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港的历史发展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三都设税港;道光三十六年(1846),英国人在三都港海图;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沙湾建商埠,三都岛建外贸港;次年,又设“府关”。当时英、法、美、德、日等13个国家的21家公司在三都岛设立子公司或业务,占有土地,修建码头、仓库、教堂(美孚、德士古在黄湾、港口修建专用码头,但抗日战争被毁)。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关附近修建了一个小码头,被一场台风摧毁。

三都港西北可沿霍童溪连接周宁、松溪、政和;西经到达平南、古田、建瓯;西南飞入罗源;北越白马门,抵赛岐、福安;东北经过盐田到霞浦。三都通过轮渡与南岸的角头相连,并通过飞角公路与国道北复线相连。船出东冲口,水天一色,南北畅通。抗日战争前,三都是闽东主要的物资装卸港口。1984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转为国家船舶进口大宗物资的接卸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