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量属性的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取得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或者按照取得时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因流动义务而实际收到的货币或资产的金额,或流动义务的合同金额,或在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计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长期以来,在财务会计中,以历史成本计量资产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已经成为会计计量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属性。

我国现行会计按照历史成本原则计量,但有时不符合公允市场价值。

例如,当一项资产发生减值时,未来仍可计提减值准备,但增值的资产经评估后可以通过增值来体现,但在历史成本的计量条件下,企业仍无法调和增值的差异,历史成本的计量不公允。

长期以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是传统会计计量的核心,并被广泛应用。

历史成本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牢牢占据主导地位,并被广泛推崇和应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历史成本是基于实际交易,而不是基于可能的业务。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每一笔实际发生的业务都要进行记录,只有这样,财务报表才能提供相关数据。

日裔美国会计师伊吉里指出,对于当期成本会计或现货价格会计,完全可以在不考虑实际交易情况的情况下,以年末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编制资产负债表。

历史成本为管理者证明如何有效履行职责提供了依据,过去交易的记录是履行管理职责所必需的。

井上秀树认为,只要管理责任的重要性存在,就必须采用历史成本,而在托管会计中,履行管理责任是会计的主要目标。

因此,历史成本是针对实际发生的交易而非可能发生的交易确定的,是建立在交易双方认可的基础上的,具有很大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其次,从以往来看,基于历史成本的财务报表对决策也是有用的。

长期以来,管理当局、投资者和债权人都是根据历史成本信息进行决策的,管理者在进行未来的经营决策时也会使用过去交易的数据。

他们必须能够评估过去的业务,这是由历史成本反映的。

井上宏认为,“历史成本信息会影响决策规则的评价和选择。”当决定采用什么决策规则时,管理者需要关于他们过去决策的定性信息。

历史成本与过去的决策相关。

在决策过程中,还需要预测未来的价格,而过去的价格(历史成本)是未来预测的一个依据。

第三,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总是习惯于传统的会计实务。

除非找到更有用的计量属性,否则人们不会贸然放弃历史成本。

第四,在价格变动的情况下,虽然历史成本属性的相关性会下降,但实务圈更倾向于补充表外的其他计量信息,既能提供所需的相关信息,风险也更小。

第五,历史成本计量下,会计计量程序简单,数据获取成本低,可操作性强。

历史成本是由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事项记录的,其凭证一般容易取得。

而且历史成本只对交易和事项进行首次计量,一旦记录,无论环境变化与否,都不会重新计量。

历史成本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大部分人都熟悉历史成本的运作。

历史成本属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固有缺陷,具体如下:

第一,当价格发生明显变化时,相同的历史成本在不同的买卖点代表不同的价值,这些代表不同价值的历史成本之间没有可比性。

第二,由于费用按历史成本计量,收入按现价计量,所以除非同时发生,否则当期成本和历史成本是不一致的。从理论上讲,两者的比例在价格变动时缺乏逻辑统一性。

特别是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用现价与成本的比率确认收入,难免低估成本,虚增利润,虚增利润不仅要缴纳所得税,还要进行分配,不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

第三,当价格上涨时,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费用将无法区分和反映管理层的真实经营业绩和外部价格变化产生的持有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的低估不能揭示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

信息使用者利用这些历史成本提供的历史信息在未来进行决策,因此历史成本计量的信息可能因为不相关而不可靠。

因此,历史成本比其他计量属性更可靠,但其可靠性也是有限的。

第四,历史成本估值没有反映置入资产获得的收益。

在传统会计中,历史成本计价通常与收入确认原则结合使用,即只确认已实现的销售资产收入,而不确认未实现的资产收入,已实现的资产收入不单独反映在会计报表中,而是计入日常营业收入项目。

因此,在动态经济环境下,历史成本会计被认为无法提供企业资产是否得到妥善处置的会计信息。在价格变动的情况下,历史成本的一些局限性成为问题和缺点。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人们对会计资料的不同需求,历史成本原则面临着重大挑战:

首先,价格变化的现实挑战历史成本。

通货膨胀时期,货币价值发生巨大变化,使得不同时期以历史成本表示的货币购买力失去可比性。

把不同购买力的货币加起来,就像把不同国家的货币加起来一样。三美元加两英镑不等于五美元或五英镑。当通货膨胀发生时,如果企业的会计报表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编制,必然会影响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第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影响。

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快速发展,历史成本会计的确认基础和计量属性发生了动摇。

因为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是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不是在交易完成之日,而是在合同签订之日。

由此带来何时确认、确认什么、如何计量、如何披露等一系列问题。

第三,知识经济对历史成本的影响。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技术和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

无形资产对利润的贡献会超过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会逐渐增加。

但是,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企业取得的资产以其购买时的原始成本计价,企业自行创造的专有技术、人力资源、商誉等无形资产由于未对外交易,缺乏客观公允的评估价值。用历史成本核算无疑会扭曲智力资本的价值。

正是由于历史成本属性的一些局限性和缺陷,人们提出了一些其他的计量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