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的历史发展

蒙古人非常重视工匠。在长期的运动中,他们在统治地区寻找工匠,并在元朝建立作坊发展手工业。1219年,成吉思汗进攻大食国。他每攻占一座城市,往往只保留工匠,把他们消灭,派给各路人马,或赏赐他们的儿子、妻子、将军,或召他们到蒙古营寨做工,或发配蒙古。元蒙统一全国后,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许多能工巧匠陆续来到中国,阿拉伯工匠带来了烧制景泰蓝的技术和主要原料。历史上,蒙古人赫赞(1271 ~ 1306)被封为呼罗珊汗,在元成宗时期的伊尔哈努克统治波斯。赫赞不仅精通自己的蒙古语母语,还懂一点阿拉伯语、波斯语、印度语、汉语、福朗语等语言,所有的技能都是自己练出来的。本文不仅知道珐琅彩技术在13世纪后期是一门“难懂的艺术”,而且备受可汗推崇的赫赞也研究过珐琅彩制作技术,凸显了这项技术已被元人所重视。

当时景泰蓝珐琅尽可能为皇室服务。由于烧制技术不成熟,生产规模不大,产品也不多。从现存的几件元代景泰蓝珐琅制品来看,中国工匠在学习和掌握了珐琅制作技术后,为了满足中国统治者的审美情趣,生产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产品,但装饰方式仍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艺术魅力。景泰蓝珐琅工艺虽然在明初逐渐被朝廷重视,但真正引起文人的重视,被官商珍藏,还是在明末。所以真正的早期器物有很多是代代相传的,技术也不是很成熟。丝的粗细不均匀,丝往往高于胎面。胎体和釉层相对较厚。葛沽耀伦的香炉、盒子、灯、花瓶之类的种类不多。当时的景泰蓝珐琅一般没有织锦,多以荷花图案和荷花花瓣装饰。色彩单调,没有混色,但一片叶子上常常涂上两三种颜色。

15世纪以后,景泰蓝的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在造型、品种和釉色上,而且在工艺技巧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存的明代斩丝器、珐琅大多为明末所制,品种繁多,既有丁仪等宗教礼仪用品,也有大量的日常用品,如花瓶、香炉、灯台、盒、盘、碗、碟等。造型普遍端庄古朴,纹饰丰富,有荷花、饕餮、芭蕉叶、龙凤、云鹤、菊花、山水、亭台、人物等。借鉴织锦、玉器、瓷器、漆器等传统工艺,突出勾边填充的图案程序。珐琅彩色彩丰富,有多种混色,如蓝、红、黄、绿、白、天蓝、宝蓝、鸡血红、葡萄紫、紫红、翠蓝等。釉色变化,艳丽。清初在宫中设立珐琅彩厂,专门研究开发珐琅彩器。康熙年间景泰蓝的风格沿袭了明朝的规范,景泰蓝的色彩也不如景泰蓝。当时珐琅的制作一般以瓷器为基础,造型和装饰多仿照瓷器。由于康熙把注意力转向了画珐琅的新技术,忽略了景泰蓝的制作,所以当时的景泰蓝数量不多,品种单调,以小器皿为主,质量也不好。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雍正时期。雍正时期的珐琅工作虽然对景泰蓝珐琅技术进行了重新发展,但效果并不好。所以景泰蓝珐琅的生产还没有完全恢复。只有一件古董豆形器皿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直到乾隆时期,景泰蓝珐琅技术才全面繁荣,正式达到顶峰,形成了内府制造所、广州、扬州、苏州等几个工艺中心。乾隆朝除了仿制前朝的各种器皿外,还搞了仿古青铜器和宗教仪式用的佛像、佛龛、宝塔、曼达、七宝、八宝的制作,找到了一条烧制各种动物造型的实用和装饰器皿的新途径。一般生活用品,如饮具、文具、日用花瓶、花盆、轿子、香薰、脸盆、浑仪、暖手器、渣桶、镜子、挂屏、灯座、帽架、鱼缸、如意、斋戒牌、鼻烟壶、钟表、鹅毛笔、手指、指甲、发夹等。它的装饰是复杂的,其图案采用传统的龙,动物的脸,吉祥的装饰,荷塘,景观,范里安和荷花花瓣,菊花花瓣和各种西式花卉。而且乾隆为了追求绘画艺术与珐琅工艺的完美结合,经常将古代书画巧妙地运用到景泰蓝珐琅的装饰上。斩波器的工艺更为娴熟,厚薄均匀光滑,彩釉种类多样,釉色艳丽洁净,但大多缺乏通透润泽的质感。同时,轮胎的制造技术与珐琅绘画的结合,使丝绸珐琅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极致。

乾隆以后,由于国家形势的逐渐衰落,景泰蓝的生产开始走下坡路,传世作品不多。清末景泰蓝珐琅器的造型以瓶为主,风格多样,但比例不是很协调。由于机械成型,器物胎体薄而光滑,但艺术品味明显不如乾隆珐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