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县文化
原名采茶调唱,清末流行于广西中南部,是柳江县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剧种之一。唱腔朴实自然,活泼流畅,常有“河喜易,河喜易,河喜易何喜”的间奏和“那河喜易”的结尾。表演时,动作更加轻松活跃,节奏明快。县城里经常演出的传统节目有《石冲寻妻》、《傻子卖纱》、《云南追夫》、《换铺换妻》。民国时期,有一位彩音大师前来传教。解放后,经过县文化部门的改革改组,唱词不断改进,增加了新的内容,彩调更受群众欢迎。从50年代到60年代,经常演出的剧目有阿三爷爷的戏、的《打鸟》、《王二的喜讯》、《龙女与》、《补锅》、《打锣》等。70年代以后演出的剧目有《河对岸见亲戚》,自编的《相亲问路》。
与大师共舞
是道士旅游、斋戒或为死者做道场时表演的歌舞。壮族教师舞中的穿针舞,又称穿花舞,通常有7、8人,身着道袍,诵经、歌舞,敲锣、鼓、钹、敲钟、木鱼、竹板等。有笛子、笙和箫,非常优美。跳的时候呈八字形行走,互相前后移动,形似针,故名“穿针舞”。因形似花朵,故又称“穿花舞”。《龚老师舞》共有36种人物程式,如、雷公、屠公、鲁班、白马姑娘、三元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面孔和一套歌词和舞蹈动作。演出时间多在晚上。
与马、战车、灯笼共舞
流行于进德客家地区,是由两匹马、两辆车和各种动物灯笼组成的歌舞。马是用竹棍编织而成,身上裹着纱布,没有脚,身上也没有洞。表演时,演员站在马身上的洞里,用绳子把马拴住,挂在肩上。马的下部用彩色的丝绸或布料包裹,演员们仿佛骑在马背上,表演马的走、跳、跑的各种动作;手推车也是用竹签做的,用花纸裱起来,用布围起来,两边画有轮子。女演员站在车中间,用绳子把车挂在肩上,头上扎着花,摇着汗巾和花扇,扮成车。演员们戴着草帽,腰间围着围巾,穿着绑腿和凉鞋,表演各种推车动作,如上下山、穿越山谷、掉进泥坑、摸石头等。曲调多达16种,如《十二月调》《五更调》等,歌词有唱劳动爱情的,唱农家生活的,用客家话唱的。
马,马灯舞
它由流传了300多年的客家花灯舞演变而来。1951年,进德乡四联村新村民间艺人刘亚Xi(盲人)开始将花灯舞改为车马花灯舞。1955县文化馆对原歌词、舞蹈动作进行了修改整理。1956本节目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艺汇演,获优秀节目奖。
许歌二重唱
解放前,在船山、李咏、吐蕃等乡镇的一些地方,每逢春节、农历三月初三或八月十五,当地群众自发组织,邀请好的山歌手和热爱唱歌的青年男女到歌圩唱歌(有的是自动赶来的),歌圩以对唱为主。也有个人单独唱的,也有集体唱的。内容以爱情为主,也有生活、生产劳动、时事、历史和天文地理。
文艺培训
根据广西区委、区文联文件精神, 柳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印发的《柳州市关于开展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的实施方案》要求,为进一步实施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推进文艺村和党建示范村共创活动,推进公益演出、艺术培训和专业指导,实施文艺村、文艺户申报工作。 柳州、桂林、来宾三市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决定于2014 16+08-21在鹿寨县县委党校举办文艺辅导班,三市学员72人。柳江县派出黄、钟建军、、魏等同志参加培训学习。
“柳江人”头骨化石
1958通天岩发现“柳江人”头骨化石。根据我国古人类学家吴汝康的研究,该遗址中的头骨化石被命名为“柳江人”,是生活在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新人(智人),其身体特征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他生活在距今约4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代表。现在在中国科学院,复制品保存在柳江县文物管理所。2月26日196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鼓
1981,白鹏公社镇西大队农民在田埂坡耕地时发现的。铜鼓材质为青铜,总高56厘米,鼓面直径81.5厘米。鼓面外围有4只青蛙,中央的太阳纹为65,438+02芒,芒间有双羽纹。鼓身装饰复杂精美。铜鼓在古代铜鼓分类中属于冷水冲洗型。经鉴定,为东汉所制。现藏于县文物管理所。
汉代滑石人的面具
1983李永新安古墓出土,近方形,边长24厘米,洁白如玉,是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雕刻工艺娴熟。这些人物的头部栩栩如生。艺术价值高,属东汉,现藏于县文物管理所。
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化石
分别在新兴农场的通天岩、土伯干岩、白蓬干龙岩发现,对研究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和古人类有一定作用。现藏于县文物管理所。
古代货币
1980年3月,三都公社的两位博士发现了一枚埋藏的古铜钱,包括晋、唐、宋、元、明等44种铜钱。最早的是东晋的“咸康鲍彤”,最晚的是明代的“永乐鲍彤”。现藏于县文物管理所。
太平天国青铜大炮
1958年在金德公社黄陵大队发现枪身上刻有“太平天国七年纪日立”字样。广西壮族自治区现存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