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水利开发
新中国成立后,河床逐年切割拉直,河道拉直,筑坝防洪,沿海修建林带加固堤防,险工险段修建石笼丁坝防止冲刷。* * *大坝长24公里,堤高3-4米,顶宽2-3米。切割和弯曲9条笔直的河床,用铅丝笼建造95个丁坝。沿岸种植了654.38+20万棵树。* * *土57万立方米,片石1.35万立方米,铅丝1.08吨,投入工人38.5万人,投资21.6万元。到1990时,汛期连续安全,没有发生决口分洪的危险。
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对河道进行了多次疏浚整治,修建了河道水闸堰和护岸防洪工程。1958,敦化水闸建成。7月1962,12日小河发生严重洪水,水闸泄洪量达到1530 m3/s,河道没有出现问题。汾河二坝红旗闸自1967建成后,长期闭闸,汾河河床严重淤积,导致小河顶托,泄洪不畅,河床逐年淤积,成为悬河,河底一般高出堤外地面1米以上。8月31,65438,0975,小河最大洪峰流量只有477立方米每秒,造成沿河下游村庄几乎被淹没的紧张局面。小河灌区
小河灌区的灌溉历史悠久。小河灌溉的修建和发展在晋代元年(公元1141)有据可查,在元明清后期得到发展,逐渐形成了简单的灌溉系统。根据地形和自然条件,通往小河的有五渠、四渠、三渠、三渠。此外,南岸还有沉湖渠(又称天顺渠)、刘珊渠、沂河渠、嘉平年渠、敦化年渠、刘村渠等六条行洪渠。除1819年新开通的吴尚运河和天一运河外,上述24条运河大部分自清代以来已形成体系,此后变化不大。解放前,榆次上阁渠至鱼台清徐* * *、徐沟敦化渠有40条渠道,通过拦河堰和多口饮水进行农田灌溉。秋冬春三季自上而下灌溉,夏季则允许洪水供所有运河使用。水权主要由地主控制,实行封建统治。上游欺下游现象严重,管理秩序混乱。
小河历史上解放前多以拦土坝的方式分流灌溉用水,多为一渠一渠,其中三渠(西部除长寿外)、四渠、五渠为清渠。当水道转向时,水道关闭了,水道长约90至120英尺,高两米多,顶部宽约三英尺。由于水进入渠道,需要挖堤向下游排水,汛期分洪要等到洪峰回落才能封闭,灌溉保证率极低。夏武埝、嘉平埝、敦化埝(又名王台埝)多为多渠协作大埝,长100至200尺,高约10尺,顶宽约6至9尺,即所谓洪水堰,即多口分洪。同时利用率略高。水被大自然破坏,没有排水设施,这是控制不了的。同时,水量大的渠道容易发生事故,淹没村庄。因此,在嘉平和敦化的取水口处修建了更多的砌石取水口闸门,高约15英尺,宽约5至6英尺,由叠梁闸门控制。
小河水利委员会成立后,在省水利局领导下,由榆次专员、小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榆次、晋源、清原、徐沟、太谷、淇县负责人组成小河工程委员会,集中组织领导灌区各项水利工程。1951年12月大坝工程竣工,1952年和1953年民丰干渠、民生干渠、民生一、二、三支渠及相应的斗、农、毛渠系相继投入使用。1954年,五乡民及一、二、四支渠完成排水工程。1957年,“三复”工程完成,民生灌区干支流排灌系统基本健全。1956年小河灌区改造计划提出,民丰灌区于1957年开工建设,在1952年国营金源农场总提、东排、西排的基础上,完成宇泰回水改造,1958年民丰灌区一、二、三、四支改建,1962年回水系统相继启动。至此,两个灌区的排灌渠系全部建成。
灌区受益范围包括晋中市榆次区、太谷县和太原市小店区、清徐县等2市4县(区)11乡镇和134行政村。耕地面积控制在3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3.24万亩。干渠2条,全长46.28km,其中北干渠(民丰干渠)17.14km,控制面积16.24万亩。南干渠(民生干渠)长29.14km,控制面积17万亩;有支渠8条,总长90.17km,斗渠156条,总长286.6km,农渠1164条,总长887.1km。灌区内有干支渠526座,斗农二级渠系5515座,形成了干、支、斗、农、毛基本排灌体系。
小河大坝
小河坝建于1951年源涡。7月5日1962,大坝南端122.2米长坝段被冲走,1964修复。大坝高3.35米,长347.2米。南北各有5孔净宽4米的沙闸。南、北进水闸分流流量分别为22.9秒立方米和17.1秒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引水5900万立方米,灌溉33.53万亩。松塔水电站是山西省35个应急水源工程之一。该项目位于晋中市寿阳县曹庄村小河干流松塔河。是山西省“两纵十横”水网骨干工程的第三横,以城市生活、工业供水、水力发电为主,防洪、灌溉综合利用。其控制流域面积1174平方公里,水库库容9740万立方米;每年向晋中市和寿阳县提供城市和工业供水2200万立方米,发电349万千瓦时;每年的用电量;为小河灌区提供农业灌溉用水885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17.57万亩。
水电站投产后,可满足山西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制造园区、晋中北部新城、高校新校区的生活用水需求,为山西晋中、太原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扩展图集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