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王朝的代表发言
第一,关于曹操镇压黄巾起义
刘志贤在《关于郭沫若同志重复曹操翻案的评论》(重庆师范学院学报,第1983期,第1期)。)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曹操镇压黄巾起义并没有“继承黄巾事业”。黄巾起义的主要目的是推翻东汉政权。而曹操则代表了东汉统治阶级的利益,全力镇压黄巾,致使黄巾军在黄河南北损失了大部分主力。他还利用阴谋手段将30多万投降的黄巾变成地主武装,以保卫东汉王朝。他的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他是镇压人民的刽子手。他就是这样走上当时的历史舞台的。周桓《再论曹操》(河北大学学报,第1981期,第1期)也认为曹操不仅镇压了黄巾起义,而且对黄巾起义的善后工作也毫不手软,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高广福《曹操评价中的两个问题》(论北方,第6期,1984)一文认为,就曹操一生而言,他的主要活动不是抗击黄巾起义,而是消灭群雄,统一北方。等到他起来的时候,黄巾起义的主流已经被扑灭了。他虽然接受了青州黄巾军的投降,但并没有消灭他们,而是对他们进行改编,为自己的统一事业服务。以后他讨伐的对象不是农民军,而是那些分裂势力。
二、曹操和曹魏的耕作制度
刘志明认为“曹操的垦荒是倒退的,因为曹操的垦荒本质上和西周的封建领主是一样的”。曹操在《独关山》一诗中公开赞扬井田制,司马朗曾向他建议恢复井田制。他开垦土地的做法是镇压在黄巾起义中缴获的“财物”,强迫失败的起义士兵耕种;同时,以“招募”为名,强迫自由民成为定居者。那时“客人”和“奴隶”是同义词。定居者本质上是曹魏政权的农奴,没有人身自由,所以很多人逃亡。从上面可以看出。曹操的填海是历史的倒退,不值得称赞。
高广福认为,曹操屯垦的目的是获取军粮,兼并群雄,平天下。他将失败的农民起义与土地重新结合起来,解决了汉末以来严重的流民问题,开发了贫瘠的土地,有利于兴修水利,对汉末经济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他不同意刘知贤对曹魏屯田制度的看法。指出“井田制重在劳动力对土地的依附,曹操垦荒重在国家对劳动力的控制”,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而且屯田制度之外还有大量的自耕农经济,这并不能决定一个王朝的生产方式的性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号,1号)强调,不能忽视当时的历史条件,不能全盘否定曹魏的屯田制度。曹操耕地。制度,其目的是束缚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以利于封建统治和剥削,但其作用是巨大的(同前)。
高敏在《关于曹魏耕作制度的几个问题》(历史月刊1981第1期)中认为,曹魏的耕作制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高估。他指出,在开垦农田的制度下,农民阶级除了缴纳高额地租外,还要服役甚至纳税。他们没有从开荒中得到任何好处。他们被严格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所以“民不聊生,多逃亡”;同时,屯田人也反对曹操的武装斗争屯田制度。天蚕土豆在《论曹魏屯垦的历史作用和地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1985期)一文中也指出,不应高估曹魏屯垦的历史作用和地位。他认为,屯田在支援战争、安置流民、保证曹魏政权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支持曹操战胜群雄,最终统一北方。真正解决难民返农问题,还得靠县县编户。
第三,曹操政权的性质及其阶级基础
过去一般认为曹操是平民或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其政权是以中小地主为基础的。
柯有根在《宗族地主是曹操集团的主要阶级基础》(厦门大学学报,第2期,1983)一文中指出,曹操集团的主要阶级基础是宗族地主,而不是中小地主。自东汉以来,宗族地主势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虽受黄巾起义打击,但根深蒂固,在东汉末年形成了决定性力量。为了赢得战斗,统一北方,曹操采取了争取和依靠世家大族的政策和策略。他征召了一批贵族地主,充实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统治机构,有效地稳定了统治秩序。在他的部下中,名士、儒生是他的战略智囊,豪强地主是他集团的军事骨干。因此,曹操集团是大地主的政治代表,包括平民中的豪强地主。它的政权主要是维护这些大地主的利益。杨德兵的《论曹操政权的性质》(中国古史丛书1985第二辑)也持类似观点。他指出,曹操虽然选择了冷人,但其政权的核心是贵族门阀,代表的是世家大族的利益。
齐泽邦《批驳四人帮评价曹操的几个谬误》(西南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1979)认为,曹操的统治集团不仅仅是中小地主,还有豪强地主,而是全体地主,代表着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曹操主张“任人唯贤”,是针对整个地主阶级的,没有中小地主和大地主之分。在曹操的集团中,有中小地主,也有掌握各种官职的大地主,曹操都用。他打击豪强,克制兼并,但由于农民的反抗,他做了一点让步,以巩固自己的统治,稳定封建秩序。
第四,曹操与“任人唯贤”
程新文和王怀忠在《论曹操的“立功选将”路线》(晋阳日报1981第1期)中认为,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为了扩大自己的阶级基础,在割据政权的混战中一扫功臣,突破了东汉以来的“以职任人”。曹操依靠这些人最终统一了北方。
李泽刚在他的遗作《曹操定罪定案》(江淮论坛,第2期,1981)中,认为曹操并没有真正做到任人唯贤,不拘一格用人。曹操手下的人,顺之则生,逆之则亡。曹操自己杀了很多人才。特别是被他称为“我的卵巢”的于迅,也因为她的不同意见而被逼死。很多自称聪明的人都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都因为自己可疑的话被他害死了。他还成立“校务”间谍组织,刺探官民感情,任其陷害、杀害学者。
5.曹操是杰出的军事家吗?
在《军事家曹操》(文史知识19816号)一文中,闻仲认为曹操是“亡国之时一流的军事家”。曹操一生戎马,东征西讨,横扫天下,硕果累累。他不仅在政治上统一了北方,在军事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曾经消灭过吕布、袁术、韩遂、袁绍等军阀割据势力。他还诠释了《孙子兵法》,并发展或补充了一些作战指挥原则。他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屡战屡胜。赤壁之战的失败主要在于他的自满。他在军事上的丰功伟绩应该得到肯定。
吴的《曹操军事才能评价》(湘潭大学学报,第1985期,第1期)认为,曹操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不是杰出的军事天才,不能称之为伟大的军事家。在一般战争中,曹操不仅有投降和逃跑的意图,而且还有很多奇遇。在曹操指挥的真正对统一大局起决定性作用的战争中,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汉中之战,只有官渡之战取得了胜利,其他两场战役均以失败告终。官渡之战,曹操表现出了一定的军事才能,但他获胜的主要原因不是他的军事天才,而是袁绍的致命弱点。他对《孙子兵法》的注解虽有贡献,但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李泽刚还认为,曹只能称为一个普通的军事家,而不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虽然他打了许多胜仗,但也遭受了许多失败。他能够统一中国,不完全是因为军事上的胜利给了他有利的重要条件,还因为他迁都刘协,建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6.曹操与建安文学
刘知先在《评郭沫若同志》
胡等人在《曹操与建安文学》一文中不同意的观点——与同志商榷(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4第1期)。他们认为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推动了建安文学的积极发展。曹操注重真才实学,轻视儒家仁孝道德,主张思维活跃,使得文学发展离不开儒家经典。他非常重视文学,招募和聚集了一大批文人,团结在他的周围,鼓励他们进行创作。他本人的诗歌风格和写作风格对“建安体”的形成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他还为乐府诗的转型做出了贡献。
七、曹操的思想
齐泽邦认为曹操的思想是懦弱和法律的结合。他采纳法家思想,首先是为了消灭割据,统一全国;二是加强对农民阶级的镇压,以巩固地主阶级的专政。他非常推崇儒家思想。北方统一后,他下令建立学校传播儒学。他的儒法结合思想是自汉代以来封建统治者所采用的传统手段。
刘璇《从诗歌看曹操的政治思想》(重庆师范学院学报,第1984期,第1期)认为,曹操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他为父报仇,屠杀徐州百姓,这是他孝顺的表现。他不是法家,因为他不能像法家那样废除宗法,反对儒家的“亲亲”观。无论在教育思想还是人才问题上,他都以儒家思想为本位。
吴其昌认为曹操的思想包括儒、法、道、兵、名,是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曹在运用这些思想时,根据形势变化的不同把它们分为两个方面。他的思想中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深刻矛盾。这要从他所处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