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稳扎稳打推进数字货币进程?
东方IC图
数字货币的现状
1983年,大卫·乔姆提出了eCash(电子现金)系统,1998年戴维提出了b-money(B货币),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数字货币系统。随着2009年初比特币的诞生和热炒,数字货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近年来,数字货币蓬勃发展,dogecoin、元宝币、以太坊、IOTA、Cosmos、Libra等项目相继出现,而一批大型传统金融机构也推出了数字货币,如高盛的SETLcoin、摩根大通的JPMCoin等。到目前为止,市场上有2000多种数字货币。
在这些超主权数字货币蓬勃发展的同时,具有合法地位、由国家主权背书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也应运而生,世界各国央行都在加紧主权数字货币的布局和发展。根据对66家央行的调查,超过80%的国家央行都在探索主权数字货币,尤其是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等世界主要货币,一直走在各国探索的前列。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逆势蓬勃发展,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抓住机遇,迅速发展本国的主权数字货币。
比如“数字美元”被纳入美国最新的财政刺激法案,美国莫问公司的数字支付业务比去年增长了52%;俄罗斯提议建立以黄金为锚的数字货币计划;法国央行在5月完成了首次数字欧元测试;日本银行在7月让其首席经济学家负责研究数字货币;厄瓜多尔、乌克兰、乌拉圭等3个国家已完成数字货币零售央行试点,巴哈马、柬埔寨、中国、东加勒比货币联盟、韩国、瑞典等6个国家和组织正在进行数字货币零售央行试点。
目前传统银行仅占全球银行和支付股票市值的72%,低于2010年的96%。
六大特征
首先是双重账户结构。在探索主权数字货币的过程中,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为了减少给当前货币体系带来的动荡或不确定性,大多数央行的数字货币计划都保持了从央行到商业银行的双重账户结构。这样,中央银行基本上可以保留对货币发行和交易处理的严格控制,包括改变和逆转交易的能力。此外,双账户结构也延续了现有的客服模式,不仅更容易与现有法律结合,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其次是多技术路径并行。数字货币和其他新兴技术一样,并不存在唯一可行的技术路径,因此不同国家在探索中也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方法。例如,在数字货币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分别使用区块链加密技术和传统加密技术。在访问方式上,出于监管考虑,完全基于令牌的匿名访问并不流行,基于账户的访问相对常见,但也有央行使用账户令牌的方式。
第三,基础设施配置高。鉴于数字货币的巨大潜力、不确定性和重要性,发展数字货币的国家,即中央银行,非常重视建设一个韧性、安全性、高性能、有潜力的良好基础设施,以承载巨大的用户规模,保证安全性,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当前的需求和未来需求的扩展。
第四,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有限。由于数字货币推出时间较短,央行在数字货币方面的零售业务是否会对东道国的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总体而言,数字货币的发行不会改变央行的公信力,掩盖金融主导地位和其他影响货币价值的因素,所以目前对一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不会很大,但各国在推广过程中也比较谨慎。
第五,加强国际合作。虽然目前各国央行的数字货币计划都集中在国内使用,但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就其标准和规则进行国际磋商。例如,国家清算银行与加拿大、英国、日本、瑞典、瑞士和欧盟的六家中央银行建立了数字货币R&D工作组。世界经济论坛发起创建“央行数字货币决策者工具包”;G7峰会也将数字货币列为固定议题。
第六,改变国际货币体系并不容易。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和货币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国家综合实力、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家信用的竞争。仅仅依靠一项新技术,在中短期内不太可能撼动美元的主导地位。美国凭借其技术、金融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优势,仍将在数字货币未来的竞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尤其是在美国监管机构“收编”脸书的Libra后,将提升其竞争力。
风险和挑战
首先,公众参与不积极。对于年轻人来说,数字货币因为方便而很受欢迎。但老年人对数字货币和所依赖的智能手机不熟悉,学习和应用难度较大。据统计,美国智能手机使用率只有75%左右,欧洲更低。另外,以数字货币为代表的新概念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的。目前欧洲社会整体保守,对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比较排斥。推广和培训人们使用数字货币并不难。
其次,公私权力界限模糊。与使用现金时的高度匿名性、保密性和自由性相比,数字货币的高度集中化和可追溯性将加强国家或监管机构在主观和客观上掌握人们数据和信息的能力。据媒体报道,美国情报机构中情局(CIA)试图利用数字货币和电子交易,不仅收集本国民众的信息,还收集其他国家用户的信息,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第三,法律监管不足。目前,有关金融活动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全适用于数字货币。法律的立法过程不仅漫长,而且滞后,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在法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数字货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成为一大挑战,尤其是货币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和血液,增强相关领域立法工作的预见性迫在眉睫。此外,一些国家过多的立法严重制约了数字货币的有效探索,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罪魁祸首。
第四,它给金融体系带来了安全风险。数字货币的发行非常简单,这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一些财政纪律松散国家的通胀水平,从而威胁到金融体系的安全。此外,一旦发生金融危机,数字货币最有可能被大量出售,增加银行挤兑风险,破坏金融稳定。由于央行可以直接向个人发行数字货币,两个实体可以不通过商业银行完成交易,脱媒风险不容忽视。最后,数字货币可能会挤占银行存款,部分侵蚀银行信贷渠道。
第五,全球金融体系存在分裂的风险。虽然各国也在加强数字货币的国际协调,但目前在技术标准、隐私保护、数据流通等方面,法规和规则各不相同。这反映了各国经济实力和价值观的差异,也是综合考虑自身货币主权、金融主权乃至国家安全的结果。数字货币的分化将加速本已不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未来不排除碎片化。
第六,数据安全堪忧。数字货币的使用非常依赖数据,数据本身的安全性受到广泛质疑。特别是近年来数据泄露、黑客攻击、恶意买卖客户数据等事件频发,加剧了人们的担忧。此外,数据存储也面临挑战。尽管存储设备通常位于各国央行或大型数据平台的专业场所,并且通常有备份,但即便如此,在战争或灾难等极端挑战下,如何保护数据仍是一个重要问题。
第七,冲击传统金融机构。随着数字货币的兴起,大量金融科技公司涌入这一利润丰厚的领域。然而,由于落后的信息技术、已经很低的贷款利率、昂贵的合规成本等因素,传统贷款机构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金融科技巨头巧妙地将金融和科技结合起来,降低成本,控制风险,从而将低收益和高风险转移给传统机构。
启示和建议
要加强监管,界定边界,前瞻性地进行立法,完善相关制度,既规范发行人的行为,又保护使用人和投资者的权益。在立法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特定的区域作为试点,可以出台地方性法规,可以发放专项许可证,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可以不断探索。在立法上,要通过尽职调查、身份验证、交易跟踪等方式,为打击洗钱、非法集资等长期存在的问题留下政策空间,充分发挥数字货币的优势。特别是要注意隐私和个人数据安全的保护。立法不能太死,要给商业的后续发展留有空间。
央行的主权数字货币由于其透明性和可追溯性,可以为政府观察国民经济运行提供更加直观、客观的视角,从而为科学治理提供重要依据。此外,数字货币即央行支持智能合约,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加强货币政策的杠杆作用,包括央行设定负名义利率,创造有时间限制或其他支出条件的货币,从而更准确地干预国民经济,放大货币政策的影响力。
此外,笔者认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也很重要。一是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符合我国自由贸易和开发区战略,在各种条件逐步成熟后,由央行进行数字货币跨境结算实验;二是积极开展国家间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努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尝试建立以数字货币——央行为核心的支付结算体系。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致力于建立规范、统一、互利的国际规范,从而确保数字货币时代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有序。但也要防止个别国家垄断规则和话语权,进一步强化其金融霸权,避免其随意使用金融手段制裁其他国家。
数字货币,央行的主权,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新生事物。特别是当人们接受一种全新的货币模式,逐渐取代使用了数百年的纸币时,必然会产生不信任和抵触情绪,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技术问题。鉴于此,有必要广泛开展宣传普及活动,生动、全面、客观地介绍央行数字货币的方方面面,帮助人民群众增信释疑,提前扫清障碍,为今后全面推广打下良好基础。
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校、协会等主体的独特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吸引各方人才,营造创新友好的政策和社会氛围,共同努力,形成探索主权数字货币的合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既要积极主动,又要建立边界和底线。既要无原则地追求利润,又要在守法的基础上讲究道德和社会习俗,切实为用户服务。此外,应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探讨数字货币对货币理论、法定货币机制、定价理论、公司治理等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