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产粮大国。为什么每年进口大量粮食?

第一,中国粮食产量连年增加,但相对于需求还是有缺口,比如大豆和一些需要品种调整的水稻、小麦、玉米。这部分需求必须通过进口来满足。

二是部分不实行关税配额管理但可以替代玉米的产品进口大幅增加,加剧了粮食进口增长的趋势。根据WTO的贸易规则,对中国承诺配额内的进口粮食征收1%的低关税;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要征收65%的关税。

三、中国有2.3亿农民,每户平均耕种面积不到0.5公顷。这种分散的生产方式使中国农业在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遇到很大困难。虽然粮食产量在增加,但生产成本也在增加,这促进了国内粮食价格的逐步上涨,并导致更多的粮食从国际市场进入中国。

扩展数据: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进入新世纪以来的15年,粮食生产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大豆产量在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已经超过80%,而大豆是我们需求增长最快,供需缺口最大的品种。

玉米产量在15年翻了一番。增产不一定是必须的,但减产恰恰是必须满足的需求。这是当前粮食供求的突出矛盾。粮食供应体制改革至少要实现四个重要目标:

第一,逐步减少关税配额以外的玉米替代品进口,其中一个重要措施是使国内玉米价格回到接近国际市场的水平。

第二,新股不能再增加了。这是量的问题,但政府不能用行政手段限产,应该放开机制。

第三,放开市场。“如果价格合理,玉米购销将实现主体多元化、多渠道流通,让市场主体愿意收购粮食,库存压力就会减轻。”

第四,不能让农民吃太多苦。陈锡文强调,在任何情况下,农民的利益都不能有“大起大落”。因为从历史经验来看,如果农业政策不当,损害农民利益,就会导致粮食产量持续下降。在改革过程中保持农民的合理收入是保证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阀门。"

人民网-为什么收获的还是进口的-中国粮食供需结构出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