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送历史记录
所谓奸臣,首先朝野有势,然后作恶多端,贪污受贿,口是心非,整个人就是为恶作剧而生的。每当叛徒出现在电视上,每个人都义愤填膺,希望他不能生吃他的肉。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历史上,那些无论是在史书上还是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都被定义为奸臣的人,一生中不仅没有做过坏事,也没有做过好事。很多奸臣在国家大事上比其他忠臣有远见卓识。
- 01 -
比如明朝开国以来,北方的蒙古就屡次侵犯边境。
明朝与蒙古人作战时,后勤劣势显而易见。明军一个兵需要两三个人才能保证补给,而蒙古骑兵,一人两匹马,能吃能喝。一般来说,明朝只要出兵一次,当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就没了,结果却少得可怜,往往死伤几十人。因为蒙古骑兵来去如风,比游击队更灵活。
但是游牧民族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经济生活受天气影响很大。一场大雪可能会压死大部分牲畜,蒙古人不得不南下劫掠,否则无路可逃。
明朝盛产布、棉、粮,蒙古则有大量的牛羊、马匹。如果双方开放贸易市场,交换所需商品,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还能避免战争。
于是蒙古人主动说,我们别打了,做生意吧!
嘉靖年间,一位内阁官员(相当于宰相)上书皇帝,建议与蒙古进行贸易。
就在朝廷未定之际,一个大臣跳出来,认为与蒙古和谈是破坏民族气节的卖国行为。不仅要与蒙古人坚决斗争到底,而且要对朝鲜主张互市的人斩首。
后来证明,有了贸易,明朝北部边境持续200多年的战争结束了,长城内外的东西富民了,商业空前繁荣,朝廷每年还节省了几百万银子的军费。
主张互市的会稽大人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头号汉奸严嵩。
反对他的大臣是杨继绳,一个正直的忠臣。
对于很多持有忠臣背信弃义传统观念的人来说,这个结果很幻灭。
不朽者未必无知,不朽者未必不智。
困在好人坏人的思维定势里,人看事情只会更狭隘。世界怎么分好人坏人?只有做好事的和做坏事的。
如何看待明蒙互市,与忠奸无关,只是智商和见识的差别。
如果从大局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奸臣也有好的治国方略;如果无知,只是因为所谓的民族大义,民族气节,就大喊大叫,打打杀杀,那么忠臣也会怀念国家。
- 02 -
纵观历史,不仅有聪明睿智的人,也有能极大推动历史进步的人。
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东汉蔡伦的伟大创举。
蔡伦是太监。如果不是造纸术的发明,他可能会和赵高、魏忠贤一样,被列入玩弄政治的奸臣行列。
蔡伦的政治生涯可谓是助纣为虐,独裁专制,权力寻租。先是帮助儿子窦皇后用毒计杀死太子的母亲,然后投靠新主子,官运越来越大。
蔡伦在编纂儒家经典的过程中改进了造纸技术,大大提高了纸张质量,降低了造纸成本。这个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明,其实不过是蔡伦对他的主人阿谀奉承的产物。
通过蔡伦我们可以发现,做一个汉奸,尤其是历史上有名的汉奸,智商是一个很高的门槛。这些汉奸的智商不仅会用于勾心斗角,还会用于发明创造。
当然,我不是要为奸臣翻案,说他们其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人。之所以被后人定为汉奸,当然是因为他们做了很多祸国殃民的事情。但功过要分开看,不能因为有罪就抹杀其历史功绩,也不能因为有功就粉饰其历史功绩。
既然奸臣有时也会做好事,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新问题:
他们不是叛徒吗?它们不都是坏水吗?但为什么他们还是做好事,因为偶然的良心发现?
好事只是客观结果,对人民有利的事才能称之为好事。
但是做好事的人是什么心理?这个主观想法是不确定的。很多时候,主观意愿和客观结果很可能是相反的。
杨继绳反对严嵩和蒙古之间的和平谈判。从杨的角度来看,他当然是出于爱国和忠诚,但实际上他是在错误的国家。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初心,不是为了造福人类,加速文明的传播。
- 03 -
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政治家在做事的时候,最主要考虑的是自己集团的利益。
至于你做的事情客观上是好事还是坏事,那就留给后人去评论了。
清末民初的枭雄袁世凯就是如此。
在历史教科书中,袁世凯被定性为“国贼”、“孤夫贼”。他不仅因生前自称皇帝而臭名昭著,而且通过不光明正大,却充满权力和争议而走向繁荣。至于人品,更是不堪入目。
在历史剧《走向共和》中,编剧为袁世凯量身定做了一句金句:“这就是政治。可以犯罪,但一定不能犯错!”
虽然是杜撰,但却是经典之作。我相信袁大头也应该被列为春天下的知音。
袁世凯青年时期参军就表现出了出众的胆识和才能,很快就在军中担任要职。甲午战争后,清廷深感旧式军队已不能担负国防重任,故欲效仿西方列强训练新军。袁世凯多方面操作。他得到这个职位后,极力在军中安插和培养亲信,暗中把皇军变成了袁家军。
袁世凯在清末最可耻的是戊戌告密,背叛了戊戌变法的领导者康有为和谭嗣同,不仅帮助了顽固派,还害死了戊戌六君子,害了光绪皇帝的命。袁本人靠告密获得了慈禧的提拔。
书生出身的袁世凯能够成为朝廷的重要官员,完全是清廷的支持。但袁非但没有对朝廷感恩戴德,反而把它当成了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工具,在清廷疲惫不堪的时候毫不留情地一脚踢开。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廷利用袁世凯镇压南方起义。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北洋军,本可以轻松击败革命军,却不慌不忙地一边打一边磨蹭,向朝廷开价。袁逐渐做大后,又哄又威胁,迫使清廷退位,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朝灭亡了。
就是这样的一代奸夫,在他任直隶总督期间,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03年,联合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南巡抚段方上书朝廷,进行教育改革,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新起点和快速发展。
1905年废除科举后,为了培养新式人才,确立发展师范教育的战略,他创办了40多所各级师范学校。他削减军费发展完全免费的国民学校,也就是四年制小学。
他还在中国建立了现代警察制度。1902年,袁世凯在直隶省会保定设立了第一个巡警总部和分局,并参照外国制定了中国最早的警察条例。1905年,建立北京、天津巡官。四年后,中国各大城市都设立了巡警。
1905年,任命知名“留美子弟”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兼路长,完成了全长170余里的京张铁路。两年后,袁世凯请求朝廷任命詹天佑为汉越川铁路总经理。此外,还有中比合资的新沂铁路和鲁汉铁路。
袁世凯也首先在天津进行了法制改革,引进了西方的议会制,实行宪政。后来又主张在全国推行君主立宪制,认为“官不可为,宪不可立”,为推动中国民主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高举“立宪”大旗,要求清末立宪,对于清末立宪主义的形成至关重要。
袁世凯的这些成就,极大地帮助了中国追赶世界先进文明。
难不成袁世凯也成了焦和的好干部,一心一意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当然不是。所谓汉奸,是指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人民之上,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但有时候,个人利益并不完全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
袁世凯训练新军主观上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客观上是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制度,精心培养留学生。这些措施给中国军队带来了进步和新思想。
后来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认识到变革的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决心在任上推陈出新。所以客观上也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 04 -
有句话叫只有孩子才能明辨是非,成人的世界只有利弊。
虽然我们不必如此绝对,但仅凭忠臣奸臣来评判历史人物,未免幼稚。
在职场上,如果你管理一个团队,或者和别人合作,会更容易发现,不忠臣一定是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他们也有自己的诉求;而奸臣不是无利可图,而是自私自利,会和公司保持一致,公司完了对他们也没有好处。
利用公司和工作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人性。如果因为私利而废公,就会滑入“奸”的行列。
电视剧里的忠奸善恶只是为了娱乐,对指导实际工作没用。
每个人在做决策和选择的时候都会权衡利弊,性格只是影响决策结果的因素之一。
由于需要研究人的思想和决策,现代心理学和管理学应运而生。
任何问题,说到底,往往都是人的问题。
要多读相关的书,掌握心理学和人际学的基础知识,千万不要简单的用好人坏人来区分身边的人。
人性的割裂与无知,任何时候都不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