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在民生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但当时的中国,民生萧条,经济严重落后,国家急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十几二十美元,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18世纪中期的水平。从1949到1978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还是比较缓慢。到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190美元。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到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左右,已普遍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受益最大的时期。从1978到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57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761元。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翻了一番。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加,衣食住行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得到了根本改变。

人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从0978年的65438+67.7%下降到2007年的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57.5%下降到36.3%。农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由1980年的5.1%提高到2007年的9.5%,城镇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支出也由8.4%提高到13.3%。生活的巨大变化,使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正在向更高的全面小康水平迈进。

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特别是1978之后,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从农业、农民大国逐步转变为新兴工业大国,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产业结构的三次变化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建国初期到1978。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总量的比重由1952年的53:18:29变为1978年的31:45:24。在这一阶段,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第二产业迅速扩张,并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起主导作用;服务业的增速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太慢了。第二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GDP总量的比重从0978年的65438+31:45:24变为08年的11.3:48.6:40.1。在此期间,中国服务业快速增长,工业稳步发展,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下降,反映了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中国经济结构的这种变化表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1949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镇人口仅为5700万,城镇化水平为10.6%,比世界平均水平1900低3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大国。1949-1978,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在1978年达到19.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从1949到1978的29年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提高了7个多百分点;从1978到2008年的30年间,中国城市化水平从19.7%上升到45.7%,比1978高出26个百分点,城市化加速相当明显。目前,我国城市数量已达655个,比1978多462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个,特大城市39个。城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创造了全国63%的GDP。

13.人口结构类型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60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再到现在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1952-2008年,中国总人口由5.7亿增加到1328万,出生率由37.00‰下降到12.14‰,死亡率由17.00‰下降到7.06‰,自然增长率由20.000 ‰下降。促成这一人口转变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80年代初在城镇户籍人口中严格实行“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随着出生率的快速下降,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6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这一变化使我国少出生3亿人,社会负担系数持续下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人口得到控制,人口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国大学生比例、专业技能人才比例和劳动力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未来几十年,中国将出现三个高峰: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和老年人口。据测算,2065,438+006年65,438+0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约65,438+006,5438+0亿的峰值。20世纪30年代,总人口达到峰值约6543.8+0.5亿。20世纪40年代,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2亿的峰值。中国现行的人口政策是,优先考虑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减少贫困,贫困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增长和反贫困政策的实施,中国数亿人摆脱了贫困,为全球反贫困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从1978到2007年,中国农村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下降到1487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30.7%下降到1.6%。根据世界银行2007年发布的数据,过去20年,全球减贫成果的67%来自中国。没有中国的贡献,全球贫困人口将会增加。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实施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扶贫开发战略。1984年,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全国选择数百个贫困县实施重点扶贫。从1985到1993,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65438+2500万减少到8000万,年均减少640万,贫困发生率从1993下降。到90年代中期,国务院决定从1994到2000年用7年时间基本解决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此,国务院制定了“七五”国家扶贫规划。经过7年的扶贫,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8000万减少到3000万,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下降到3%左右。

尽管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中国的扶贫事业仍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进入21世纪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中央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要求在“十一五”期间(196-2010),基本完成592个重点贫困县14.8万个贫困村(覆盖约80%的贫困人口)的脱贫计划,同时继续努力减少绝对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而我国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小,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弱,养老金救助标准长期不变。

改革开放后,针对当时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一些突出的、不合理的问题,从1984开始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改革探索:一是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范围;二是提高保障标准;三是增加保险项目;第四,缓解了不同负担企业之间的矛盾;第五,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使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走上了法制化、正规化和社会化的道路。社会保障制度从计划经济下国家负责、单位包办、封闭的制度安排,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责任共担、社会协同的制度安排。

1993年,我国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提出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以及统分结合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社会保障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点是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1994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方案和框架,逐步转向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是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至2008年底,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8.9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6.9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38654.3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96全年有2334万城镇居民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42965438+万农村居民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近5000万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4000多万农民工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全国已有2729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农合,参合人口814万人,参合率91.5%。新农合基金总支出429亿元,惠及3.7亿人。2009年将有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年满60周岁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础养老金。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重大决策。取消农业税结束了2600多年来农民种粮纳税的制度,而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结束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没有社会保障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