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目怎么分析?
材料分析是一种主观测试。其设计是在试题中引出一个或几个历史材料,要求考生在阅读试题并逐一回答试题中提出的所有问题的前提下,根据文中所体现的历史知识网络,最大限度地从所提供的各类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这类试题能有效考察考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考生在材料题上的功夫能反映考生对历史知识及相关知识的熟练程度。
物质性问题的出现有助于发挥其他问题所不能具备的功能。这类题型能有效引导考生跳出死记硬背的狭隘世界,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类题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较强的生命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成为当前历史高考中的第二大题型。
(一)材料分析题的特点
(1),素材来源广泛,素材典型。
众多的史书、历史文献、名著、统计数据、图表等。都可以是试题来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远超教材。在大量引用的材料中,为了测试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材料有粗有细,真伪难辨。因此,材料分析的过程,即考生分析材料、提取信息的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总结出正确的结论和论点。
(2)材料分析题的突出特点是“新”。
每一道材料分析题都有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设计新问题的特点。突出了对考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的考查。
(3)材料分析的问题是分层次的。
材料分析题中引用的几段材料或文献联系紧密,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说明了一个历史问题。所以在提问方面,都是环环相扣,充满匠心。回答问题时,考生需要做到逻辑清晰、准确简洁。
根据材料的形式,材料分析题可分为文字材料型、数字材料型、图形材料型和混合材料型(即以上三种材料的组合)。这里,根据命题人给出的材料提示的意义,我们将材料分析题分为两类:
第一类间接提示材料分析问题
这类材料分析题,命题人并没有给考生任何关于材料背景的说明,完全取决于考生掌握的历史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背景。考生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判断材料属于历史范畴的哪一部分,是关键的一步。只有判断这一步是对的,才能在此基础上回答命题人给出的相关问题。
第二种直接提示材料分析问题
在这类材料中,在给出材料之前,命题人往往会在题目的开头给出材料的背景说明,或者引用有明显暗示的材料,让考生立刻找到命题人想要考察的历史范畴。该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分析、总结和理解能力。
例如:阅读以下材料:
上海机器造纸厂(张伦造纸厂)的名义资本为65,438+0.52万,分为65,438+0.500股。每股100梁,但只有1100股被认购并足额缴纳。公司为私营企业,外籍技术人员1人,中国员工约100人。这家工厂每月能生产60吨纸。实际上,1891年产纸600吨。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支付红利。因为这个原因,并且因为昂贵的原材料和与日本纸的竞争,很难改善业务。这家工厂濒临关闭——我希望它只是暂时关闭。这家工厂的产品不享受任何税收优惠。
摘自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
答:根据资料,张伦造纸厂的基本情况概括为几点。并指出这家工厂的命运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考生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材料后面的时间(1882-1891年)可以判断,题目是关于八九十年代中国民族主义工业的发展。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下:
基本信息:
(1)是股份制民营企业;
(2)经济效益差;
(3)来自日本纸的竞争;
(4)缺乏政府支持;
(5)经营困难,濒临倒闭。
真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很难发展。张伦造纸厂的经历是一个缩影。
本题第一部分考察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第二部分体现命题中的高层次意图。
(二)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技巧
有人认为材料分析的问题五花八门,没有规律可言,不容易总结出有效的方法。我想只要认真观察、总结、实践,一定会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1,阅读理解材料。
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解决材料分析问题的前提。这一步大概需要三次,第一次是粗略阅读,可以对时间、人物、事件有个大概的了解。第二次细读时,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用标点符号(尤其是分号、句号)进行分层,了解每一层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总结材料所反映的核心问题。同时用符号(直线或曲线)画出关键词,去粗取精。第三遍,结合重点问题阅读并回答每一句话,到材料中找到你用符号标注的重点句子,重新阅读理解。然后总结成一个答案。
根据自己感觉的难度,可以灵活掌握。最好第一遍把所有的材料和问题都看完,第二遍带着问题去读,去理解,一个一个去解决。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
(1),第一遍看完所有单词,再决定接受还是拒绝。如果题目是“阅读以下材料”,可以略读一下,不用担心第二遍。如果是暗示性的,一定要认真对待。
(2)注意每段后面的素材来源(有的包括时间、国家、作者)。如果不是提示性的,就是作者和书名不熟悉,第二遍可以忽略,对解决问题没有作用。有时命题会把材料的来源放在材料的开头,这既是设计的需要,也有吸引考生注意力的作用,具有提示性,是必读的,必须考虑的。比如“古巴导弹危机”的材料题目,在材料前面提出“1962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让人觉得它反映了上世纪60年代的美苏冲突:“既有缓和的时刻,也有紧张的时刻”。1962美国发现苏联在古巴秘密建立导弹基地,美国肯尼迪总统下令对古巴进行军事封锁,苏联被迫撤回导弹。这件事说明当时的战略优势还是在美国。这个问题的本质是通过新材料来考查课本上的上述理解,所以提示尤为重要。
可见放在材料开头的材料出处一定是有用的,一定要看;素材背后的出处,有些对解题有用,有些不一定有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3)第一遍阅读时,要把扣分内容和多余内容分开,这样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材料分析题中引用的材料既能反映教材内容,又能高于教材内容。第一遍阅读的时候,要把教材的内容放在合适的地方,要确定材料反映的是教材哪一章哪一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理解书以外的内容。理解演绎内容是解题的基础,理解多余内容是解题的关键。比如看了材料题目《东京商业繁荣的重要表现》,可以看到关于反映东京商业繁荣的有两点:一是瓦店,二是夜市。仔细阅读分析资料,可以发现两点:一是东京是商品的中转站,二是商品贸易交易规模大,答案在这里基本齐全。这个问题充分说明,理解书以外的内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理解命题意图。
在设计材料题时,命题人是根据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来设计的,所以考生要阅读材料并提问,了解命题人想通过这个问题考查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可以获得哪些知识,应该达到什么高度。
3.组织答案
材料我看了,也看懂了,也猜到了提议者的意图。所以是时候整理下面的答案了,我要注意以下“规则”:
(1),按题按分。根据题型的分值分布和阅卷的可操作性原则,根据分值,分多就写多,分少就简洁。此外,可以通过评分来推断答案的项目数量是可操作的可能性。比如问题的分值是2分,参考答案一般是1或者2分;如果分数是3,可能是1或者3;如果分数是6,可能是1或者3。
(2)语言要简洁。材料题不是问答题。一般你问什么就答什么,分数一般都不大,不可能用太多语言。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防止随意性。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历史(材料),结论必须基于材料。
(3)运用辩证观点,保证回答的全面性,防止片面性。对一些认识和评论的回答,要从正反两方面考虑,切忌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比如1992的普通高考第47题,要求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评价1791的法国宪法。作为回答,首先要肯定其反对封建贵族特权和专制的进步性,也要从材料中看到限制公民选举的虚伪性。
(4)要实事求是,切忌感情用事。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材料中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物、事件和观点,得到正确的认识。不要以简单的阶级感情来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以为“一切对农民阶级有利,一切对地主阶级不利”,一看到材料就批评“资产阶级”。其实这还是“左”的思想影响。因为任何阶级在上升时期都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明确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了非常革命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也有“左”或“右”的偏向。
4.仔细检查。
答题后,严格认真核对试题和答案,检查试题的审题是否有偏差,答案的重点是否完整,史实是否准确,力求答案准确。
5.注重平时的训练,及时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教训。
平时解决材料分析题的时候一定要找出错误的原因。我们不必记住如何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考虑“为什么我没做对?”平时注意总结错误,才能避免考场上的错误。
关于历史的复习,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高精度巩固基础知识点
1.精读。逐字逐句、逐段、逐段地读,思考单词、句子、段落之间的关系,找出每一个知识点,完整地记住课本。
2.把握内涵。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细节分析,进一步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完整内涵。
第二,对历史概念的高度理解
1.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做出准确定义的前提。
2.完整概括概念内容。
3.区分概念的异同。在复习中,要比较相似或相近的概念,分清它们的异同,提高对概念的准确把握。
4.用概念分析问题。仅仅理解概念是不够的。运用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来分析历史现象是一种理想状态。
第三,高密度串联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是由知识内部的点、线、面交织而成的有机整体。在复习中,一定要把握教材中各个知识点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1.抓住一些。2.越过这条线。“线”是由具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组成的知识线索。3.人行道。“面”是由历史上某一时期或阶段的全部内容组成的整体知识。
总之,只有系统地把握了历史知识的结构,才能轻松地把握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整体内容,进而捕捉到历史的阶段性特征,进而在解题时展开和闭合。
第四,对历史现象的全面分析
备考复习不仅注重线、面的结合,形成知识网络,还要拓宽、深挖、抬高,全面分析历史现象,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
1.比较完整的叙述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
2.宏观分析和微观检验。
3.显性连接和隐性连接。“显性联系”是教科书中历史知识之间的明显联系,而“隐性联系”则隐藏在知识之间。换句话说,就是所谓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问题是显性问题的深化、概括、比较和系统化,显性问题只有通过隐性问题才能提高自身的价值。
4.历史及相关学科。
五、人物事件的多角度比较
历史考试的四道题中,都涉及到比较能力。因此,学习科学的比较方法,掌握一定的比较技巧就显得尤为必要。
1.比较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人物事件,分析其不同的背景、特点、作用或本质。
2.对性质相同但分布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比较,梳理发展线索。
3.比较不同历史阶段类似历史事件的特点。
4.比较一些表现相同但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认清它们不同的本质。
六、科学评价人和事
为了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把握评价的尺度、角度和可靠性。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位置正确。要从正确的阶级立场(人民立场、爱国立场)和社会立场(发展生产力、社会进步、国际主义、改革探索等)来看问题。).
2.观点很明确。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与时俱进造英雄”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两个基本观点。
3.该方法恰当、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分析评价,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区分不同阶段,运用辩证分析、阶级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避免简单化、片面性和绝对化,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局部与全局、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七、历史知识的简要总结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错综复杂。只有将其浓缩、概括、提炼为简洁明了的知识点和知识链,才能有效掌握教材。
1.摘录要点。也就是正确选择教材中的关键词或章、节、目标题,或者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形成知识点。
2.时间顺序。也就是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知识。
3.逻辑分区。即按照相关知识的逻辑关系分块总结。
八、灵活运用历史理论
任何历史问题的分析都必须以理论为基础,否则无法保证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必须系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注意运用理论分析历史问题。
只有坚持用历史理论分析问题,才能提高历史学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平时要选择一些理论性很强的题目,进行历史结论的训练。有目的、有规律的练习,必然会提高灵活运用理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