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上用过哪些纸币?

19世纪香港使用银币。1872年,由于香港货币短缺,政府授权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发行1元纸币。1895年3月,香港正式立法,规定银行只有得到英国政府的批准才能发行纸币。随后,渣打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和有利银行分别获准在1897、1898和19165438发行在香港流通的纸币。直到战后,港元才恢复其合法地位。1935 165438+10月9日,港英政府通过《货币条例》,宣布以“港币”为香港的货币单位,港币与英镑的汇率定为16.8至1。二战日本占领香港时,强行用日军军票代替港币。

汇丰银行1935年发行的香港1元纸币。

日据时期日军门票100元。

香港5月发行一角纸币1941,双面印刷。1945香港光复后,市面上的代币仍然短缺。取而代之的是,发行了一张一角的纸币,纸币的一面印有面值和乔治六世国王的肖像。1961年,由于市面上硬币短缺,港府再次发行一角纸币。该设计与1945中的设计相同,但印刷的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肖像。一角纸币在1969之前不再是法定货币。

渣打银行在1970到1975之间发行的5元纸币。

汇丰银行在1927和1959之间发行的5元纸币。

早在10元纸币就由当时的三大发钞银行发行──瑞士瑞信银行银行(后来的汇丰银行)、位于印度新金山的渣打银行(后来的渣打银行)以及位于伦敦的瑞士瑞信银行银行和中印银行(后来的优势银行)。

战后只有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继续发行10元的战前纸币。他们分别在1959和1961中更改了10元纸币的设计。1992之后,银行停止发行10元纸币,以配合港府铸造10元硬币的计划。2002年,香港政府委托香港金融管理局重新发行10元纸币(同年9月10正式启用),以紫色为主色调,俗称“花蟹”。

2月份汇丰银行从65,438+0927到65,438+0959发行的65,438+00元纸币。

这是渣打银行1929年发行的10元纸币(现在相当少见)。

20元纸币的历史不是很长。1985年渣打银行才在香港发行了第一张20元纸币,以绿色为主调。1年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也开始推出绿色20元纸币。

香港和汇丰银行在1986-1989期间发行的20元纸币,又称“黑柴”。

早在19世纪,50元纸币由当时的三家发钞银行发行——香港上海银行(后来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中国渣打银行印度新金山(后来的渣打银行)和伦敦中国银行印度(后来的有利银行),直到1941年香港沦陷。

直到1968汇丰银行才发行新版50元纸币,以蓝色为主调,而渣打银行也从1970开始发行蓝色50元纸币。

1968和1983之间的香港和香港银行发行的50元人民币纸币。

渣打银行在1979和1982之间发行的香港和50元纸币。

100元纸币早在19世纪中叶就由三家发钞银行发行。战后,三家发钞银行继续以战前风格发行100元纸币。直到1959,汇丰银行和有益银行更改了100元纸币的设计。1970年,渣打银行大刀阔斧地改变了钞票设计,最终改为红色为主基调。汇丰银行和有益银行也改变了1972和1974的钞票设计。1993年,两家发钞银行为应对香港主权移交日的临近,改变了原有的英国钞票设计。但渣打银行的纸币变化不大,沿用了过去的“麒麟”图案。1994年,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即后来的中银香港)也发行了100元纸币。

渣打银行1934至1958发行的香港100元纸币。

100汇丰银行在1959之前发行的人民币纸币,俗称“大圣书”。

汇丰银行1985至1988发行的香港100元纸币。

早在公元19世纪,瑞士瑞信银行银行(后来的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后来的渣打银行)这两家发钞银行就发行了500元人民币。战后,两家发钞银行继续发行战前的500元纸币。此外,受益银行还在1948中加入了500元纸币的发行。在1962、1973、1979、1987、1988、1993和2003年,500元纸币的设计有所变化。

2003年系列

1000元纸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0年代,当时面值为1000港元的样张纸币由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发行,当时并未流通。直到1977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第一次发行了1000元纸币,随后渣打银行在1979年发行了这种面额的纸币。两家银行的1000元钞票的大小和颜色是一样的。在1985年、1988年、1993年、2003年和2010年,设计发生了变化。

汇丰银行发行的香港1000元纸币,从1977到1983。

2003年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