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2017微信公开课讲了什么?

张小龙2017微信公开课讲了什么?

张小龙首次全面阐述小程序,预定于65438+10月9日上线(附演讲全文)。

早上好,朋友们!我是张小龙。

非常感谢大家一大早来到广州参加微信公开课。去年公开课是我第一次亮相,大概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宣布我们的小程序要上线了,准备投入微信官方账号之外的一种新的服务形式。

今年同事问我今年要不要继续上公开课,给大家介绍一下去年提到的小程序的一些新进展。我其实想了很久。最后,作为对去年的回应,我心里感到很激动。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微信的历史。对于我们的产品,我们很少提前向外界透露一个功能或者一个产品形态。我们通常先做。去年的小程序,也就是现在的小程序,在这里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我们提前对外透露了。

1,一张照片,回顾小程序一年的发展。

这几天我在准备这个演讲的内容的时候,还特意翻了翻相册,发现了一张特别珍贵的照片。这张照片是大约一年前拍的。我和几个同事在一个会议室讨论小程序,叫应用号。

照片上写着几个字,“申请号,2016 1.9”,底下写着几个字,“投放日期”。今天离那时的发射日期只有几天了。这张照片里的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是我很熟悉,很亲切。特别感谢照片中的这些人,以及他们背后的团队。自从我们确定了发射日期,我们第一次做了一个关于我们必须做什么的报告,然后我们将在一年后报告我们努力的结果。当时我们在讨论订阅号和服务号的关系。其实我们想了很久,微信应该有一个新的形态,不应该只停留在订阅号或者微信官方账号,不应该只提供一个订阅能力和一个推送能力,应该提供更多新的能力,更像一个应用的能力。那天晚上,我记得一个年轻的开发者拿着他开发的一些界面演示,说我们在开发中有一些基本的界面要做。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好的灵感。既然可以做这样的接口,那么也可以做一些复杂的接口,通过更复杂的接口来实现应用所需要的基本元素。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我们就不再纠结如何拓展微信官方账号了。要把它变成一个功能更强大的微信官方账号,但是你可以跳出公众号,做一个新的申请表。这就是我后面要给大家介绍的小程序。

2.从小程序看微信的产品理念。

再解释一遍,完了就可以走了。

在小程序之前,我想用去年的这段时间来说明一下,当时也是在公开课上。当时我提出了一个想法。后来发现很多人看了之后都说没看懂,我就在这里花几分钟再解释一遍。

当时我说,一个好的软件,一个好的工具,要给用户用。后来我发现很多朋友,包括一些业内人士都会嘲笑我们,说微信的用户足够多,用户粘性很强,你可以这么说,但是对于其他产品,大家都会认为如何黏住用户,如何让用户不离开才是他们的目标。我觉得用了之后离开可能有很大的误会或者误解。

在我看来,有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可以推断出这样的结果。我认为任何工具都是帮助用户提高它的效率,用最高效的方法完成它的任务,这是工具的目的,也是工具的使命。微信也是一个工具,所以微信的目的是帮助用户以最高效的方式完成它的任务。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也就是说,用户一旦完成了它的任务,就应该去做别的事情,而不是呆在产品里,这就是用完就跑的意思。

微信是工具还是平台?

在我们为公司做的一次培训中,一个同事问我微信的战略是什么。我当时只说了一句话。我说微信只是一个工具,要思考如何做好这个工具。在同事眼里,微信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平台。但是我觉得微信是一个工具,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我觉得工具不是很低级的东西。其实人类从原始人进化到智慧人的过程就是因为人会制造工具。我们使用的大部分产品本质上都是工具,但工具有好坏之分。做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其实很难,但是如果我们要做一个平台,我不知道我们怎么样。

一个好的工具应该有一个很强的属性,就是提高效率,一用就走。

做产品是克制还是自我压制?

这个理念其实贯穿了我们产品的每一个点。我给你举个例子。不久前我们开了一个内部会议。腾讯创始人之一托尼表示,其实微信团队保持着非常克制的态度去做事。很多人也认为我们在微信产品中是克制的,但我当时听到这样的评论其实有点惊讶,因为克制这个词从来没有在我脑子里出现过。如果我们要求自己在做某件事时要克制,那是什么样的行为?那是一种自我压抑的行为,但是我觉得做这样的决定不应该压抑自己,或者砍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不是一个好的状态。

理性是最重要的因素。

相反,当我们做很多决定的时候,我们要判断什么是最合理的。合理性是最需要考虑的因素。我们会抛弃很多本来想做,后来发现做不好的事情。这种放弃不是因为我们被约束了,所以我们做的少了,而是因为我们发现很多事情没有做好,或者很多决定一开始就是错的,或者很多想法最后是。

微信里有很多类似的点,我们遵循基础产品体验的理念来帮助我们做决策。就像我上次公开课说的,公众平台连一个推荐你应该订阅的内容的入口都没有。我们的产品中有无数这样的地方。可能一小部分用户会觉得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任何产品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我们要做很多选择,我们希望更多的根据自己的产品理念来做这样的选择。

3.第一次完整解释小程序

刚刚花了几分钟回顾了一个可以用完就走的产品的概念,现在切入我们的主题。其实我今天来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小程序的理解和思考。

你刚才看照片的时候,其实是小程序上线当天团队的状态。那时候我们还没有给小程序起一个好名字,也没有把小程序当成一个很完整的定义。我们只是觉得应该朝这个方向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服务形式。我当时愿意发表是有点不一样的,因为我希望我们公布之后给团队更大的压力感。因为我们,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进行了多次碰撞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小程序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形态。但是因为我们之前只做了小程序的内测,所以从来没有向外界解释过小程序是什么,应该怎么用,所以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全面解释一下我们是怎么看待小程序的。

在这样的时候讲小程序的故事,我特别激动,因为更了解我经历的人可能知道,我其实花了很多年写程序。我认为自己是一个程序员,所以我一直认为作为程序员的时间特别宝贵,因为当你做一个程序的时候,你可以进入一个不同的世界,你用一种程序语言在虚拟世界里构造一个完全虚拟化的产品。我相信很多程序员都会有一个梦想。除了我们自己写一个程序,我们能不能写一个能运行程序的程序,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一般来说,能运行程序的程序通常是指操作系统。我不认为我们有能力做出一个操作系统,但是我们能有机会做出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运行程序的程序,这将会让一个程序员感到非常自豪和兴奋。我今天心情很不好。

在讲小程序之前,我想先回顾一下PC的发展。经历了最早的PC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再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我最早用的是80、86之类的PC。那时候我连不上网络,但是当时的应用需要你用软盘和光盘安装。它只能自己运行,与外界没有任何互动。因为没有网络,那时候的应用叫单机程序,就像单机游戏一样。

有了互联网,我们就进入了一个互联网的范围。在互联网中,我们发现应用程序的定义变了,但本质上还是和单机时代一样。它是以程序和代码载体的形式呈现的,只不过每个程序都有访问网络的能力,但是我觉得互联网有一个特别伟大的发明,就是www.web协议的出现。于是,互联网上出现了大量的网站,互联网上的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当时有一种情况,我们可以写一个基于web的应用,通过网站提供服务。大家对PC互联网时代的这段历史都非常熟悉,因为几乎我们使用最多的工具就是浏览器,我们访问的大部分服务其实都来自于浏览器中各个网站提供的服务。

4.移动互联网的下一站:触手可及。

几年前,我们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电脑的使用和场景都发生了变化。在PC互联网时代,很多人,尤其是上一代人,因为输入法的原因,不会用电脑。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整个互联网的用户数量通过手机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觉得智能手机是一个很强大很伟大的创新,因为它的功能其实比当时的PC还要强,但是它使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手机上网。这个时候,人们对网络服务的访问,其实更多的是从一个PC端的应用,变成了网页形式。啤酒箱酒盒

这里我想展望一下,移动互联网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形态。也就是你会用什么样的设备再次使用网络,或者用什么方式访问网络服务?我想这可能很难想象。个人觉得,有些场景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就是智能手机之后,可能是类似眼镜的设备,成为主流。当眼镜变得非常非常智能的时候,整个PC或者电脑系统可能就藏在一副眼镜里面,它的屏幕可能比我们现在的手机还要大,甚至比PC还要大。可能是十年后。十年后,这项技术可能能够将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屏幕放入视网膜。我们可以透过眼镜看到非常大、非常完整的屏幕,每天到哪里都戴着这样的眼镜。我们来思考一下这样的眼镜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当我想到十年后的场景时,我会认为当时眼镜后面的系统的应用应该是和现在不一样的使用方式。我对它有什么期望?我更希望的是,不用在眼镜里装一些应用,因为那样不自然,不方便。我希望我的眼镜能看到哪里,相关的应用就能去哪里。例如,如果我在房间里看到一盏灯,我想把它关掉或打开。当我透过这样的智能眼镜看到这个灯的时候,我希望灯的上方会有一个虚拟的开关。我甚至可以用眼镜控制这样的开关。那个开关是什么?它实际上是出现在真实物体上的应用程序。当我看到这盏灯时,它的开关应用程序自动出现了。同样,你可以想象很多很多场景。当你走到公园门口时,公园门口可能会有一张公园门票的申请单。也就是说,当你看到任何一只眼睛都能看到的东西时,物体和应用背后的信息就会自动出现。你可以通过眼镜或者其他方式来控制这样的应用程序启动和运行。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我们想象在这样一个虚拟的未来智能眼镜中,你会发现应用已经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形态,不同于现在手机中的应用形态。是真正的所见即所得的形式。我说的和我们在PC时代画图或者UI看到的不一样,而是我们看到的任何具体的东西都包含了它的信息,包括正确的信息。

这是我对未来应用形式的希望。我觉得所有的应用都应该是无处不在的状态,但是随时可以访问,所以小程序在内测的时候,我写了一段话,什么是小程序?小程序是无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可以通过扫描或搜索的方式打开应用,它也实现了使用后离开的概念。用户不需要安装太多应用,应用随处可用,但不需要安装或卸载。

我刚才提到十年后的一个场景,其实反映了智能眼镜时代和手机时代的一个区别。当然,我不确定未来会不会是智能眼镜时代。我只是一个我暂时想象出来的产品,但是这种不同会带来不同的应用形态,就像智能手机相比PC时代其实带来了很大的形态差异。这种形式不仅体现在手机是一台更集中、更移动的电脑。形式上是这样的区别,但本质上就像我多年前写的一句话,手机是人的肢体的延伸,而PC不是,PC是固定的。就像我只有两只手一样,手机是我的第三只手,或者说是我手的延伸,因为它可以帮助我到达更大的世界。PC也可以帮助我们进入一个更大的虚拟世界,但是手机是跟着你的手走的,所以它变成了你伸出的手。它和PC的区别在于,我们能感觉到手周围能接触到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手机里的应用形式比PC里丰富很多的原因,就像你在微信里能摇,但在PC时代你摇不到电脑。在手机时代,我们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感知周围。在PC时代,你不能用PC扫描一个二维码。这才是真正的意义,也就是手机不同于PC的真正意义。

我觉得未来的智能眼镜时代会有这种差异。眼镜会让我们真正得到你看到的东西,你看到的东西可以得到背后的东西。这是一种比我们现在用手触摸某物来获取其背后信息更高级的方式。

5.小程序的特点:无需安装,易达,用后即走,无需卸载。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是applet:

第一,小程序不需要安装。我认为这对于现有的应用程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用过windows的人都知道,它有一个最常用的应用,比如程序管理。大家要花很多精力在里面,看看哪些程序占了多大空间,哪些程序应该卸载,哪些程序可能有问题等等。在智能手机中,人们对这个的管理变得更轻更容易,所以很多不熟悉电脑的人都可以使用手机,但还是有一个过程。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你下载安装后才能使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小程序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不需要下载就可以直接使用,所以是小程序最基本的特点。

第二,这个定义里有个词叫触手可及。这个词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看过的一本书。微软的比尔·盖茨写了一本名为《触手可及的信息》的书。其实我很佩服比尔·盖茨在互联网刚刚出现的时候写了这么一本书。当时他认为互联网会给每个人带来一个巨大的改变,那就是信息唾手可得。每次想起他的书,我其实都很自豪,因为很多年后,我们才意识到,信息是以另一种方式随手可得的。所谓触手可及,我的意思是当我们用智能手机接触周围的环境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直接获取信息,也就是我们周围的信息。我们获取的方式可能不会像未来眼镜时代那么智能,但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周围的一些基本传感器,比如它的扫描能力,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

所以“触手可及”在这里意味着我们看到一盏灯,我们想控制它。也许我们只需要用智能手机扫描一下,然后控制灯的应用就会启动。在我的手机里,我可以直接使用它。在博物馆这样的场景中,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一些不同内容前面的二维码,获得当前物体背后的信息,触手可及。

第三点是用完就走。我开始花很多时间解释用完后离开意味着什么。对于身边要完成的任务,用完后需要离开。例如,当我们去餐馆时,我们可能想排队或点餐。我们不需要下载这家餐厅的应用程序。我们只需要在餐厅扫描它的二维码,然后启动这家餐厅的小程序。我们可以立即在小程序中排队或点餐。等我做完这些事情,吃完饭就不用卸载这个应用了。我们只是假装它不存在,这是一种真的在逃避的状态。

小程序的第四点是不需要卸载。你访问过它的服务,这里不需要程序经理来管理。我们不需要卸载过程。

我希望你通过这四点可以看到的是,小程序看起来像一个程序,但它是以一种与过去app完全不同的形态出现的,它有着更加灵活的应用组织。

现在每个人都可以理解一个概念,你可能知道小程序是一种比我们现有的所有app更灵活、更易访问的形式。

6.为什么我们需要小程序?

你可能想知道为什么我们需要小程序这样的东西。我们做小程序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从开发者的角度去改变应用的现有模式。相反,我们必须满足一个特定的需求,这个需求应该是真实的,而不是说我们只想改变app的存在方式。

这是什么需求?我们刚刚回顾了PC这几年的变化。在没有互联网的个人PC时代,企业通过没有互联网的PC提供服务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当时我记得有一个企业在PC里面做了一个程序,这是最早的形式软件,但是这样的软件是很少的,因为在PC时代大部分企业是无法以软件的形式提供自己的服务的。直到互联网出现,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互联网的出现使所有企业都能够建立自己的网站,并通过网站将其服务放在网上,这样任何能够上网的人都可以访问它们。所以在PC互联网时代,改变世界的不是更多的应用,而是更多的网站出现,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很多伟大的互联网公司。

很快,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前通过网站提供服务的企业开始选择通过手机app提供服务。的确,大多数企业都做了这样的尝试。大家做了手机应用,然后推荐用户下载他们的应用。然而,现状并不是这些企业想象的那样。手机时代,用户获得了更便捷的使用方式和更慵懒的使用方式。越来越多的用户只愿意每天只使用几个app,而不是下载或者使用很多很多app。这和PC互联网时代很不一样。在PC时代你打开电脑后,访问一个网页是非常快的。你可以从一个网页跳到另一个网页。每个人每天在PC前花在浏览器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在智能手机时代,包括在场的每个人,打开浏览器的频率其实会越来越低。也许有一天你会访问20个网站。现在你不会每天打开手机里的20个app,或者为了访问某个企业的服务而下载该企业的app。人们不会这样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会发现,在智能手机时代,通过一个网站解决所有的问题,把所有的服务放到网上,已经不像在PC时代那么方便了,这也是为什么当微信官方账号出来的时候,很多企业发现,微信官方账号可能是更好的通过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方式。

所以微信官方账号的出现特别可喜,因为即使在PC互联网时代,这些餐厅也无法把自己的服务放到网上让别人去访问。但同时也要看到微信官方账号的缺陷。微信官方账号是基于订阅和推送的关系。对于一家餐厅来说,它更侧重于如何收集更多的客户名单,它的驱动力在于如何向每天来餐厅的人推送消息,发送一些促销信息。微信官方账号在这里变成了客户关系管理或者消息推送的角色。这个角色和PC时代通过一个网站提供服务的角色有很大不同。一个网站不能给用户推送消息,所以不会骚扰用户,但是希望得到服务的人能方便访问。从这里可以看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缺少一个有效的载体,甚至不如PC互联网时代方便。

7.小程序的定位:体验比网站好,比下载app方便。

我们认为这样的载体是一个需求旺盛,市场空白的地方,所以我们在构思小程序的时候,一直想知道它存在于哪里。如果这么多企业想把自己的服务做到线上,如果发现自己不断尝试不同的路径,做app,做网站,做微信官方账号,但是没有一个做的彻底,那就说明有机会了。记得上次去深圳机场,我留意了一下深圳机场两边的广告牌,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人注意到,深圳机场的每个广告牌上都有一个二维码。大部分,80%的广告牌,这个二维码是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二维码。这个很有意思,因为我们回头看PC互联网时代,那时候的广告牌一般都是印自己的网站。上次在深圳机场看到的很开心,因为微信官方账号的二维码成了广告牌的标配,取代了之前的网站。但让我有点不高兴的是,当我看到这个广告,想了解它的服务时,我需要订阅这个微信官方账号,成为它的“订阅者”,接收它的推送消息。以前广告牌都是贴自己的网站,让用户去自己的网站看看有什么样的服务。这是非常不同的。

我觉得广告牌不应该贴订阅号。它应该标有一个链接,可以立即显示服务。这个显示服务的链接应该类似于一个小程序,因为看到这个广告的人并不是说我要订阅你的微信官方账号,接收你的推送,而是说我想体验你的服务,或者说我想马上了解这个广告背后的信息。我觉得这样的使命应该由小程序来实现。每一条信息的背后,包括广告牌,都是我应该扫描一下,立刻获取它的信息,或者立刻启动一个小程序,就像我们之前访问一个网站一样,只不过我们把输入网址的方式换成了扫描二维码。

站在用户的角度,这样的方式才是用户需要的。我特别想说明一下,小程序非常接近过去PC互联网时代PC互联网的一个网站的服务。网站的服务其实和微信官方账号的订阅形式差别很大。这是真正的直接服务。让我们考虑一下。如果把小程序想象成PC时代的一个网站,相信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小程序。

2012年5月23日,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PC互联网的入口在搜索栏,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在二维码。当时微信官方账号还没有发布,我们也只是在构思一个类似微信官方账号的东西,这其实体现了PC时代和智能手机时代的巨大差异。在PC时代,我们通过网站获取服务。的确,我们要先找到这个网站,所以搜索框在当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智能手机时代,如果我们要获取服务,更多的是与线下相关,与线下相关的服务。事实上,以目前手机技术的实现方式来看,扫描二维码可能是与周边取得联系、获取服务最简单的方式。所以二维码在微信中的重要性一直很高。从添加好友到订阅微信官方账号,都是微信里的一个基础入口。扫一扫也是微信里一个非常非常基础的功能。扫一扫甚至成为微信到达周边的基本方式。

刚才我们回顾了从PC到互联网再到智能手机的时代,以及企业提供服务的方式。我们看到小程序对应的是过去互联网的网站服务,但是我们希望它们在智能手机中不要像过去的网站那样原始,希望它们以更好的体验出现,所以我们把这样一个东西定义为小程序。本质上我们是希望用户在智能手机里更快的得到服务,但是他的体验比网站好很多,他的麻烦比下载一个APP好很多。没有下载一个APP那么麻烦。这就是小程序的定位。

我今天的演讲到此为止。非常感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