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的理论渊源

唐代《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为食,病人食药”,体现了“药食同源”的思想。

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开始分化。用火以后,人们开始吃熟食,烹饪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在食物和药物开始分化的同时,食疗和药物也逐渐分化。

《内经》有非常优秀的食疗理论,如“大毒治病,十病除六;往往毒药治病,十之八九;小毒治百病,十进八出;无毒处理,十之八九;五谷杂粮,荤素蔬果,食而营养,不可过量,伤其义,“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

可见,在中医传统中,药食关系有同有异。但从发展过程来看,古代是同源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医药和食品是分的。如果看未来前景,可能会返璞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

中国中医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也称“药食同源”)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很多食物既是食物又是药物,食物和药物还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在古代原始社会,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味道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入药,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很难严格区分这两者。这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疗的基础。

中医还有一个中医概念:一切动植物、矿物质等。也属于中药的范畴,而且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中药都可以吃,只是剂量的区别,也就是说方法:毒作用小,而毒作用小。所以,严格来说,在中医里,药物和食物是没有区别的,是相对的:药也是食物,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药物的副作用大。这就是“药食同源”的另一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