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一段被粉饰的历史,从“无奈”到“无奈”?
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数不胜数。似乎每一次朝代更替都必然伴随着流血事件,无数无辜的人死于战争,大量的国家财富毁于一旦。当历史的车轮已经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更是如此。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为了用暴力手段结束一场暴政。然而,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是通过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实现的。虽然这次政变仍然是军事政变,但后周的人民并没有因此而受苦,甚至连后周的文武百官都完全被赵匡胤接受了。这次政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
据史书记载,周世宗死后,把皇位传给了年仅七岁的柴松勋。当时后周的一些将领认为,柴松勋长大后不会记得他的功劳,不如帮助别人登上皇位,这样自己也会有跟龙的功劳。当时民间已经预言“理货是天子”,而赵匡胤当时是殿前巡视员,于是这群将军就趁着赵匡胤的酒醉酣睡加了一件黄袍,整个过程中赵匡胤显得那么被动和无辜。陈桥兵变似乎是这群贪财的军事将领挑起的,与赵匡胤本人无关。
陈桥兵变的前一年,安排他的年轻的汉带兵巡视河北边境;而在陈桥兵变的前一天,安排他的好友慕容带领先头部队前往河北。这两个人虽然没有参与陈桥兵变,但是对河南影响很大的河北却在他们的控制之下。这两个没有参与政变的人,在受到功勋奖励的时候,得到了最大的利益。慕容继为前都督,韩为禁卫都督。赵匡胤首先让他的亲信控制河北。发兵的时候带出来自己的亲信,留在北京的也有自己的亲信。他的军事部署也很有意义。
据《资治通鉴》记载,兵变的前一天晚上,赵匡胤是“太祖醉酒,始卧不省人事”,而赵匡胤作为一个能征善战的优秀将领,自然获得了他对军队士气的警惕和控制。然而,兵变的前一天晚上,他对军队中的骚动一无所知,对谣言也毫不知情。他的将军们安排好了一切,他还在睡觉。这只能说明赵匡胤是“无心醉,有意装醉”,该醉的时候醉,该醒的时候醒。
众所周知,“陈桥兵变”的开始是公元920年正月初一,后周朝廷接到北汉入侵、契丹南下的紧急军情。正月初二,赵匡胤最好的朋友慕容赵岩率领前军,赵匡胤在第三天派出军队。第四天,赵匡胤回到了首都开封。
赵匡胤从开封府派兵抵抗后汉和契丹的入侵。然而,赵匡胤睡在四里外的陈桥驿,穿着黄袍回到了开封府。入侵的北汉和契丹军队呢?据《宋史》记载,“周国郭崇报契丹、北汉军皆逃”,《续资治通鉴龙》记载,“周振说契丹、北汉军皆逃”。两个重要史料说他们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