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有什么机会参与考古发掘?

考古发掘只是所有考古工作中的一个或一个环节,发掘、调查、实验、室内整理和分析测试等手段都是按需集成的。

普通人可以参与的考古工作有以下几种:

1.考古调查。与发掘相比,对文物的破坏小,技术门槛低,甚至仅仅靠肉眼观察,不需要任何设备。但是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能够识别遗体,准确记录遗体的位置。最常见的是散落在表面的陶片。实际工作中的很多发现都是基于当地人提供的一些线索来了解古代遗存,为进一步的考古工作做必要的准备。当考察对象相对偏远,与现代城市社会有较大的文化和自然差异时,考古考察产生某种兴趣,适合非考古人员参与并向社会推广。典型做法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部考古发掘中心组织的考古发掘活动。

调查的对象不一定是古代遗迹。任何“文化遗产”,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如人文环境、民俗风情等,都可以纳入考察范围,成为了解古代社会的国家考古资料。场地的自然环境和景观也很重要。比如景观考古,强调实地考察和体验,这种参与式的体验可以弥补“科学”环境考古的不足。

2.考古发掘。与调查相比,发掘的地点相对固定,周期长,工作量也是巨大的。考古人员除了自己组队外,一般还要在附近雇佣一些民工来承担挖掘、发掘等体力劳动,甚至还要挑选细心能干的村民来协助考古人员清理遗迹和遗物,以及必要的看护和看守工作,以保证文物的安全。

在目前的国情下,大众真正像技术人员一样参与实地挖掘整理,还是不可想象的。由于考古工作的对象属于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考古工作本身的不可逆性,即使对于工作中的专业人员,也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或遗憾,更何况是非专业的、没有必要培训的普通人;如果不是当地的发掘,绝大多数对考古感兴趣的公众是不会有时间和精力长期在考古现场从事发掘整理工作的。实地参观考古遗址,尽管近年来有一些尝试,如“走近考古走进宋金——一项大型公益考古活动的探索与实践”,但在中国远未成为普遍现象。实地参观考古活动与通过媒体和博物馆了解考古和历史知识有很大不同。考古现场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挖开泥土,出土的文物往往是没有修复的遗迹。但这种工作流程和对遗物的处理方式,与大多数人理解的挖宝鉴定完全不同,更接近真相本身,是各种媒体淘换后的信息载体无法比拟的,所以应该是未来大众考古发展的重点。

还有一种是模拟挖掘。也就是说,在已经完成科学发掘的遗址上,预先将文物复制品埋入地下,通过模拟,让热心的参观者和考古从业者自己参与文物考古发掘的实习项目。通过专家对考古发掘过程的现场讲解和演示,传授考古发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参与者现场进行模拟考古发掘实践,体验考古发掘的科学性、神秘性和成就感。开展此类活动的遗址博物馆有汉阳陵博物馆和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未来将有一个“考古博物馆”,一个全面展示考古工作内容和过程的专门博物馆,参与和互动的形式将更加丰富。

如果只是想看看发掘现场而没有参与其中的意愿,这样的机会已经很常见了。最基本的就是参观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一般会保存和展示考古发掘现场的一段。

3.实验考古学。实验考古是通过实验获得与考古遗存的类比数据。通过“假设——设计实验——开展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过程,获取有关古代人类行为的信息,让考古学家更好地了解考古遗存。与枯燥、晦涩的考古报告和研究论文相比,实验考古更容易被非专业公众接受和理解,也更具备大规模向公众开放的条件。典型的例子是英国巴斯特的古老农场。

4.其他形式:

公众还可以参与许多其他考古活动,例如

“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

北京大学公共考古艺术中心考古夏令营

北京大学“何明吉雅”会员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