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蜀国大乱之前天下大乱,天下已被蜀国统治,这是什么历史现象?

句子具体指的是中国大分裂时期蜀中会有割据势力——前半句;北宋灭蜀时,兵士劫掠,甚至在蜀人心中留下仇恨。平定之战虽然只用了66天,但镇压蜀人、稳定蜀国却用了几个月。后来北宋在蜀国的统治还是很勉强的。虽然蜀国早已统一,但是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蜀国人民就会造反。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自古被誉为“物之瑰宝,地之英才”。虽然远离中原,但其历史演变步伐与中原大体一致。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四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一直被视为祖国的战略大后方。没有哪个朝代不重视四川,没有哪个朝代不把治理四川作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因此,总结治蜀历史及其经验教训,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是四川史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对此略作论述,并传授给方嘉。

一、“治乱天下”与四川的兴衰

四川古称蜀。历史学家曾说“蜀前天下乱,蜀前天下治。”这种说法最初被历史学家用来指魏晋南北朝时期川陕之间的混乱局面和苦难。后来又有学者提出,应该是指南宋时期金、蒙古多次进攻川陕,导致四川经济衰落。还有学者认为明末张之乱也是由陕西和四川引起,从而导致了四川的衰落,等等。这些说法都是基于确凿的历史事实,但都是基于某个朝代、某个世代,并没有跳出短期的历史观。在世人看来,“天下未乱先乱,天下未治先治蜀”似乎是四川从古至今治乱的铁律。四川历史到底有没有遵循这个“规律”?这关系到如何正确认识治川问题和历史上四川的兴衰,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细致的思考。从历史的长远来看,也就是历史的整个过程来看,所谓流行的“天下先乱,天下先治蜀”的说法,实际上并不是四川历史上的治乱之治,应予否定。但在四川历史的某个时期或阶段,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其实就中国各省区的历史来看,都不同程度的出现过这种交替治乱的现象,这并不是四川省特有的历史景观,更不是四川历史上治乱的规律。

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历史的考察。

和中国所有的区域历史一样,四川的历史不是线性发展的,而是在曲折中发展演变的。总的来说,近二十年来,史学界基本认同四川历史发展的“三盛二衰”论[1]。意思是四川历史发展有三峰两谷,秦汉、唐宋、清代有三峰,魏晋、元明有两谷。但现在看来,这种说法还是不够全面,因为它没有提到商周和民初四川的混乱和兴衰[2]。

三星堆文化和金沙遗址充分揭示了这样的历史事实:商周时期的古蜀文明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之一,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星堆文明的优秀和辉煌,足以说明四川古文明和中原文明并行发展,相互影响,创造了伟大而辉煌的中华文明。清末和辛亥时期,四川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的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引起中国革命第一”(朱德德)[2],在全国率先从腐朽的清朝手中举起了大义大旗,建立了第一个县级资产阶级军政府“容县军政府”。站在清朝的立场上来说,确实“蜀前天下大乱”,1911的四川护路运动和荣县守义可以算是其典型。民国初年,四川军阀混战20余年,形成军阀割据的“区保体系”,造成了四川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从国民政府的角度来看,确实“天下先治蜀而后治蜀”,民国初年军阀在四川的“防区制”也算是其典型。但1935四川政府统一后,四川军令、政令统一到中央。在随后的抗日战争中,四川人民为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特殊贡献。

从长期的历史角度来看,更全面、更客观的表述应该是:四川历史的发展呈现“四盛三衰”的特征,先秦、秦汉、唐宋、清代出现四次高峰,魏晋、元明、民初出现三次低谷。然而,高峰和低谷是相对的。巅峰时期的四川并不总是直线上升,充满了起伏。同时,它的起伏也必然会受到国家整体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

四川历史上四个高峰期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们直接依赖于几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相对清明,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其次,周边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当然,国家大局的稳定是最重要的。先秦、秦汉、唐宋、清代四川的发展与繁荣,都离不开这些条件。

相反,四川历史上三谷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周边关系的不稳定密切相关,或者说是全国战乱的形势直接导致的。魏晋六朝时期,很多割据政权统治四川。四川归属不确定,行政体制变动频繁,组织生产困难,经济文化大倒退。元明时期,四川长期战乱,文物全毁,难以恢复。民国前期,蒋介石新军阀连年与外省军阀争斗,四川军阀在此背景下争权夺利。军阀的“区保制”严重破坏了经济秩序,使民生凋敝,社会败坏。铁的事实表明,分裂、分裂和战争是发展和进步的敌人,而团结、和平与稳定是发展和进步的基本条件。

纵观历史,不难看出,四川历史低谷的出现,不是“先乱后蜀”造成的,也不是“先乱后蜀”;四川古史两谷的终结不是在全国政治平定之后,也绝不是“天下治川之后”。民国初年四川军阀混战、军阀“区保制”的局面形成,也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政局不稳、各省各派军阀混战密切相关。所以,从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长期来看,而不仅仅是从短时期来看,四川治乱兴亡的问题应该是比较清晰的。

其实不难知道,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四川在大部分历史时期都处于相对和平、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而这也是四川以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而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

第二,以后要深入思考治理蜀国的问题。

以上我们所讨论的,主要是四川治乱兴亡的外部条件或必要条件,而四川治乱兴亡的内部条件或充分条件,应该是四川治理的方针、政策、措施、成败得失。在这方面,成都武侯祠的一副对联是近代以来蜀国诸侯共同关心的话题。

清朝末年,陪审员赵范在成都武侯祠的楹联题中写道“对蜀国未来的治理,要深思”。这幅著名的“攻心”对联引起了近代许多达官贵人和学者的极大兴趣和思考。细想之下,结合史实,赵范《攻心》的上下对联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上联是一层,讲的是用兵之道;第二部分是一层,讲的是治民之道。军人和人民是胜利的源泉。所以把两个意思结合起来,就是治国之道。这里不谈前一层的意义,只对后一层的意义发表拙见。

所谓“以后治理蜀国要深思”,显然是对后人的警示。但他指的并不是治天下之乱与治蜀之乱的关系,而是四川行政长官应审时度势,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智慧和才能,根据四川的历史和现实,即根据四川的具体情况,制定治蜀的具体政策、策略和措施。

诸葛亮治蜀最显著的特点是“审时度势”,即准确把握四川局势。刘备集团入蜀之初,围绕如何治蜀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刘备的重要谋士法正说:“当年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敏知德。今天他打着强权的幌子,越过一个州,有了自己当初的国家,没有朝贡。且客主之义应降,吾愿缓刑以慰其望。”(3)也就是说,要先给好处,放松惩罚,才能赢得人心。然而,诸葛亮通过对蜀中形势的深入分析,得出了对法律的相反认识。他认为:“秦王朝无道,朝廷苛于民怨,庶人高喊,天下崩,高祖可得其利。”刘张弱,自(刘)燕来,得其一生之恩,语法有所克制,相许,不举德政,不威刑。蜀人专制骄横,君臣之道渐为凌所取代。撒娇就贱,听话就慢。所以,弊端就是由此造成的。我现在以法为荣,行之则知恩,限之则知荣。荣与恩合而为一,上下有节。为了治,用Si写。”[4]并不像汉高祖刘邦那样“缓期处刑,禁之以慰其望”,而是“以法相胁”,“以礼相限”。要从严治蜀,严明法纪,整顿吏治,做到刑不避亲,赏不避仇,赏罚必信,不因位高而罚,不因位低而赏,选贤任能。刘备集团来蜀之前,、刘璋先后以蜀为益州田园。作为四川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法纪松懈,赏罚不信,任人唯亲,甚至政治腐败,使得弱兵疲惫,民生凋敝。这与秦末楚汉之争时的全国大局完全不同。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效仿汉高祖的“监禁”,必然导致蜀汉政治的进一步恶化。因此,不仅不能用“感化、禁止”的政策来赢得人心,相反,必须采取严明法纪的政策来收拾二刘知书留下的残局。历史事实证明,诸葛亮从严治蜀的原则、策略和措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所谓审时度势,就是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不一定要“法前治王”或“法后治王”,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从中才能对治地情况有正确的认识。

然而,赵凡所谓的“对未来的深思”,难道也不过如此吗?恐怕还有更深的含义。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方面确实有很大的建树,对蜀国也有很大的贡献。但在“治吏”方面,即建立有效有序的行政体系方面,却存在相当大的缺陷。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制度保障的缺失,所谓“法治”,实际上是“人治”,它把“人治”发挥到了极致。裴松之引用《三国志》中姬叔的话说,在蜀汉,由诸葛亮个人决定。虽然纸面上有制度,但只是一纸空文。这样一来,不仅阻断了其他大多数官员贡献才智的机会和路径,也使得统治者后继乏人。果然,诸葛亮死后,后继无人。“蜀中无大将,廖化冲为先锋”,之死成为最后的定局。历史为什么会这样?赵范对联中说“宽严相济皆误”,其深刻内涵确实是“深思后治蜀”的重要课题。

除了三国时期诸葛亮治蜀,其他朝代也有相当多的历史案例,比如宋朝的范成大治蜀,清朝的丁宝桢治蜀。他们治川成功的基本前提是能准确分析和把握四川形势,离不开“审时度势”二字。南宋时,范成大统治蜀国。鉴于北宋初年朝廷不重用囚禁蜀人,南宋初年秦桧“深剿蜀人”,“蜀人始终未除蜀帅”[6]。范成大作为蜀国的统治者,深刻认识到要治理好四川,必须充分利用蜀人的智慧和才能。因此,他在处理与蜀文人的关系和争取他们的支持方面做了两件事。一是表彰名人,二是广纳贤才。结果是“蜀学者转其心”[7],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清朝末年,丁宝桢一上任,就多方咨询、打探,仔细观察四川沿途四川省的情况,知道“四川省官员贪人玩,形势岌岌可危”[8],其中官员腐败是问题的核心。“就目前情况来看,富川省的形象已经被人民看到了,但其毒还是栽在官员身上”[9]。于是制定了相应的治理蜀国的措施,以整顿吏治为重中之重,取得了相当的成效,被誉为“四川数百年来的第一好总督”[10]。

事实上,历史上每个朝代在当时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没有一致的政策、策略和措施来治理蜀国。但历代对四川的治理有一个普遍的相似之处,即历代四川的行政长官,除了严格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外,主要依靠自己的政治智慧和聪明才智,结合四川的历史和现实,制定相应的措施,下大力气治理四川,并注重吏治、法治、经济文化发展等几个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