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变」的进化史观是怎样的?
戊戌变法期间,梁启超大力提倡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强调必须改。他说:“夫变也是古今公理。”“变也变,不变也变。”(《改革与一般意义》)并说:“历史学家也描述进化的现象。”(《新史学的定义》)和严复的“群居进化论”,认为人类与群体进化相结合是客观的必然。他说这是“世界的公理”,“万物的共性”(硕群)。“因此,要想寻求进化的痕迹,就必须依靠人群。”但他否认质变,强调渐变。他认为“中国的进步要以渐进为指导”(《改革与正义》),渐进是宇宙中的一个“公理”,是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因此,在戊戌变法期间,他是康有为“三世”渐进论的积极宣传者,指出社会历史分为土司世界、封建世界和清朝世界。君主的世界,君主和人民的世界,有总统的世界,没有总统的世界,以六种不同的方式进化。以及“不在世间,不能失(Liè);即使在世界上,也无法阻挡。”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有激进倾向,大谈解构主义和革命变革。他说:“破坏主义,又称突飞,是一种破坏已倒数千年的旧东西的手段。”(《解构主义》)也说:“毁灭也毁灭,不毁灭也毁灭。”(《新民论进步》)认为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经过一个灭亡的阶段。但这种通过革命破坏来寻求中国进步的思想,对于梁启超来说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他一方面一直害怕暴力革命,另一方面又对清朝统治者抱有幻想。因此,随着民主革命的兴起,他的思想很快又回到了和平渐变论。而且认为英雄是社会历史进程的决定力量,断言世界是英雄的世界,“没有英雄就没有世界”(自由书),“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没有英雄就没有什么历史。”梁启超作为一个改良派,不可能有革命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但他那种破坏旧世界,使社会渐生的进化论观点,自有进步与创新,也值得后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