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是否被严重低估?为什么?
然而,在《梁武帝传》中,袁绍是这样评价的:袁本初被四国包围,其实力无人能敌。而袁绍的辛禄之旅,只是被一句“四世四世三公”拓宽了,仿佛整个河北都是袁绍生的,没有任何个人奋斗的因素。
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就是袁绍无能的最好佐证。打多打少,可以让人偷粮仓,可以被曹操打败,失去所有地盘。这不是很蠢吗?
但问题是,袁绍真的是这样的人吗?
正史里的袁绍,真的只是一个带着祖宗影子跑遍天下占领河北四州的傻子吗?
你在《袁绍传》里可以知道,开头对袁绍川的描写也是很厉害,很厉害,起点很高,仿佛袁绍川的力量是与生俱来的,不费吹灰之力,又仿佛袁绍川的力量是天生就很强大的。
之后对袁绍如何攻陷四州的描写不到二十分之一,对袁绍描写的重点集中在袁绍如何失败,袁绍的三子如何符合禅让。其实在《三国志》中,一般人物传记的描写几乎都是正面的、正面的。只有袁绍,对袁绍的描述都是负面的,都是关于袁绍如何失败,如何灭亡的,很少有关于胜利,如何发财的描述。
那么,袁绍是怎么回家的呢?
众所周知,袁绍四世家世显赫,这是事实。但是,袁绍在袁家,其实并不是亲生儿子。他从袁家继承的东西,远不如自己的儿子袁术。有了祖荫为官,袁绍凭着自己的本事,逐渐达到了很高的地位。后来东汉末年,汉灵帝死后,袁绍追随大将军何进,杀了当权的宦官,帮助何进一举掌握了中央大权,他也升到了最高层。
然而好景不长,刀锋很快被宦官集团所杀。之后董卓去了北京,完全掌握了皇帝和朝廷的大权。袁绍不喜欢董卓,就离开了洛阳,准备找个机会领兵回去杀董卓。
袁绍离开洛阳后,逃往冀州。当初董卓也是想要他的。但很快,因为家世太显赫,董卓做得不太好,只好表面上给袁绍渤海郡知府的职位,希望袁绍拿到这个职位后彻底罢手。没想到袁绍到了渤海郡之后,就开始对董卓磨刀霍霍,直接在渤海郡一挥手就招募了两万多人。
虽然袁绍手里只有两万多人,但这两万人绝对可以算是精锐部队。袁绍手里的这两万人连韩府都怕,说什么都要断袁绍的军粮。韩福是谁?他当时是冀州牧,是袁绍的顶头上司。袁绍居然带着自己的精锐兵马,大摇大摆地直接到了河北,这直接吓到了韩府。
当初汉赋看到袁绍这架势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他是小董卓吗?还是向袁绍看齐?后来在汉赋的反复思考中,汉赋想帮袁绍。但后来董卓带着汉室帝都跑了,都去了陕西。袁绍为什么不干脆离开?
袁绍不仅仅是留下来了,他还试图赢得民心,这让军队上下都很感动!袁绍自己的名声也很大。叛军首领也被全家杀死。之后袁绍来了,一波又一波。这个汉赋看着袁绍的军队一天天壮大,看到汉赋是个可畏的,就开始想办法说要给袁绍粮食。
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袁绍的军纪是非常严格的。袁绍命令所有士兵不要骚扰人民。他们饿了,就去树上摘果子,或者去地里挖野菜、桑葚吃。当时基本军队都是这样生活的。这说明袁绍的治军能力还是很优秀的。
史料中记载袁绍在河北靠桑葚为生。这个时候汉赋和袁绍的矛盾也不小,因为汉赋非常害怕袁绍这个时候的能力。后来韩复被袁绍忽悠,直接把冀州给了他。直接虚张声势得到冀州,是袁绍的本事。但这并不是袁绍最好的地方。
当时袁绍忽悠了公孙瓒,然后他们合伙得到了冀州。之后两人开始争夺这个冀州。当时地方诸侯分为两派,一派是袁绍、曹操、刘表的联盟,一派是公孙瓒、袁术的联盟。这两派可以说是处于相互抵触和对抗的状态。公孙瓒在当时诸侯的军事力量中是一个很强的存在。
公孙瓒率领一万骑兵,两万步兵,大摇大摆,气宇轩昂地冲着袁绍这边赶来了。但那时候袁绍刚刚掌握河北,心里还是完全依恋的。而当时袁绍只有三万步兵,加上聚义之死,有八百人。袁绍和公孙瓒对峙的时候,八百死是冲在前面的那个。然后后面袁绍的军队冲上来,公孙瓒将军在聚义之战中临阵退缩,公孙瓒屡战屡败。
其实这场战役袁绍的军队虽然精锐,战斗力很强,但是不得不说,这场战役的关键其实是聚义,而聚义是最得力的人。这是袁绍的制胜法宝。“当场杀敌,便是保命。”
从上面可以看出,袁绍绝对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但是在后来大家看到的一些作品中,袁绍被描述成了一个善良可爱的大叔。袁绍绝对没有董卓那么残忍,但也绝对不是平庸之辈。
比如在杀太监的时候,宁可错杀也不放走。后来王匡杀了胡慕班等人,然后王匡在河内郡暴敛钱粮,多半是袁绍授意的。但最后王匡还是被袁绍联盟的好兄弟曹操给杀了。这大概是袁绍干完脏活后用来过河拆桥的一招。
三国时期,天下三分,局势混乱。一个在这样的乱世能称霸一方的角色,永远不可能是一个仅凭祖辈的影子就能治理天下的官二代!袁绍是个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