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区的历史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疆域先属吴越,后属楚。
春秋末年,属吴。吴灭后,归越国。周镇定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国多次入侵泗水流域,淮阴归楚国,最终归楚国。
秦王二十四年(前223年)设淮阴郡,属泗水郡(东海郡,又称谭郡),淮阴郡位于甘洛城(今码头镇东北一里,相传为秦尚卿甘洛所建)。
西汉初,涪陵县位于淮阴县西南(今洪泽湖及洪泽、盱眙部分地区)。汉高祖六年(201),韩信封为淮阴侯,淮阴为其封地。十一年,韩信被杀,淮阴后国被取消,仍称淮阴郡。武元帝开国六年(前117),设临淮郡,淮阴、涪陵为其郡。
王莽篡汉,改淮阴为嘉信,改临淮郡为胡爱萍郡。
东汉初,临淮郡入东海郡,淮阴郡属之,涪陵郡撤,其地入淮阴郡。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在故里临淮县建立邳国。建安十一年(2006年),下邳名废,仍属临淮郡、淮阴。
在三国时期,它属于魏和魏韩成,没有改变。
金武帝初,仍属临淮郡。太康三年(282年)迁广灵郡治淮阴,迁晋帝渡河、广灵郡,共三十四年。
东晋永和八年(352),徐州,浚县以北中郎将,镇守淮阴。
南朝三年(467),淮河以北被北朝占领。淮阴,刘崧驻兖州镇,七年(471),改称北兖州。小琪建元四年(482),兖州镇迁址。永明七年(489),淮阴复置东平郡,统领寿章、淮安两县。
梁改淮州,郡治淮阴,郡改称淮恩。太清三年(549),侯景以小为北兖州刺史,但州民不肯出兵,故淮阴又称为北兖州。侯景派大将羊海帮助小,羊海带向东魏投降。东魏位于淮阴,仍称怀恩县、淮州县。
陈太鉴九年(577年初),恢复寿张之名。东平郡将重新建立。
隋朝初恢复淮阴县,不久淮阴县被废。大业初(605年),淮阴设在杨珊(今淮安区),杨珊从此合并淮阴。
唐武德初年,恢复淮阴郡。武德七年(624),淮阴第二次并入山阳郡;乾封二年(667),淮阴从杨珊划出,恢复郡。
五代至北宋,仍称淮阴县。
南宋建炎元年(1127),武城县位于淮阴县西部,三年后归淮阴县。绍兴五年(1135),废郡为镇;过了一年,就成了一个县。南宋咸淳九年(1273),在淮阴老城以北、泗水入淮口(即古泗口,又名大河口)设立清河郡,清河郡名由此开始。
元初清河、淮阴、忻城三县并置,清河军废,县属淮安道志署。至元二十年(1283),淮阴入杨珊,故淮阴四进杨珊,清河因建立较晚而单独存在。泰元年(1324),黄河决口,大青口县城被毁,郡尹没花时间就把清河郡迁到甘洛城。清河开始到淮阴老家,县域在淮水南部。
明初,清河郡还在小青口(今码头旧县)西北,直到崇祯元年(1628),因为水患和战乱,又迁到甘洛城。
清顺治三年(1646),清河县仍移至小青口(今码头旧县)西北,属淮安府。康熙中期,县城屡遭水淹。乾隆二十六年(1761),江苏巡抚陈鸿谋于次年请求迁至杨珊清江浦,清江浦附近十余乡并入清河。清江浦成为清河县新的县政府,除南部的唐静(今谯周)和青州涧(今聚义河)外,仍属。
民国初撤销淮安府,县直属江苏省。民国三年(1914),清河县改名为淮阴县(因此与河北省清河县同名)。还是位于清江浦。并在此设立淮阳守备衙门和淮阳易道衙门,以淮阴为县。民国十六年(1927)撤路,民国二十一年(1932)在清江浦设立淮阴行政督察署,淮阴县归其管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底,日军入侵江南,江苏省政府迁至此。民国三十四年(1945)八月,抗日战争胜利。9月,新四军解放淮阴市,简称清江浦,建立清江城,农村仍为淮阴县。
1948 12、淮阴市被解放军解放,市区和淮安合并为淮北市,市政府驻清江浦。淮阴县是农村。1951年1月,县城从淮阴县划出,列为清江市,淮阴县政府迁至王莹镇。
1958年8月,清江市与淮阴县再次合并,组成淮阴市。1964 10,市县又分为淮阴县和清江市,均属淮阴专员公署。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淮阴区专员公署,设立淮阴市。同时,清江城以李运河为界分为清河区和青浦区。
2001 1 1,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隶属清河区,辖区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