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傩戏?

江西婺源傩舞,又称傩戏,是由早期的祭祀舞蹈演变而来的一种民间舞蹈表演艺术,具有浓郁的原生态文化特色。傩舞表演形式多样,风格夸张粗犷,但动作简练,有利于人们自我表演,所以在民间流传很广。泗口长泾村的傩舞表演在婺源很有代表性。长泾涧村建于南唐初年,是一个古老的大村落。

驱魔舞

中国古代傩舞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娱乐性的民间舞蹈。广泛流行于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安徽、山东等地。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如鬼舞、傩舞、傩戏、傩堂戏等。,它们也被称为神之舞。傩舞的特点是:一般戴木制面具,扮鬼神歌舞,表现神的生平事迹。

中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有关于傩的记载。殷墟甲骨文中有■字,是室内杀鬼的形式(古代兵器)。这是最早的傩祭史料。更早详细记载傩仪细节的史书,是对后汉礼仪的记载:傩仪在腊月前一天举行,10岁以上、12岁以下的120名少年,身着黑衣,头戴红头巾,手执鼓,扮作“童”。另有1 2人身着兽皮,角扮“十二神”(或“十二兽”);领队的是“方想的”,戴着金光闪闪的四眼面具,披着熊皮,一手拿着葛,一手拿着盾牌。傩仪大多在晚上举行。这时候,到处都是点燃的宫灯和鞭炮。方率队,击鼓吹号,唱驱邪歌,跳“方想舞”、“十二兽舞”,驱赶想象中的邪灵。

关于“方”和“十二兽”的舞蹈,汉代画像石上仍有傩舞中的六位雷祖师的形象。东汉张衡的《东京颂》是这样描述的:“我是一个大老头,欧洲是远离人群的。方想持霰,武义持岗■;■子万通,丹寿玄制,桃孤刺矢,不犯错误;飞沙走石,雨点般散开,刚破就要消亡,明亮的火光与星辰一起奔跑,赶走了四代人身上的红色瘟疫。然后凌天地,绝对飞梁,妖娆,■■狂,砸■蛇,好脑子。”虽然描述夸张,但紧张激烈的气氛是真实的。由内容决定,傩舞一般比较粗犷硬朗,面具更为狰狞恐怖。这些特点至今仍保留在傩舞中。

从汉代到唐代,傩舞的基本特征没有太大变化。到了宋代,傩舞中出现了将军、判官、钟馗、门神、灶神、土地、六男六女等神灵,增加了娱乐性的成分,逐渐向戏剧化方向发展。现代的傩舞,在50年代以前,还保留着驱鬼瘟疫的迷信内容,50年代以后基本转化为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一种形式。现代傩舞多为单人舞和双人舞,情节相对简单,形式变得简单自然。还有许多现存的傩舞,如盘古山、织女、孟姜女、董永、刘一等神话传说。再比如历史演义如李斯曹兵,关公斩首丢西姆的故事,张飞攻破辕门。也有关于西游记和神仙演义的童话。有些戏剧已经成为独立的舞蹈,如“和声舞”和“老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