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秧歌的起源

根据现有资料,海阳秧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凤城镇建设村赵炳书所收《赵氏宗谱》记载:“二祖赵(童)世袭(大)统领镇舞,封武禄略将军。明朝洪熙元年,我庆幸五世同堂,赐你‘七叶共荣’之和,并挂匾。诸位指战员、先生前来祝贺,乐师、舞者听了文少自创练习的秧歌,在庭上翩翩起舞,十分过瘾。”弘熙年为公元1425年,说明海阳凤城已经有秧歌活动。据上所述,海阳秧歌起源于汉代,起源于明代,兴盛于大宋卫城(今凤城)。

海阳秧歌兴盛于清中叶,即雍正十三年海阳县设立后。海阳旧县城凤城是当时海阳的经济文化中心,势必促进民间艺术的发展,当地有一首民歌:“乡村秧歌进城,先拜娘娘,后戏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迟些来了就被赶出城去。”说明当时秧歌已经成为庆祝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凤城成为四乡秧歌的活动中心。

海阳秧歌逐渐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够不断吸收外来各种艺术的精华。如乾隆三十五年所作《秧歌剧陈应碧,海阳柳树庄人》序中说:“我曾与胡公庭张在琼州作事,甚爱蜀歌之美,仿‘奔川’。教秧歌班唱歌”。可见,早在200多年前,海阳秧歌的音乐唱法就已经借鉴了蜀歌。此外,海阳秧歌中“乐大夫”的民俗可分为“螳螂门”和“八卦门”,这意味着他的基本舞蹈动作吸收了不同的拳法套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