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故事-前世与14客家美食。

1腐乳的由来

传说豆腐起源于北方的饺子。由于岭南缺乏小麦,思乡的中原客家移民把面粉换成豆腐,把肉塞进豆腐里,就像面粉裹着肉一样。腐乳是客家人的第一道菜。逢年过节或为招待客人,客家人都制作腐乳,“豆腐”的谐音是“大富”的意思,寓意吉兆。

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兴宁的客家人和一个五华的客家人成了兄弟。一天,他们邀请对方去一家餐馆吃饭。点菜的时候,兴宁人想吃豆腐,五华人想吃猪肉。为了互不相让,两人各持己见,吵了起来,餐馆老板出面干预,从而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案:将猪肉剁碎,拌上调料,冲泡成一块块豆腐,将豆腐两面煎成金黄色,然后盖上锅盖炖。香、色、味俱佳的发酵豆腐,口感爽滑可口。两人同年拍手连说‘好吃,好吃’!

后来,客家人用类似的方法制作了苦瓜、茄子和青椒等客家菜。

2盐水鸡的由来

盐焗鸡是著名的客家菜。客家人选择当地的嫩鸡,宰杀,去除内脏,晒干。然后用涂了一点食用油的草纸把整只鸡包起来,塞进炸好的热盐堆里,用小火烤半个小时左右。取出后撕成肉丝片,装盘上席,再加入姜汁、香油等调料。皮软肉嫩,清香可口,有暖身作用。关于它的起源有一个传说:

从前,有个客家商人,接受了朋友送的一只肥鸡。商人打算带回家给老婆孩子尝尝,但路途遥远,携带活鸡又不容易,就把鸡宰了做成白切鸡,用盐包好,装袋。没想到,在回家的路上,他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东西吃。他饿了,就从盐袋里拿出煮好的鸡烤着吃。没想到,他发现这样做出来的鸡非常好吃。这位商人留下了几块,带回家给妻子和孩子品尝。妻子品尝后,依法烹制,“盐水鸡”诞生了。

3梅菜红烧肉的传说

梅菜是传统的客家特色菜。色泽金黄,香甜爽口,不冷不干不湿不热。它被称为“健康食品”,由梅菜、五花肉和调料精心制作而成。“梅菜红烧肉”久负盛名。据说与盐水鸡、腐乳并称客家三宝。

关于“梅菜红烧肉”还有一个奇妙的传说:北宋年间,苏东坡在徽州居住时,专门派了两位名厨到杭州西湖学习烹饪技艺。两位厨师回来后,苏东坡让他们模仿杭州西湖的“东坡红烧肉”,做“梅菜红烧肉”。味道鲜美,爽口不腻,很受欢迎,很快成为宴席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4个客家肉丸

客家人爱吃丸子,既是小吃又是家常菜。客家人主要用“丸”和“圆”的谐音,意为团圆、圆满。肉丸因材料不同分为猪肉丸、鱼丸、牛肉丸、牛筋丸。其特点是口感纯正,保持了原有的肉味,脆韧。

据史书记载,自金代末年以来,中原地区不少汉人南迁,形成了早期的客家宗族。后来,一部分汉人继续东移至福建或南下至广东等地。客家人为了逃离中原战乱,饱受迁徙之苦,向往和平繁荣,渴望阖家团圆,永享太平,特地制作了一种地方特色突出,喜庆色彩浓厚的风味食品,那就是圆形的客家丸子。

5客家猪肚鸡

五花鸡是客家人招待贵宾的重要菜肴,也是客家人的家常菜。据说很久以前,一个大户人家的媳妇刚生完宝宝,奶奶天天给她做补品,可她就是没胃口,身体越来越瘦,奶水不足。于是她老公请来了厨师给她做饭,厨师发现她爱吃花椒锅五花肉。后来,厨师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鸡放进五花肉里,加入草药做成汤。果然,她胃口大开,病情好转。后来邻居也这样做了,这道菜从此在客家人中流传开来。

6梅干菜的由来。

梅干菜是一种传统的客家菜肴,它是由新鲜的梅子经过干燥、挑选、腌制等过程制成的。色泽金黄,香甜爽口,不冷不燥,不湿不热,可作梅子红烧肉、梅子蒸排骨、梅干汤等肉类调味品。关于梅干菜的起源,有一个故事。

从前,在一个客家人住的地方有一位鲁女士。她出身于一个大家庭,知识渊博,心地善良,但后来家道中落。陆太太有五个孩子。因为战乱和饥荒,她的生活越来越差,经常三餐不继。一天,她在河边洗衣服,孩子们饿了,哭着要吃的。陆太太忍不住哭了。恍惚间,一阵微风吹过,一朵彩云飘了进来。只见一位神仙娘娘站在我面前,自称是梅姨,正巧路过,问鲁夫人为何伤心。问完原因,梅仙姑拿出一袋东西说:“这里有一袋菜籽。春节前可以拿去播种收割!可以缓解你的燃眉之急!”说出来就走了。陆夫人接过菜籽,赶紧给仙姑磕头。

于是,陆太太在菜园里播下油菜,辛勤耕耘,很快就长出了绿苗。秋收后,她把它们种在大量的稻田里。转眼间到了腊月,收获的季节,粮食收齐了,做好了。又甜又嫩,孩子们吃了一顿饱饭,其乐融融。当收获的蔬菜不能吃的时候,鲁太太就想办法把它们砍下来晒干,用盐腌好放在陶罐里贮藏,然后蒸熟,晾干,晒干。干菜是金黄色的,有光泽,有香味。过年的时候,陆太太拿出梅菜,和猪肉一起炖。它们新鲜、香甜、美味,风味独特。亲友问是什么,陆太太想了一会儿,说:“是梅姐送的菜种。姑且称之为梅干菜。”

7个大埔竹笋

千百年来,饺子作为一种新年食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流传至今。春节期间,人们吃饺子,这意味着吉祥,以表明他们将告别旧的,迎接新的。

客家人的祖先从中原迁到南方定居。他们还带来了中原的饮食习惯,逢年过节总要包“饺子”。但是当他们在南方定居时,当地不生产小麦,所以他们无法获得饺子中包装的面粉。聪明的客家人将当地种植的红薯和薯根制成淀粉面团,用当地丰富的竹笋、蘑菇和肉类原料制成形似“饺子”的竹签。作为一种喜庆的新年问候食品,竹签早已成为久负盛名的客家小吃。

8大埔子怡发夹

关于大埔一字海品的名字,有一个悲伤的故事。相传在明代,大埔某地有一户人家。母亲名叫宋阿姨,儿子阿根武功超群。她在郑成功手下当过水手,漂洋过海来到台湾省消灭敌人,消除暴力,再也没有回家。宋阿姨想念她的儿子。每年中秋节,她都会做一个儿子最喜欢的发夹,放在月亮下思念儿子。我春天去了秋来,等了30年。中秋节晚上,儿子突然回来了。宋阿姨带来了儿子最喜欢的簪,阿根从母亲手里接过“簪食”庆祝团聚,故名“子怡帮”。

9大布饼

大埔饼是大埔的传统食物,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相传,清乾隆年间,在陕西担任按察使的大埔百侯杨回家给母亲祝寿。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带着我的服务员和厨师回到大埔,为村民举行生日宴会。其中有一种零食“煎饼”,我从来不觉得我妈很喜欢吃。杨缵绪的事假到了,她想回陕西。为了让母亲能长时间吃到煎饼,她让厨师留下来,让他教当地村民做煎饼的手艺,然后才回到自己的岗位。此后,煎饼的制作技术在大埔百后民间流传,大埔客家人结合当地丰富的原料不断改良和改变口味,演变成今天的风味小吃。

10大埔企业油饼

相传100多年前,梅州大埔县茶阳泰宁有一个叫钟的人。他常年去茶阳卖农产品维持家庭生计。为了省下午饭钱,他总是把自己做的蛋糕当干粮,百吃不厌。有一天,老钟突发奇想,为什么不顺便多做些蛋糕呢?可能别人和我一样喜欢吧。于是,他真的做了很多,挑了茶阳去赶集,在赶集上卖,取名“企业油饼”,又油又糖,价格便宜。果然,企业油饼一上市就大受欢迎。尝到甜头的老钟转行做企业油饼生意。当他的儿子长大后,他继承了父亲的生意,然后是儿子的生意。现在企业油饼已经传到了第四代,技术自然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成为了大埔美食中的一颗闪亮的星星。

11永定芋头包子

民间有句话叫“吃芋头包子,包银包金发财”。芋头包子是一种客家小吃。它是一种用芋头和木薯粉做成的包子,制作方法简单。一般是将大而易腐的芋头洗净,带皮放入锅中煮熟,然后去皮,在锅中捣碎(烂)成芋泥,加入适量木薯粉和精盐,用擀面杖擀成包子皮。馅料为瘦肉、香菇、冬笋丝(或笋干)、虾仁、萝卜丝、葱段等材料,切碎,放入精盐和味精,翻炒,滤出汤汁,即成馅料。

芋头包好后放入有纱布的蒸笼中,大火蒸15分钟,香气扑鼻。这时候出锅,放入香油等调料。一盘热气腾腾,香喷喷的芋头包子就做好了。芋头包子可以蒸、煮、煎、炸等多种烹饪方式食用,口味独特。

闽西客家地区还流传着一个关于“芋头充饥”的小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寺庙和尚,专门种植芋头,每年都赚得盆满钵满。他泥如泥筑了一堵墙,然后就饿了。这座寺庙的四十多名僧人吃芋泥熬过了那段惨烈的岁月。可见芋头是好东西,是山中之宝。但聪明能干的客家人在吃杂粮的时候,不断变换口味,改变吃芋头的方式,更新芋头的烹饪模式,用芋头烹饪菜肴招待客人,于是在日常生活中烹制出一种乡村美食——芋头包子。过去,芋头和红薯是山村客家家庭的主要杂粮。农业谚语说“红薯和芋头是半年的粮食”,既可当菜,又可当饭吃。

在闽西客家地区,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做芋头包子,尤其是除夕的芋头包子,味道特别。不仅有“金包银”的寓意,全家人聚在一起包芋头的场景更是饱含深情,散发着温馨!

12邓郎美酒

从前,客家某地有一对夫妇。他们充满爱心、善良、慈善。他们靠酿酒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结婚几年后一直没有孩子。有一天,老公出去送酒。回来的路上,他看到一个被遗弃的女婴伤心地哭着,带她回家。他老婆也是个好心人,就是放下工作给女婴洗。洗过的女婴眼睛黑黑的,很讨喜。这时,一壶香气浓郁的酒酿造出来了。这对夫妇非常高兴。他们把酒放在罐子里,然后储存在地窖里。夫妻俩商量,如果以后有了孩子,就让这个女婴做儿媳妇。如果不能生孩子,就把她做你的女儿,这壶酒你儿子、儿媳结婚用,或者你女儿出嫁用。也许上帝被这对夫妇的善良感动了。两年后,夫妻俩有了宝宝,小女孩乖巧可爱。她七八岁就学会了酿酒,亲手酿的酒好喝好喝。很多远道而来的客人都是来买“等郎梅酒”的。从此,这个家族兴盛起来。

18年后,这对夫妇为他们的儿子和儿媳结婚,并邀请他们的邻居参加宴会。存放了18年的酒更香了,一个著名的民谣歌手即兴创作了一首民谣:

从此,这对夫妇的善行成为一段佳话。据说“等郎美”的称号也是从那时流传下来的,客家人采用“等郎美”的习俗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13艾赞的传说

客家人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在春天,用艾草和糯米粉揉成“马克杯”来祭神、待客。《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有回阳、调气血、祛湿散寒、止血安胎之功效。所以客家人喜欢吃鲜嫩的艾草,清明时节天气潮湿。吃艾草可以祛湿温补。艾草不仅用来吃,还挂在门前辟邪。孩子用艾草烧水洗澡,也能防疮。关于艾赞还有一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的早春,一条东海龙逃出水晶宫,在外面胡作非为。他去了客家地区紫金兴风作浪。强风吹倒了房屋和树木,洪水冲走了庄稼和土地,恶浪掀翻了船只,恶龙吞噬了人和动物。人民很痛苦,抱怨很多。2月19日,观音菩萨路过此地,见恶龙无法无天,观音化身为一位好心的老婆婆,向当地人解释了这件事。按照观音的指示,人们很快用艾叶和糯米粉制作了发夹,供亲朋好友品尝。吃过艾蒿的人会散发出一种让龙害怕的气味。家家户户还会在屏幕前的桌子上放一盘盘的马克杯,或者把它们挂在高处,让艾蒿的香味慢慢扩散。此外,还点燃了香烛,燃放了鞭炮。人来人往,人声鼎沸,非常热闹。恶龙被艾叶的味道惊呆了,半死不活,从来没见过这么沸腾的场面。他吓得魂不附体,逃回海里,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14兴宁蓼属轶事

“蓼花”是兴宁县的一种著名糕点,有“饼中之花”之称。100多年前,“何首乌”远销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蓼花”讲究形、色、味。外表像瓜,里面像瓜瓤,脆甜。对选材和制作工艺要求很高。说到蓼,有个有趣的故事。

祝枝山,江南才子,兴宁知府。有一天,很想吃家乡有名的糯米糕,就请来了一位名叫陈的点心师傅,口授糯米糕的制作方法,并请陈师傅照办。但陈师傅并没有完全按照他传授的食谱,而是结合客家点心制作的特点,用糯米、芋头、芝麻、糖等原料,做出了另一种独特的美食。祝枝山吃的时候又脆又香,又脆又甜,色、香、味俱佳。他忍不住称赞陈师傅手艺高超,同时工资翻倍。他亲自将这种蛋糕命名为“廖化”。从此,“何首乌”的名声就在客家地区传开了,并慢慢传到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