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所有的简介!包括历史,乡镇,地理位置等等!!

地理位置

东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珠江三角洲。东莞位于东经113 31′-14 15′北纬22° 39′-23° 09′。最东端是清溪的阴平嘴山,与惠州市接壤。最北是大滩乡,正厅,与广州、惠州隔河相望。最西边的路线是沙田西大滩西北的狮子海洋中心,与广州隔海相望。最南端是凤岗盐田水库,与深圳相连,毗邻港澳,位于广深经济走廊的西部和西部之间。北距广州59公里,东南距深圳99公里,距香港140公里。东西长约70.45公里,南北宽约46.8公里,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来源:康雍·史圣)

从地质上讲,东莞市位于北东向罗浮山断裂带南缘北东向博罗断裂的西南部,处于东莞断陷盆地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其是东部。这座山是巨大的,强烈分裂,集中成片,起伏不定。海拔200 ~ 600米,坡度30℃左右。银屏嘴山主峰高898.2米,为东莞最高峰。中南部低山丘陵处于丘陵台地区;东北靠近东江,有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海拔30 ~ 80米,坡度不大,地形平缓,是容易积水的莆田地区;西北为东江冲积的三角洲平原,为低地势、纵横水网的垦区。西南为靠近珠江口的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低洼,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质咸田区。东莞扼守东江和广州水道咽喉,海岸线长115.94公里(含内航道),海域面积15000公顷,浅海滩涂面积4500公顷,主航道海岸线长53公里。虎门港是建设深水港的好地方。

行政区划

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属于广东中部行政区域。1956,属于惠阳地区。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东莞被列为珠三角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设市。1988 1升格为地级市,是全国四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广东省直辖市。1988 1升格为地级市,辖2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440个村委会、156个居委会。城市的土地面积是2465平方公里。

截至2005年6月5438+2月31,东莞辖4个街道(莞城、程楠、万江、东城)、28个镇(石碣、石龙、茶山、石牌、企石、横沥、桥头、谢岗、东坑、常平、寮步、东坑)。

人类人口

2007年底,全市户籍人口1712600人。全年出生人口17500人,出生率1039 ‰。死亡人口为7418,死亡率为4.4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94.72万人。人口城镇化率85.2%。

自然灾害

经常遭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寒露风、冻害的袭击。

气候和灌溉

东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冬长,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幅度小,季风明显。从1996年到2000年,年平均气温为23.1℃。最暖1998,年平均气温23.6℃。最冷1996,年平均气温22.7℃。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是65438+10月,最热的月份是7月。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出现在8月20日1999),年极端最低气温3.1℃(出现在2月23日1999)。日照时数充足,1996 ~ 200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42%。其中,2000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059.5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46%;至少是1997,只有1558.5438+0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5%。2-3月日照最少,7月日照最多。降雨集中在4-9月,4-6月为第一个汛期,前槽降水最多。7-9月为汛期后期,台风降水活跃。1996 ~ 2000年平均年降雨量1819.9 mm最大降雨量1997,年降雨量2074.0mm:最少1996,只有1547.4 mm。

东莞的主要河流有东江、石马河和汉水。全市96%的领土属于东江流域。东江干流从东北角的博罗县、惠阳市进入后,沿北部边界由东向西流至桥头新开河口,发源于宝安区的石马河流入,企石河流入。石龙分出南支流后,北干流继续到石潭,在石潭与来自增城的支流汇合,再经石碣、高埗、中殿、麻涌的盛达流入狮子洋。南支流向西南倾斜,在峡谷处接收来自城市中心部分的冷流。峡下有三条较小的支流,牛山水、圪底水、小沙河,由东向西汇合,流入石碣、莞城、道滘、厚街、沙田,注入狮子洋。北干流与南支流之间是东江三角洲河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