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发展史(略)
第二阶段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阶段3:结构主义语言学。
第四阶段:转换生成语言学。
语言学时期:
文学:从文学和书面语的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解读古代书面语,忽略口语的学习。每个地区的研究对象不明确,这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早期阶段。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其直接目的多是解读经典文献,对语言本身发展规律的探索是无意识的。这学期语言学习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个摇篮: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
中国:中国的“小学”,传统的文字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汉字为核心的音韵学、训诂学,服务于儒家经典的诠释。从先秦到清代,学术不断进步,人人产生。
印度:古印度,研究宗教经典的解释,古印度学者详细研究了梵语的词汇发音语法,吠陀经,巴格尼尼的梵语语法。
古希腊罗马:丰富的哲学文化经典,拉丁语语法研究成果丰富,词典编纂,语法逻辑修辞。
在希腊语语法中,大多数希腊语单词可以有不同类型的后缀,即八种词性:名词、动词、冠词、代词、介词、连词、副词和分词。词性和语法描写成为欧洲语法描写的基石。
古代语言研究和现代语言研究有几个区别: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书面和口头)
第二,研究目的不同。(阅读与教学探索的规律)
第三,地位不同。(依赖独立性)
虽然没有独立的地位和明确的研究对象,但文字学阶段的研究为科学语言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历史比较语言学
19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又称比较语法、比较语言学,是在历史比较法的基础上,研究具有共同来源的语言的亲缘关系和历史演变的语言学科。
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各种语言在语音、词形、屈折变化、语法结构等方面的相同特征,建立起拉丁语系、日耳曼语系、罗马语系、斯拉夫语系等语系并假定其原始语言,称为原始印欧语系。
时间:18、19世纪。
历史比较语言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代表:
威廉姆·琼斯
拉斯姆斯·拉斯克,丹麦(1787-1832),
威廉冯洪堡(1767-1835)
洪堡的观点:
语言能力是一种创造能力。
人类语言结构的多样性
区分三种语言类型:孤立语言、黏着语言和屈折语言。
三种类型不能概括所有语言,可以找多模态综合语言。
语言能力,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孤语是世界语言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最落后的。
早期研究的特点:重视资料的收集和积累
中期研究特点:
人类语言进化假说,世界语言发展谱系,语言起源和语言本质新理论,更科学的研究方法。
它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美国描写学派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些结论是站不住脚的。
后期:19世纪后期,新文法学校。
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一批学者把当时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上升到理论高度并加以总结,正式提出了系统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不仅要描述,而且要解释。语言事实是无法猜测的;限定考察范围,不能无限追溯到古代语言的状态;呼吁人们停止原始印欧语的构建,应该用文献调查方言和语言。
“音变也不例外”
音变的原因之一是生理原因,发音部位的变化,当变化发生时,没有一个词能逃脱;二是心理原因,有类比倾向,常把音义相近的词和句子组合在一起,通过类比常创造出新的词或句子。
总结: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历史比较语言学最大的成就是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来确定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特别是在印欧语的系谱分类上,取得了相当确凿的证据。
也揭示了语言进化的一系列规律。时至今日,历史比较法在语言的历史发展研究、方言和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中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比较语言学作为一种科学研究工具,不仅可以用于印欧语,也可以用于其他语言。
(3)结构主义语言学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1857-1913),普通语言学的一门课程,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现代语言学之父。
结构主义的三个流派:
布拉格学派,结构-功能,语音学。代表人物:鲁贝茨·科伊和雅各布森。
哥本哈根学派,符号与符号的关系。代表人物:叶姆斯列夫。
美国描述性语言学校,语言调查,结构的层级分布。代表人物:萨丕尔、布龙菲尔德。
(4)转换生成语言学
语言能力,转型一代
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
语言学的发展
传统语言学:文献学,历史比较语言学
现代语言学: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述性语言学派
当代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