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以冲突的历史
7世纪,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迁入并与当地原住民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南部宽松的宗教政策使犹太人得以在此生存。数百年来,巴勒斯坦一直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居住至今。在此期间,他们与十字军等侵略者作战,做出了大量牺牲。
巴勒斯坦从16世纪开始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一分为二。在东部,它被称为外约旦(现在的约旦王国),在西部,它仍然被称为巴勒斯坦(现在的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作为英国的托管领土。19年底,在“犹太复国运动”的煽动下,大量犹太人迁入巴勒斯坦,夺取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土地,并与之发生流血冲突。
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合国大会第181号决议”(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和以色列两个独立国家,决议规定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分配给32%。这项决议对阿拉伯人极不公平。阿拉伯国家只有六票,万劫不复。犹太人同意了这个决议,以色列国于1948年建立。阿拉伯人反对这项决议,没有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建国后的第二天,也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的5月1948日,以色列占领了6200多平方公里划给巴勒斯坦的土地,强行占领了西耶路撒冷。当时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占领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约旦河西岸领土,划给巴勒斯坦,面积5268平方公里。在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中,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以及埃及的西奈半岛、面积为1600平方公里的叙利亚戈兰高地和埃及管辖的加沙。它还从约旦手中夺取了东耶路撒冷,并宣布整个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未被承认)。在65438年至0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意图武力夺回被占领土,而以色列则依靠美国的大力支持和先进的武器装备,经过艰苦的战斗,最终击退了阿拉伯国家的进攻。在1982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以色列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宽度为10 ~ 15 km的狭长地带。19年底,许多生活在欧洲的犹太人,受犹太复国主义的影响,开始从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或分封地手中购买迦南的沼泽、湿地和沙漠土地。犹太移民迁入后,逐渐聚集到集体农场,特拉维夫是当时最大的犹太城市。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中东已经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500多年。当权的土耳其人为了推行种族歧视政策,开始鼓励在中国的土耳其人办理血缘身份证明,从而降低了阿拉伯人的权益。协约国提出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可以从奥斯曼帝国独立自治的保证,随后得到了这两个民族的支持,阿拉伯民族主义也在此时逐渐兴起。
大英帝国在1917年公布了《鲍尔弗宣言》,支持“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国家”,但“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其他民族的人权和宗教信仰权利不得受到伤害或侵犯”。这一宣言被认为是大英帝国领导人的结果,包括时任首相大卫·劳埃德·乔治,他认为犹太民族的支持是赢得战争不可或缺的力量,但这也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不安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崩溃,英国获得了中东部分地区,即以色列、约旦、约旦河西岸和加沙的委任权和托管权。
巴勒斯坦的以色列移民人数一直在不断增加。到1931年底,17%的巴勒斯坦人口是犹太人,比十年前的1922多6%。在纳粹党统治德国期间,犹太移民数量达到顶峰,甚至在几年内持续成倍增长。许多生活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将此视为威胁,因为许多犹太当局鼓励大量购买土地,并禁止犹太地主或企业雇用阿拉伯人。这一举动很快激怒了当地的阿拉伯社区。1965-1920年代初,抗议示威活动不断,反对大英帝国任命政府保护犹太移民,无视非犹太人的权益。第一次暴力冲突发生在1920年3月的Trahai市,次年在耶路撒冷再次爆发。温斯顿·丘吉尔发表丘吉尔的白人声明,试图平息阿拉伯民族的愤怒,解释《鲍尔弗宣言》的意图不是帮助犹太人建立犹太国家。在1929的巴勒斯坦起义中,锡安的修正主义领袖Z?Gabotinsky创立的政治团体Bertard在西墙游行,将骚乱从耶路撒冷蔓延到整个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随后报复,在希伯伦杀害了67名犹太人,这就是1929年的希伯伦大屠杀。起义* * *造成65,438+065,438+06阿拉伯人和65,438+033犹太人死亡,339人受伤,但不安定的紧张气氛造成65,438+0936年阿拉伯人民大会起义在巴勒斯坦持续了三年。
在1930年代的犹太人专用公交车上,车窗上贴满了铁丝网,用来阻挡从外面扔进车内的石头、碎玻璃或手榴弹。
为了应对阿拉伯人施加的压力,大英帝国委任政府开始控制犹太移民的数量和上限,直到委任统治终止才解除移民禁令。但在禁令期间,德国纳粹党开始在欧洲进行种族清洗,使得大量犹太难民非法迁入巴勒斯坦,人口剧增使得该地区种族对立更加严重。英国政府随后的外交干预也以失败告终,只能向新成立的联合国组织求助。联合国在5月1947日召集了一个特别委员会,其法官是从11个不同国家集结而来,甚至是为了保持委员会的中立性,而不是从世界大国中挑选代表。
经过五周的实地考察,委员会建议在巴勒斯坦划分出一块单独的、有明显领土面积的土地,供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治理。这一“双向治理”的提议得到了联合国议会的批准,并于6月1947 11日以大会第181号决议的名义进行了表决,该方案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获得通过。阿拉伯国家组成阿拉伯国家联盟,表达对投票结果的不满。此时巴勒斯坦的冲突更加激烈,双方甚至公开使用暴虐手段报复对方。
在英国委任统治结束的前几个月,现任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哈加纳(Haganah)对阿拉伯人发动了一系列军事袭击,并主动攻占了未来犹太人统治的巴勒斯坦地区。军事行动造成大量阿拉伯难民,但以色列获得了太巴列、海法和泽法特等大镇。
1948,14年5月,以色列正式宣布独立,并对联合国划定为犹太国家的地区拥有主权。第二天,阿拉伯联盟在给联合国的一封信中重申反对“两国方案”。同一天,埃及、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和伊拉克袭击了划给阿拉伯国家的地区边界,第一次以阿战争随即爆发。以色列军队在一些地区击退了阿拉伯军队,并将边界延伸到原来的犹太国家之外。从1948年到12年,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以西巴勒斯坦的大部分(77%)土地,其余土地由约旦和埃及控制。迄今为止,巴勒斯坦一直无法建国。在战争之前和战争期间,765,438+065,438+0,000名阿拉伯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成为难民,这始于民族军和斯特恩集团等犹太激进团体对阿拉伯村庄的报复性屠杀。阿拉伯领导人在战前向阿拉伯难民承诺,他们可以在阿拉伯胜利后重返家园。战争一直持续到1949,以色列与邻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停火线被称为绿线。
以色列第一任总理大卫·本·古理安接受了联合国提出的“巴勒斯坦人由双方统治”的建议,但他在给妻子的信中提到:
"
.....一个“不完整”的犹太国家只是一个开始,我打算组织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用它来抵抗各国的扩张和侵略。
"
——大卫·本·古理安《给宝拉和孩子们的信》1948战后,犹太人在阿拉伯国家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大量犹太人被迫离开阿拉伯国家,也有人出于意识形态原因自愿离开。1948年至1952年间,超过70万犹太人移民以色列,其中约28.5万人来自阿拉伯国家。
在1967的六日战争之后,超过850,000犹太人离开了十个阿拉伯国家。也门和叙利亚爆发骚乱,数百名犹太人丧生;利比亚取消犹太人国籍,伊拉克没收犹太人财产。这些后来被迫离开的犹太人约占今天以色列人口的40%。
1956年,埃及对蒂朗海峡的以色列海上运输实施封锁。同年7月26日,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禁止来往于以色列的船只使用该运河。以色列于1956 10年10月29日采取行动,在英法的支持下入侵西奈半岛。以色列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占领了加沙和西奈半岛。美国和联合国立即施压促成停火协议;以色列同意从埃及领土撤出,而埃及同意在该地区自由航行和西奈半岛非军事化。成立联合国紧急部队(UNEF)是为了监督双方的非军事化。但以色列拒绝在其境内部署联合国部队,所以他们只在埃及边境部署了联合国部队。
1967 5月19日,埃及驱逐了联合国紧急部队观察员,并向西奈半岛调动了10万军队。埃及再次对以色列在蒂朗海峡的航运实施封锁,使该地区恢复到1956年对以色列实施封锁时的状态。1967年5月30日,约旦和埃及签署了共同防御协议。埃及动员其在西奈半岛的军队向以色列南部边境进军。以色列决定先发制人。6月5日,它出动空军袭击埃及,摧毁了埃及空军的大部分军事力量。这次空袭给了以色列在六日战争中获胜的机会。战争结束时,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西奈半岛、东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这场战争的地缘政治影响延续至今。1974之后,因为与以色列的战争而失去领土的埃及和约旦,基于自身利益选择了与以色列进行政治谈判。随后,在美国的斡旋和协助下,以色列和埃及根据《戴维营协议》于1979年3月签署了和平条约。它规定,西奈半岛将归还埃及,加沙地带将继续处于以色列的控制之下,这将包括未来的巴勒斯坦国。该协议还允许以色列船只自由通过苏伊士运河,并承认蒂朗海峡和亚喀巴湾为国际水道。1982以色列正式将西奈半岛归还埃及。
1994 10年6月,约旦与以色列签署了和平协议。约旦也是继埃及之后第二个与以色列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阿拉伯国家。
1988巴勒斯坦建国后,亚西尔·阿拉法特决定与以色列和谈。9月1993,奥斯陆协议签署,允许巴勒斯坦在五年内获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的自治。以色列总理拉宾、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国外交部长西蒙·佩雷斯获得了1994的诺贝尔和平奖。该协议建立了以阿拉法特为第一任首脑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从65438年到0995年,拉宾遇刺后,和平进程陷入停顿。15名以色列平民被打死,130人受伤。哈马斯称这是对两名指挥官被杀的报复。
2005年,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结束了对黎巴嫩长达30年的军事占领。同年,以色列也从加沙地带撤出],但在2007年,哈马斯立即控制了加沙地带和两个政权,即控制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此后,以色列加强了对加沙边境的控制,并加强了对人员和货物进出的限制。BBC报道称,加沙变得更加贫穷,失业率居高不下,只有基本的人道主义物资可以进入加沙,出口几乎停止,经济陷入瘫痪。
与此同时,2006年7月,真主党战士从黎巴嫩边境袭击以色列军队,8名以色列军队被打死,另有2人被俘,引发了2006年以黎冲突,给黎巴嫩造成严重破坏。由联合国斡旋的停火协议于2006年8月6日生效。超过65,438+0,000人在这场冲突中丧生,其中大多数是黎巴嫩平民,黎巴嫩的民用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大约65,438,000多万黎巴嫩人和300,000至500,000以色列人流离失所,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冲突后能够返回家园。
2007年9月6日,以色列摧毁了叙利亚东部一座疑似核反应堆的烂尾楼。
2008年4月,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告诉一家卡塔尔报纸,叙利亚和以色列在过去一年中开始讨论达成一项和平条约,土耳其是中间人。以色列总理发言人同年5月证实了这一消息。除了和平协议之外,还讨论了戈兰高地的未来。
2008年8月26日,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批评说,在约旦河约旦河西岸修建更多的以色列定居点会损害和平进程。
哈马斯与以色列为期6个月的停火于2008年65438+2月19日到期,延长停火的尝试未果。停火后,以色列袭击了一条疑似用于袭击以军的隧道,数名哈马斯成员被打死。哈马斯恢复向以色列城镇发射迫击炮和火箭,仅在2月24日就发射了60多枚火箭,共计65438枚。65438年2月27日,以色列发动加沙战争,打击哈马斯。人权团体和援助组织指责以色列和哈马斯犯有战争罪,并呼吁对是否继续向以色列出售武器进行独立调查和重新审查。这场冲突于2009年6月65438日+10月65438日+8月结束。
5438年6月+2009年2月,以色列表示打算在东耶路撒冷再建700所房屋。美国批评此举是对与巴勒斯坦和平谈判的打击。巴勒斯坦方面推迟了与以色列的谈判,直到以色列停止在巴勒斯坦人认定属于巴勒斯坦的地区修建新的定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