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代乱世?

五代十国(公元907-公元978年)是唐朝以后形成的混乱割据时期。北方有、后唐、后晋、后汉等十国,最后一个星期五更换,南方有、后蜀、吴、南唐、吴越等十国。总之是社会动荡和战争,后来被赵匡胤统一,建立了宋朝。

五代依次为:侯亮、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主体地位在北方,君主多为外族和少数民族(沙陀人)。除了洛阳是后唐的首都,开封(汴京)是其他四代的首都。

十国:除了这五代,先后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福建、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十个割据政权。

五代十国本质上是唐朝割据政权的延续,早在唐朝末年就有了。唐朝灭亡后,这些诸侯依然没有被消灭,而是继续独立,维持了几十年。五代十国的政权基本都是短命的政权,因为有实力的将领经常发动兵变夺权,比如李思远、李从科、石敬堂、郭威等,都是靠兵变上台的。此外,五代十国是一个战争时期。因为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割据政权之间争斗不休,统治者武功大于民政。

五代十国是一个大乱大灭的时期,上面是暴君,下面是酷吏。再加上名城长安、洛阳常年被毁,所以前人把五代称为“五季”,也就是最后一代,也是最坏的一代。所以欧阳修在他的《新五代史》中常常以“唉”开头。这不是他在装腔作势,更不是别的。五代乱世出现了“年中之年”(即棋子)的残酷刑罚。

五代开国国王都是前朝的方镇,是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因此,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繁,政权更迭频繁。五代中,后梁持续时间最长,只有十七年,其次是唐末十四年和晋末十一年,而汉末四年和后周九年都不到十年。事实上,即使在很短的时间内,它的权力斗争也是非同寻常的。比如后梁皇帝朱温,即位仅五年就被次子朱由司杀死。朱由司上台不久,就被弟弟朱由真杀死了。另一个例子是李嗣源的儿子李从荣,李嗣源是后唐皇帝明宗的儿子,他曾经通过士兵夺取政权,但失败了,失去了生命。明宗死后,弟弟的第五子李从厚继位仅一年,他的位置就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接替了。频繁的战斗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五代后期,大一统的趋势不断加强。周世宗、柴荣统治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增强了后周的国力,北伐契丹,南唐占领江淮十四州,为结束北宋割据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

五代中有三代,即后唐、后金、后汉的开国国王都是沙陀人。与此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也日益强大。他们相互勾结,逐渐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如金代后期的石敬瑭,帮助谢契丹夺取皇位,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为宋辽金对峙,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与五代相比,十国的情况要好得多。这十个国家中,除了刘崇的北汉在北方(现在山西、陕西、河北的一部分),其他国家都在中国的南方。他们受中原战事的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维持政权的时间也远远长于五代。比如最短的前蜀为34年,是后梁的两倍,而最长的吴越则长达85年。这对中国南方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吴越为例,公元910年修建海堤,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很多中原人为了躲避灾难和混乱而迁移到南方。他们从北方带来了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