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风景区的历史沿革

西柏坡,河北省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一个小山村,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水土肥沃。据史料记载,西柏坡原名“博布”,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翠柏繁茂而得名。1935,本村一老师将“布”改为“坡”,因住在“东白布”村对面,故改名为“西柏坡村”。她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汇处,在一个向阳的马蹄形山沟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临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交通便利,易守难攻,不仅适合危机时退守山林,也方便顺利时进军城市。从经济条件来看,西柏坡村周边村落密集,距离1-2公里,沿滹沱河分布。土地依山傍海,面积广阔,粮食丰富,稻麦成熟。聂荣臻元帅曾说:“平山县在我们晋察冀边区可以称为乌克兰。”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有利于保证军民的经济供给,为中共中央驻地提供物质基础。

西柏坡被选为解放中国和筹备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不仅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也有多年来建立的革命基础和政治优势。平山县革命开展较早,大革命时期建立了* * *生产党组织。到1946,全县党支部608个,党员中产* * *人数由1931的60人增加到19535人。人民听党话,群众基础好。抗日战争以来,平山县被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边区包围。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第四军分区、第二军分区领导机关所在地,中北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在此居住了三年半。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的模范县,西柏坡是模范村。西柏坡始建于1937年冬。到1948时,党员40人,分布在33户,占全村人口的12.3%,占全村户数的33%。西柏坡周围有许多村庄。为什么选择西柏坡作为中央工委驻地?当时朱德总司令的秘书潘参加了考察和选拔。他回忆说:“我们当时是这样考虑的:一是村里要适当集中,将来要任命一些机关,可以放下(至于中央和毛主席来不来,没人说,我们也不知道,那应该是以后的事);第二,交通要方便,容易与解放区联系;第三是安全。红子店、苏果、贾峪等村虽然大,但目标也大,人数多不方便保密。西柏坡村小,后面有一座小山用于防空,与周围村庄有一段距离(约1 km),便于保密。第四是住宿条件。当时西柏坡很多房子都被鬼子烧了,但是地基好,容易建。以后住在一起比较集中,工作也方便。”

65438年至0948年,党中央、毛主席转战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

周恩来总理评价说,“西柏坡是中共中央主席毛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那里他指挥了三大战役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经过紧张筹备,中央工委于7月1947在西柏坡正式成立。当然,为了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当时的中央工委称之为“工小”和“老大”。校长是,主任是朱德,分别叫胡校长(,的化名)和朱主任。

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后,帮助晋察冀野战军打赢了4次大规模战役,歼敌6.2万余人。其中,解放石家庄战役尤为著名。

1947 10 31、朱德出席晋察冀野战军司令部召开的旅以上干部会议,与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制定出进攻石家庄的战略部署。165438+10月1日,聂和肖克再次被叫去,要求晋察冀军区必须做好人员补充的充分准备。8月6日至12日,在朱德总司令的精心安排下,晋察冀野战军歼敌24000余人,成功解放石家庄。朱总司令在总结战斗经验教训时,高兴地写下了《七法攻克石门》:“石门阻太行山,勇士开指。灭全师收重镇,不要呼玛回秦关。攻坚战术打开了新的面孔,受困已久的人们露出了笑容。我们党的英雄真的是辈出,我们也不担心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