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庙历史演变特征分析
1.建设时间、背景及相关人员。
杭州夫子庙建于何时何地,尚无定论。杭州夫子庙最早的记载发现于北宋,当时被称为“至圣文轩王庙”。北宋范仲淹在《代侍郎胡在杭游玩名额表》中说:“前李咨任内,重修玄圣寺,建学馆数十所。脸开,准其为儒官,足以背弦归云山胜。”该校《甘龙杭州正史》卷十也有:“通考文献,杭州元丰元年(1078),而则称‘李咨修玄圣寺,建校所’。据咨询,杭州在仁宗天盛六年(1028),故自成一镇。关于杭州夫子庙的原址,据南宋《临安志》记载“王庙宣至圣,旧在府南”,而《淳祐临安志》记载“府治,旧在凤凰山右,自唐”。可见杭州夫子庙最晚建于北宋(1023-1063),在凤凰山山麓。
2.经历扩张或重建。
临安官学在南宋时期经历了数次扩建,尤其是两次大规模建设。一次是嘉定九年(1216),教授苏园、黄浩,因付雪地势低、道路窄,向朝廷呈报,朝廷准许他们出战,竖立戟门、椋门、柱廊,修建厅堂,设立殿宇、亭台。还有一次,在淳祐六年(1246),刻了两块宋理宗御书《大成殿》、《养元堂》和御书《道学十三赞》,送给临安付雪,经皇帝恩准重修扩建。扩建后的临安官学规模恢弘,“释基崇宁,瞻万物”。
在元代,龚雪被称为寺学。杭州路的寺学历经多次劫难和重建,终于形成了“以寺为中心,其西为学,其东为教导员部”的规模,有时被称为“气势磅礴,其东南为锦绣观”。
到了明代,庙堂科学改名为付雪。地方官非常重视官学的改扩建,杭州官学的规制也越来越恢弘。据《万历杭州志》记载,洪武八年(1375),该县建校,知府王德宣布重建庙学。永乐十七年(1419),杭州夫子庙失火,只剩下蓟门。宣德三年(1428),都督熊差一点集资重修。重建历时三年,“陆续捐款,第二次是新的。”第一礼堂,第二廊,第二明伦堂,第二崇文阁,第二堂,门御苑都是例子。“景泰四年(1453)至七年(1456),请巡抚陈玄鼎研究新庙。夫子庙“中间有礼堂,两翼,前三门,故祀庙者各有所位。“成化二十一年(1485)和弘治十年(1498),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修建。正殿十二年(1517),御史监宋将知府刘知书收藏的南宋国子监石刻《表忠碑》、《道学十三颂》等移交仁和县学堂,由李刻石,使杭政学堂的地位更加突出。
清代,从康熙开始,历代皇帝都给杭州夫子庙颁匾,乾隆三年(1738)。乾隆皇帝特意下令杭州夫子庙大成殿为黄瓦。浙江省的学者也以参观杭州官学为幸事。官员频繁修缮官学,有15大规模建设。
20世纪70年代末,省市政府决定对大成殿进行全面修缮。同时,他们利用大量原本收藏在夫子庙的古碑和多年来在各地发现和收藏的零散石碑,将杭州夫子庙改造成杭州碑林。1983,杭州碑林建设工程正式开工。大成殿维修工程于1986完成,天文星象馆、碑廊、碑亭等配套建筑相继建成。到1989,杭州碑林一期工程全面建成对外开放。
随着时代的发展,杭州市委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夫子庙的重建。2001杭州夫子庙重建,工程于2007年开工,2008年9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重建后的杭州夫子庙占地1.32公顷,总建筑面积5581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和建筑风格以传统格局、文化底蕴、文物内涵和江南园林特色为基础,由东、西两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区域组成。同时与整个西湖的自然风光有机融合,成为西湖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海内外儒学研究和文化交流的绝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