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的地理概况是怎样的?

莱州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西临渤海莱州湾。地理坐标为东经119° 33′-120° 18′,北纬36° 59′-37° 28′。东临招远市,东南临莱西市,南接李安平,西南临昌邑市,西部和北部濒临渤海湾。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截至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85.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54.38+04.9万人。市人民政府设在文昌路街道西北角居委会,邮编261400。代码:370683。区号:0535。拼音:莱州市。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证据,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夏朝韩傕封资水(今过市,过西村东)立国,是当时胶东半岛最早的封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胶东半岛与内陆的商品交换中心。距今已有2200多年。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凭借其发达的经济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一直是胶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后被东莱郡、东莱州、光州、莱州、莱州府统治。东莱县一带,几乎占据了整个胶东半岛;莱州府辖平角两州和颐、卫、昌、高(密)、莫五县。多年前,这里被称为“南有苏杭,北有黄烨”(指南方的苏杭和北方的叶县、黄县——今莱州、龙口)。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被誉为京城之都的渭北云峰山摩崖石刻享誉海内外,大箕山、汉通山神仙洞等道教文化遗存历史悠久。清代,清廉自重的莱州知府杨震、忠义不屈的莱州知府朱万年、忠义勤政的大学士毛吉,汇成了莱州历史文化的壮丽篇章。莱州民居以坚固著称。历代多为“四居室”或“四合院”。北房称为主房或上房,一般为三到五间。上房高于厢房(东西两侧的房子),东房高于西房。门楼多为砖瓦建筑,为小康门楼,雕梁、檩、椽、靴、砖雕、上翘头、花脊、彩塑雕塑等精美装饰。随着时代的变迁,它逐渐变成了一座古朴大方的新式门楼,两侧和门口都有石对联和匾额。房子的檩条、椽子、八字木、吊柱都用红纸和墨水贴上了吉祥的字。几百年了字迹依然清晰。脊檩上有“上梁大吉”、“红塔哨”(系在红线上的一小块红布)、太平钱。八字木(梁上承椽的斜木)上贴有“梁上逢黄道日喜”、“柱上逢紫薇星”等吉祥文字。独一无二的是浅海海带屋(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平叶水生植物)——海带屋。海带屋一般是砖、石、木、草或土坯草结构,富人和穷人都可以建。区别在于砖、石、木的存在和质量。由于海带层厚,冬暖夏凉,是最好的住宅。手机在海带屋不能通话,说明它可以阻挡和屏蔽微波。在现代,遭受微波辐射的人们可以被称为绿色环保、生态住宅和天堂。近年来,莱州市地名行政管理部门和规划建设部门联合组成专门队伍,正在编制莱州市地名规划。以城区、乡镇、街道建设规划为基础,以“弘扬深厚历史文化,展现独特地域文化”为主题,对城区、乡镇、街道的街巷名称进行系统命名更名,为提升莱州市城区、城区文化品位,展现“千年古县”风貌,绘就更新更美的蓝图。莱州市有许多历史遗迹。古代秦始皇、韩信、汉武帝、宋太祖、宗泽等都曾来过莱州,留下了祭祀阴主、祈雨等美好的故事。苏东坡路过莱州,游山观水,见了风景留下了许多诗词。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进士录》也装订在这里。莱州是人类文明发展较早、文化遗产丰富的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3处,古城遗址8处,古墓4座。作为山东省文物大县之一,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县文物保护单位8处。莱州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她独特的地理文化。(1)区域地理特征1。地形莱州享有山海之利。地势从东南部的低山到西北部的沿海低地呈阶梯状下降。其中低山占10.25%,丘陵占48.12%,平原占41.63%。2.山脉共有55座主峰,如云峰山、胡家顶、大泽山、九鼎莲花山、大吉山、凤凰山、黄山、彭和顶山、幽游山等。3.水文上有16条河流,如南阳河、王河、朱樵河、龙泉河、苏果河、王龙河、沙河、胶莱河等。除胶莱河外,其他河流均发源于本市东南山区,源头较短,属于季节性河流。海岸线长108公里,海滩数百英里,海水清澈。有三山岛、石湖口、雕龙嘴、后海寺、虎头崖、太平湾等天然港湾,都是人间美景,也是旅游胜地。在莱州湾浅水区离岸六公里处,有一个面积为0.35平方公里的芙蓉岛。4.气候莱州属于北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莱州自然资源丰富,堪称藏金藏玉之地。已发现30多种矿产资源。已探明可供开采的有黄金、莱州玉、滑石、菱镁矿、大理石、花岗岩、石灰石、磷灰石、钾长石、萤石、铁、银、铜、铅、锌、钼等。其中黄金储量居全国第一,滑石、菱镁矿储量居全国第二,卤水储量居山东省第一。农副产品有粮、油、肉、蛋、蔬菜、水果、葡萄、大葱、月季等,以品种优、产量高著称。因此,莱州有“山东粮仓”、“月季之乡”的美誉。海鲜有蟹、鱼、虾、贝、藻等300多种。其中对虾、梭子蟹、文蛤、文蛤被称为莱州“四大名鲜”,世界闻名。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