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的历史渊源

塞罕坝在中国辽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曾被用作帝王狩猎之地。清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游览长城,看中了蒙古南部这片“南有都城,北有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游牧之地。

康熙借用皇帝“春搜、夏苗、秋仙、冬猎”四季狩猎的古老礼仪,同时锤炼满清八旗的战斗力,实行怀柔政策制服蒙古,遏制沙俄对北疆的入侵,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等等,用喀喇沁、敖汉、翁牛特“献一片草场,开一座灵园,新年去秋。”史家称之为“吴隋诸侯”。

据史料记载,木兰围场是长城以外的皇家狩猎园。康熙二十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39年期间,康熙、乾隆、嘉庆皇帝共举行木兰秋仙105次。许多丰富多彩的历史剧也曾在这里执导,成为清朝皇帝避暑和联络北方蒙古各部及其他少数民族活动的重要场所。一些历史性的事件,如乌兰不同之战,也是在木兰围场和避暑山庄策划和决定的。可以说,一个木兰围场,就有半个清朝的历史。

随着清朝历史的推移,由于吏治腐败,财政颓废,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开辟了垦区,随后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后来被侵华日军掠夺砍伐,连年焚毁,原始森林荡然无存。那些年,山清水秀、林海深谷的太古圣地,“五游侠”“千猎”都没了。塞罕坝地区已退化为高原荒山,呈现出“鸟无树,黄沙遮天”的荒凉景象。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经消失,呈现出“鸟无树,黄沙遮天”的荒凉景象。

经过几代塞罕坝“愚人移山”的精神,我们不懈努力。塞罕坝已经摘掉了不属于他的耻辱帽。展现新面貌。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以“生态、皇家、民俗”为特色的森林草原生态旅游度假区。1993经林业部批准成立,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园。1999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生态旅游示范区”;2002年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进入AAAA市级旅游景区行列。

2005年,在由全国工商联旅游会、亚太旅游联合会、世界华侨旅游合作组织、首都旅游集团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外旅游品牌推介”中,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森林公园并进行推介。2006年被《环球旅游报》推荐为“外国人在中国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银奖。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带和高原-丘陵-典满-结巴山的过渡地带。公园里既有森林,也有草原;既有江湖;既有高山,也有高原;有丘陵和典满;这里不仅有清朝的历史遗迹,还有浓郁的满蒙风情。风景优美,气候凉爽宜人。每年都有数十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来这里观光和度假。它是北京附近最美的生态旅游胜地,也是中国北方最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之一。

扩展数据: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内蒙古高原与河北省北部山区交界处。其地貌介于内蒙古熔岩高原和河北省北部山区之间,主要为高原台地。东西长51.46 km,南北宽17.84 km,区域海拔1500-2067 m,面积20029公顷。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个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众多的地方。辽金时称为“千里松林”,曾被誉为“水之源、云之乡、花之世界、林之海洋”的帝王狩猎之地?

主要景点: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塞罕坝草原、七星湖湿地公园、塞罕塔、泰丰湖、月亮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塞罕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