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方孔铜钱的起源和流传?

圆方孔铜钱的起源是秦始皇铸钱。

方孔铜钱应该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在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秦始皇以此为依据来赚钱。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统一了货币。废除刀、布、贝壳等钱币,以“半两”为货币。也就是说,用后来秦国的圆方孔铜钱,铸出“半两”字样,重十二铢(一两为二十四铢),故称“半两”铜钱与其铭文一样重。此后,这种由圆孔向环钱演变而来的“半两”一直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

汉代铸造的方孔币仍称“半两”,但重量在减少。如吕后二年(186)降为八铢,文帝五年(175)降为不足一铢,称为“荚钱”。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梁武帝又铸了三铢。元寿五年(前118),废“半两”,改五铢,铸文“五铢”。这种五铢钱币自东汉开始使用,历代沿袭,直至唐武德四年(621)废止。使用时间长,币值相对稳定,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钱币。

王莽称帝期间,实行宝制,称钱为“春”,并加铸“春货六品”和“布货十品”两套钱币。春货六品,又称“六泉”,是王莽宝制中六种圆币的总称。即小泉、瑶泉、友泉、中泉、庄泉、大全。小泉纯一郎直径六分,重一铢,价值一便士,上面有“小泉纯一郎”字样。其他春币的直径、重量和价值各不相同。柳泉是不值钱的硬币,但小泉和大全却广为流传。十种布货,又称“十种布”,也是王莽保货体系中十种布币的总称,即小布、神秘布、幼布、原布、差布、中布、强布、幼布、次布、大布。小布重十五铢,长一寸五分,值一百文。其他依次增加一铢,长度增加一分,面值增加一百。布重24铢,长2寸4分,价值1000篇,所以发行量很大。其他面料难以识别,容易混淆,流通不便。

中国古代钱币常以皇帝年号命名,也称“年钱”。它最早是由五湖十六国的韩成铸造的。338年,李寿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称帝,国号汉,国号汉兴。开始选角《韩行谦》。不久,南宋肖剑年间(454年)铸“五铢为孝”,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495年)铸“五铢为太和”。年钱从宋代就开始定制了。到了宋代,爵位变动频繁,为爵位投了不少钱。元朝以后,历代铸钱基本都是以年号命名的。比如元代的《致远鲍彤》,明代的《洪武鲍彤》,清代的《甘龙鲍彤》。

鲍彤,中国唐代以后对钱币的称呼,因题词“鲍彤”而得名。硬币上铸“鲍彤”二字,起源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废五铢铸的“开元鲍彤”。开元鲍彤重两铢四垒,十枚重一两。从此,铜币不再像它们的文字那样重要,而是按重量命名,并改名为“鲍彤”流通。硬币已经真正开始成为货币符号,不再用货币本身的价值来交换。鲍彤在历代都有使用,鲍彤一词之前有年号、朝代或国名,铸在硬币表面。如侯亮的“开平鲍彤”,南唐的“大唐鲍彤”,北宋的“太平鲍彤”,辽朝的“崇熙鲍彤”,晋朝的“大定鲍彤”,元代的“至尊鲍彤”,明代的“洪武鲍彤”。辛亥革命后,两广的民国鲍彤是中国最新的鲍彤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