雨水冲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用芦苇和管子对城墙顶部进行防水处理。这个城市的新版本是由一个简单版本的城墙组成的。难怪明朝要拆了。元朝都城有十一个城门。现在建国门南侧的观象台是元大都城东南角楼旧址。

明成祖决定拆除现存的元朝首都,建造一个新的官方版本的北京城。它的面积是62平方公里。它把元大都城北墙缩了2.5公里,把南城推到了前门。城门的名字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和阜成门等。这些名字至今仍在使用,但城楼已不见踪影。1564明朝修建了南郊环抱的外罗城,也就是人们过去所说的北京外城。到了明朝,整个城市的中心南移。永定门,外城南大门,中轴线起点。整个城墙围绕中轴线呈现出平衡对称的美学格局。

清朝定都北京后,没有再做新版,而是沿用明朝的模式。与明朝不同的,只是在旗民分城的制度上。内城以皇城为中心,由八旗分为四角。两个黄旗住在北方:黄旗位于安定门,黄旗位于德胜门;两个白旗住东:白旗在朝阳门,白旗在东直门;两个红旗住西边:红旗嵌阜成门,红旗位于西直门;两蓝旗居南:镶蓝旗居宣武门,正蓝旗居崇文门。顺治八年(1651),承天门重修,改名天安门广场。

1911 10 6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北京作为封建王朝帝都的历史结束。写于上世纪初的《中华文明》描述了当时的城墙。书上说当时的北京城分为内城和外城,都是用坚固的城墙围起来的。当时来北京的游客“决定先爬城墙”,该书作者被城墙的生长所震惊,称赞北京的城墙是“真正的铁壁金城”,站在城墙上“最能捕捉到北京的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